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22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包括X方向板材、Y方向板材、型材、加强板、加强筋和嵌补板,所述X方向板材上开设有穿越孔,Y方向板材的边缘设有豁口,所述型材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且其端部抵在豁口上,X方向板材上固定加强板,加强筋固定在Y方向板材上且其端部与型材的端部相衔接,型材的端面上固定有设置在豁口内的嵌补板。在船舶上层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满足构件的纵向连续性,也可实现构件的横向连续性;既可以保证板材的连续性,也可以保证型材(如横向或纵椼)的连续性,同时也能满足上层建筑内舾装的绝缘等材料的铺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
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
技术介绍
在船舶的结构设计中,型材与板材的连接处,为保证型材的连续性,在型材间断后,一般设置型材的端部肘板用以增加型材端部的连接面积,或采用加大型材尺寸的方法来保证型材的连续性,见附图1所示。在船舶的上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上层建筑净尺寸、铺设绝缘等要求,尽量减少布置肘板,而又要保证型材的连续性,这给船舶的结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包括X方向板材、Y方向板材、型材、加强板、加强筋和嵌补板,所述X方向板材上开设有穿越孔,Y方向板材的边缘设有豁口,Y方向板材与X方向板材垂直设置并使豁口位于穿越孔的中心线上,所述型材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且其端部抵在豁口上,X方向板材上固定有用以密封穿越孔的加强板,所述加强筋固定在Y方向板材上且其端部与型材的端部相衔接,型材的端面上固定有设置在豁口内的嵌补板。作为优选地,所述加强板的宽度比穿越孔宽50mm。作为优选地,所述豁口的高度高于穿越孔的高度。作为优选地,所述X方向板材指沿型材端面宽度方向设置的板材,Y方向板材指沿型材腹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板材。作为优选地,所述型材为船舶横梁或纵椼。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在船舶上层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使用本技术,既可以满足构件的纵向连续性,也可实现构件的横向连续性;既可以保证板材的连续性,也可以保证型材(如横向或纵椼)的连续性,同时也能满足上层建筑内舾装的绝缘等材料的铺设要求。2、通过在X方向板材上开设有穿越孔,在Y方向板材的边缘设置豁口,并使型材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且其端部抵在豁口上,可减少节点上肘板的布置数量,同时又能保证型材的连续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得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常规型材端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型材穿过X方向板材的位置的侧视图。图5为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Y方向板材与嵌补板的固定状态图。图中标号的具体含义为:1为型材、2为X方向板材、3为Y方向板材、4为穿越孔、5为加强板、6为豁口、7为嵌补板、8为加强筋、9为肘板、10为型材腹板、11为型材面板。图中符号的含义为:为板缝符号、为穿过符号、为间断符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在本申请中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1、X方向板材2、Y方向板材3、加强板5、加强筋8和嵌补板7。所述X方向板材2为沿型材面板11宽度方向设置的板材,Y方向板材3为沿型材腹板10长度方向设置的板材。X方向板材2上开设有穿越孔4,Y方向板材3的边缘设有豁口6,所述豁口6的高度高于穿越孔4的高度。Y方向板材3与X方向板材2垂直设置并使豁口6位于穿越孔4的中心线上。所述型材1为船舶横梁或纵椼,横梁或纵椼一般为T型材,也可为角钢。型材1穿过X方向板材2的穿越孔4且其端部抵在豁口6上,即型材1的端部从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4中穿过并深入到Y方向板材的豁口6内,型材1的端部抵在豁口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型材1为T型材,当T型材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后,T型材腹板与Y方向板材处于同一平面上。由于X方向板材2被型材1穿过,为保证板材原有的强度,需对穿越孔4的位置进行结构补强,因此,在X方向板材2上固定用以密封穿越孔的加强板5,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该加强板可由三块分布在型材周围的板拼接而成,以堵住穿越孔对穿越孔进行密封。所述加强板5的宽度比穿越孔4宽50mm,加强板5的厚度不小于X方向板材2的厚度。为了保证型材结构的连续性,需要在Y方向板材3上设置与型材面板11过渡连接的加强筋8,具体地,所述加强筋8固定在Y方向板材3的两侧面上,即双面安装,加强筋8的端部与型材1的端部相衔接。型材面板11的上方固定有设置在豁口6内的嵌补板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1)、X方向板材(2)、Y方向板材(3)、加强板(5)、加强筋(8)和嵌补板(7),所述X方向板材(2)上开设有穿越孔(4),Y方向板材(3)的边缘设有豁口(6),Y方向板材(3)与X方向板材(2)垂直设置并使豁口(6)位于穿越孔(4)的中心线上,所述型材(1)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4)且其端部抵在豁口(6)上,X方向板材(2)上固定有用以密封穿越孔的加强板(5),所述加强筋(8)固定在Y方向板材(3)上且其端部与型材(1)的端部相衔接,型材(1)的端面上固定有设置在豁口内的嵌补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船舶上层建筑的型材端部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1)、X方向板材(2)、Y方向板材(3)、加强板(5)、加强筋(8)和嵌补板(7),所述X方向板材(2)上开设有穿越孔(4),Y方向板材(3)的边缘设有豁口(6),Y方向板材(3)与X方向板材(2)垂直设置并使豁口(6)位于穿越孔(4)的中心线上,所述型材(1)穿过X方向板材的穿越孔(4)且其端部抵在豁口(6)上,X方向板材(2)上固定有用以密封穿越孔的加强板(5),所述加强筋(8)固定在Y方向板材(3)上且其端部与型材(1)的端部相衔接,型材(1)的端面上固定有设置在豁口内的嵌补板(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甲志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