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808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超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板和缓冲板,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检测板,检测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检测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板,检测箱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截面呈U型结构的插槽;通过检测箱和钢帽之间设置有隔板,当对汽车进行超载检测时,向上扳动两侧的扣板,使得卡扣与插槽脱离,从而将钢帽去掉,隔板与钢帽之间放置有折叠的检测板和缓冲板,将检测板和缓冲板通过卡条与卡槽卡合,同时钢帽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支撑人体,所以当检测箱检测时,钢帽可以当小板凳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这种检测箱、检测板和缓冲板一体式的结构,提高了车辆超载检测装置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超载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超载车辆常指荷载量超过了最大载重量的车辆,常见于货车和客车,超载车辆一般会受到扣分、罚款等处罚,超载还大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由于超载,车辆控制能力降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同时超载对公路造成破坏,使车辆行驶速度受到影响,一些超载车辆常常只能以一二十公里的时速爬行,大大影响了公路运输能力的发挥,降低了车辆运输效率。然而现有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大多采用检测箱单独式结构,不具有便携性;其次现有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检测板与缓冲板之间安装不够密封,且汽车轮胎与检测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的会影响检测指标;最后,现有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不具有稳定性,无法保证汽车轮胎走过时不发生晃动,导致检测指标发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不具有便携性、缓冲板摩擦较大和检测板位置不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关于车辆检测信息的阙定值,车辆检测信息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车辆的最大承重值和车辆的车身高度;S2:利用S1中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检测,若车辆检测的信息大于车辆超载检测装置所设定的阙定值时,车辆超载检测装置进行报警,及时通知检测者将超载的车辆进行扣留;上述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板和缓冲板,所述检测箱的顶部设置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检测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板,所述检测箱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截面呈U型结构的插槽,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安装有钢帽,所述检测箱与钢帽内侧之间卡接有隔板,所述钢帽的底部两侧对称嵌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与钢帽转动连接,所述转辊的一侧焊接有贯穿钢帽外壁的扣板,所述转辊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竖直截面呈倒T型结构的卡扣,所述转辊的底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和多个卡扣均与插槽配合使用;所述缓冲板和检测板的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稳定条,所述多个稳定条关于检测板的竖直中线对称;所述稳定条上均匀设有一组勾形的倒刺,通过倒刺进一步提高缓冲板和检测板对地面抓持时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立板的竖直高度大于卡扣的竖直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钢帽的顶部四个拐角处和检测箱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保护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的顶部焊接有多条限位条,所述缓冲板表面和限位条均为磨砂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板靠近检测板的一侧焊接有卡条,所述检测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配合卡条使用的卡槽,所述卡条的顶部等距焊接有多个凸块,所述卡槽内侧开设有配合凸块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位于凸块的两侧焊接有限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沿所述检测板对称设置的所述稳定条与缓冲板间的夹角α为3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检测箱和钢帽之间设置有隔板,当对汽车进行超载检测时,向上扳动两侧的扣板,使得卡扣与插槽脱离,从而将钢帽去掉,隔板与钢帽之间放置有折叠的检测板和缓冲板,将检测板和缓冲板通过卡条与卡槽卡合,同时钢帽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支撑人体,所以当检测箱检测时,钢帽可以当小板凳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这种检测箱、检测板和缓冲板一体式的结构,提高了车辆超载检测装置的便携性。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检测板与两个缓冲板之间为插接,当卡条与卡槽扣合时,凸块卡在滑槽的两个限位块之间,使的检测板与缓冲板支架连接密封,减少了检测板与缓冲板之间连接处的摩擦,同时,多条限位条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车辆轮胎和缓冲板的摩擦,同时避免了轮胎在缓冲板上时发生偏移,限位条和缓冲板顶部均为磨砂材质,保证了轮胎与缓冲板之间摩擦的同时,避免摩擦力过大而影响车辆检测精准度。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检测板和两侧的缓冲板底部均焊接有稳定条,稳定条与地面倾斜呈三角形结构,同时多个稳定条以检测板竖直中线对称设置,使得当车辆不管从前方或者后方跑上缓冲条之后,缓冲条和检测板通过稳定条对地面有一定的抓持力,从而保证了车辆检测时超载检测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超载检测的精准度。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倒刺,使得倒刺插入到地面上时,避免缓冲板和检测板的晃动,削减了车辆超载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同时,将倒刺设置成V形,进一步增大了对地面的抓持力,且避免了倒刺的损坏,对倒刺进行保护,降低了车辆超载检测装置的维修成本,从而提高了车辆超载检测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检测箱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检测箱和钢帽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检测板和缓冲板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检测板和缓冲板侧剖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例说明:1、检测箱;2、钢帽;3、检测板;4、缓冲板;5、限位条;6、保护套;7、插槽;8、转辊;9、扣板;10、卡扣;11、立板;12、隔板;13、稳定条;14、卡条;15、卡槽;16、凸块;17、滑槽;18、限位块;19、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关于车辆检测信息的阙定值,车辆检测信息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车辆的最大承重值和车辆的车身高度;S2:利用S1中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检测,若车辆检测的信息大于车辆超载检测装置所设定的阙定值时,车辆超载检测装置进行报警,及时通知检测者将超载的车辆进行扣留;上述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板3和缓冲板4,检测箱1的顶部设置有检测板3,检测板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检测板3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板4,检测箱1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截面呈U型结构的插槽7,检测箱1的顶部安装有钢帽2,检测箱1与钢帽2内侧之间卡接有隔板12,隔板12的设置,避免钢帽2内侧的检测板3和缓冲板4破坏检测箱1的内部零件,钢帽2的底部两侧对称嵌设有转辊8,转辊8与钢帽2转动连接,转辊8的一侧焊接有贯穿钢帽2外壁的扣板9,转辊8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竖直截面呈倒T型结构的卡扣10,转辊8的底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立板11,两个立板11的设置,便于钢帽2放置地上,便于使用者使用,两个立板11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设定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关于车辆检测信息的阙定值,车辆检测信息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车辆的最大承重值和车辆的车身高度;/nS2:利用S1中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检测,若车辆检测的信息大于车辆超载检测装置所设定的阙定值时,车辆超载检测装置进行报警,及时通知检测者将超载的车辆进行扣留;/n上述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板(3)和缓冲板(4),所述检测箱(1)的顶部设置有检测板(3),所述检测板(3)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检测板(3)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板(4),所述检测箱(1)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截面呈U型结构的插槽(7),所述检测箱(1)的顶部安装有钢帽(2),所述检测箱(1)与钢帽(2)内侧之间卡接有隔板(12),所述钢帽(2)的底部两侧对称嵌设有转辊(8),所述转辊(8)与钢帽(2)转动连接,所述转辊(8)的一侧焊接有贯穿钢帽(2)外壁的扣板(9),所述转辊(8)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竖直截面呈倒T型结构的卡扣(10),所述转辊(8)的底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立板(11),所述两个立板(11)和多个卡扣(10)均与插槽(7)配合使用;/n所述缓冲板(4)和检测板(3)的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稳定条(13),多个所述稳定条(13)关于检测板(3)的竖直中线对称;/n所述稳定条(13)上均匀设有一组V形的倒刺(19),通过倒刺(19)进一步提高缓冲板(4)和检测板(3)对地面抓持时的稳定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车辆超载检测装置中关于车辆检测信息的阙定值,车辆检测信息包括车辆的运行速度、车辆的最大承重值和车辆的车身高度;
S2:利用S1中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对来往的车辆进行检测,若车辆检测的信息大于车辆超载检测装置所设定的阙定值时,车辆超载检测装置进行报警,及时通知检测者将超载的车辆进行扣留;
上述采用的车辆超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检测板(3)和缓冲板(4),所述检测箱(1)的顶部设置有检测板(3),所述检测板(3)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检测板(3)的两侧均安装有缓冲板(4),所述检测箱(1)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竖直截面呈U型结构的插槽(7),所述检测箱(1)的顶部安装有钢帽(2),所述检测箱(1)与钢帽(2)内侧之间卡接有隔板(12),所述钢帽(2)的底部两侧对称嵌设有转辊(8),所述转辊(8)与钢帽(2)转动连接,所述转辊(8)的一侧焊接有贯穿钢帽(2)外壁的扣板(9),所述转辊(8)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竖直截面呈倒T型结构的卡扣(10),所述转辊(8)的底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立板(11),所述两个立板(11)和多个卡扣(10)均与插槽(7)配合使用;
所述缓冲板(4)和检测板(3)的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稳定条(13),多个所述稳定条(13)关于检测板(3)的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良良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三界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