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823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确立制备工艺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首先在遵循古法的基础上对大建中汤及物质基准制备条件进行筛选比较,确定了其制备工艺。大建中汤中各味饮片经过煎煮、过滤、浓缩、干燥得到大建中汤物质基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属性研究方法。大建中汤物质基准质量控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方法相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全面控制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大建中汤复方制剂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质量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大建中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蜀椒(去汗)、干姜、人参组成。主治中阳虚衰、阴寒内盛证,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的功效。大建中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一直被医家认为是治疗脾胃虚寒腹满痛的典型方剂,主要治疗由脾胃阳衰、阴寒内盛引起的脘腹疼痛。大建中汤较擅长治疗中焦虚寒证,也可用于治疗阳虚寒甚虫动证。大建中汤被列入首批公布的经典名方100首中,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大建中汤是以“建中法”哲学思想创建方药体系三首方中的一首。张仲景在用药物调治疾病时,时时注意养护脾胃,除重视药物配伍外,均配合粥来治疗。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忙碌紧张,临床中脾胃相关疾病患者也日益增多,建中系列方在调理中焦脾胃中被广泛应用,已形成较为独立的治疗大法。大建中汤在《金匮要略》中已有煎煮、服用方法,但由于现代和汉代的计量单位存在较大的差异,现代的称量参数、煎煮参数均不明确,且《中国药典》中只有单味药的检测方法,其复方(汤剂及物质基准)尚无源于传统制法且符合现代制备技术的制备方法,缺乏客观的复方(汤剂及物质基准)质量评价体系。专利文献CN103237899A,公开日2013.08.07,公开了一种大建中汤的生物测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质量管理方法。所述大建中汤的生物测定方法是在培养的产生血清素的细胞中添加含有大建中汤的受试试样,接着,测定培养上清中的血清素含量。所述大建中汤制剂的质量管理方法是通过所述生物测定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对作为大建中汤其临床上的药理效果已得到认可的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评价药理活性,评价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等效性。期刊文献(李响,孙耀志,高松,等.大建中汤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2):1867-1869.)公开了一种大建中汤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建中汤颗粒中的人参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Re、Rb1进行含量测定。然而目前未见如本专利技术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控方法,为经典名方大建中汤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可靠的质量属性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流动相0.2%磷(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5μl,色谱柱:watersC18色谱柱;步骤S2,确定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判断待测大建中汤质量是否合格:注:以下平均保留时间/保留时间的单位均为min作为一个优选例,进一步确定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作为另一优选例,在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的过程中,将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成待测溶液:取大建中汤浸膏粉2g,精密称定,加入70%乙醇20ml,超声(频率35kHz,功率250w)30min,滤过,测定。作为另一优选例,在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的过程中,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取芦丁、金丝桃苷、人参皂苷Rg1、6-姜辣素适量,加甲醇溶解。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测定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具体梯度如下: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色谱柱WatersSymmetryShieldC18(250mm×4.6mm,5μm);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为:取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2g,精密称定,加入甲醇20ml,超声(35kHz,100w)1h,滤过,即得;其中浸膏粉与甲醇加入量的比例为:2g:20ml。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测定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中6-姜辣素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35min,38%~39%B;35~40min,39%~90%B。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色谱柱Kromasil100-5C18(250mm×4.6mm,5μm);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为:取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1g,精密称定,加入75%甲醇20ml,称重,超声(频率35kHz,功率250w)45min,放冷,称重,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即得;其中浸膏粉与甲醇加入量的比例为:1g:20ml。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测定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中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100-5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3%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0~40min,14%~16%B;40~41min,16%~90%B;41~50min,90%B;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6nm;进样量:5μl;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为:取待测大建中汤的浸膏粉1g,精密称定,加入75%甲醇30ml,称重,超声(频率35kHz,功率250w)30min,放置室温,称重,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0.22μm滤膜滤过,即得;其中浸膏粉与甲醇加入量的比例为:1g:30ml。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人参薄层色谱鉴别的步骤,具体为:供试品溶液制备:取浸膏粉1g,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频率35kHz,功率250w)30min,滤过,滤液加入3倍量氨试液,振摇提取,静置,分取上层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溶解,即得;同法制备人参空白溶液及人参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的﹣20℃放置的下层液进行展开,取出,晾干后喷10%的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显色,分别于日光灯和紫外灯(365nm)下进行观察,在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供试品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且人参空白溶液无干扰,则质量合格。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干姜、花椒薄层色谱鉴别的步骤,具体为: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频率35kHz,功率250w)30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0.5ml甲醇溶解,即得;同法制备干姜空白、花椒空白溶液;取干姜、花椒粉末0.5g,同法制成药材溶液;吸取上述溶液5种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2:1:1)进行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试液,105℃加热至显色清晰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药材色谱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流动相0.2%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流动相0.2%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



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流速:1.0ml/min,进样量:5μl,色谱柱:watersC18色谱柱;
步骤S2,确定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判断待测大建中汤质量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确定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的过程中,将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成待测溶液:取大建中汤浸膏粉2g,精密称定,加入70%甲醇20ml,超声(频率35kHz,功率250w)30min,滤过,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待测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的过程中,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取芦丁、金丝桃苷、人参皂苷Rg1、6-姜辣素适量,加甲醇溶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定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流动相:水(A)-乙腈(B),梯度洗脱,具体梯度如下:



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色谱柱WatersSymmetryShieldC18(250mm×4.6mm,5μm);
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为:取待测大建中汤的浸膏粉2g,精密称定,加入20ml甲醇,超声(35kHz,100w)1h,滤过,即得;其中浸膏粉与甲醇加入量的比例为:2g:20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建中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定待测大建中汤浸膏粉中6-姜辣素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0~35min,38%~39%B;35~40min,39%~90%B;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色谱柱Kromasil100-5C18(250mm×4.6mm,5μm);
待测溶液制备方法为:取待测大建中汤的浸膏粉1g,精密称定,加入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王冰邹纯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