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专利>正文

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972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和设在燃烧室内的主换热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周向壁上设有燃气进气管;还包括燃烧罩、集烟罩和副换热器;所述火排设在燃烧罩内,所述燃气分配器固定在燃烧罩的顶板上,出气嘴穿过贯通孔伸入引射管内;燃烧罩下开口与所述燃烧室的上开口接口对接,燃烧室的下开口与换热集烟腔上开口对接;副换热器设在集烟换热腔内;U形换热管出水端与副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副换热器出水端与主换热器的进水端连通;冷水经U形换热管对火排降温并吸热,然后再利用烟气的余热,最后进入主换热器换热,充分利用了热能;采用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减少了氮氧化合物的生成,提高了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和燃气热水器,尤其是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和燃气热水器的燃烧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燃气热水器以方便、节能、快捷、全天候都能使用的优点倍受众多家庭青睐,目前现有技术,燃气采暖热水炉和燃气热水器都需要使用到燃烧器和换热器,而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制定燃气用具燃烧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尤其是对于一级能效产品的鼓励,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要求更加严格,普通火排燃烧器和换热器很难达到高效燃烧、高效換热和低氮排放要求,一直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在燃烧器具应用中,都采用燃气、空气全预混,高效换热,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标准,目的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換热效果,减少氮氧化合物放排,缓解环境污染,避免产生酸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现有技术中,燃烧器主要技术方案是:设置若干个并列的火排,每个火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散热片,每个火排上侧的散热片上分别设有同轴线的上散热安装孔、下侧的散热片上分别设有同轴线的下散热安装孔,在散热安装孔上设有循环水管,通过增加散热片,以及散热片中的循环水管来提高散热和快速降温的效果,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这种技术方案,是通过循环水冷却火排上的散热片,再通过散热片和火排进行冷热交换,以达到降温和减少排放的效果,但引射二次空气进行燃气和空气混合,很难提高单位面积的热负荷和热效率,存在结构复杂,体积膨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燃气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器上进行燃烧,之后经过主换热器吸收燃烧后产生的热量,这时排出的烟气温度还是比较高,再经过冷凝换热器,以达到冷凝的效果;目前市场销售的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常采用燃烧器和主换热器、冷凝换热器分体结构,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但也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这阻碍了产品的普及与发展,给使用者增加了经济负担,成为产品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它具有燃烧充分,更好的利用余热,提高热效率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和设在燃烧室内的主换热器,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风机、燃气分配器、火排、和穿过火排的U形换热管,所述火排的火排单体具有二个引射管;主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水管,主换热水管串联的主弯管、设在换热水管路上的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和若干个平行的换热片;主换热器设在燃烧室的出烟端内,主换热水管两端从燃烧室宽度方向的宽壁板上伸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周向壁上设有燃气进气管;还包括燃烧罩、集烟罩和副换热器;燃烧罩有下开口,下开口端设有法兰,顶板上设有二行贯通孔;所述集烟罩包括上开口的换热集烟腔,环绕上开口沿板,位于换热烟腔一端的排烟腔和设在排烟腔上排烟管,换热集烟腔的底板上设有冷凝水排水管;所述火排设在燃烧罩内,火排单体的引射管端部与燃烧罩顶板贴合;所述燃气分配器固定在燃烧罩顶板上,燃气分配器上的出气嘴穿过贯通孔伸入引射管内;U形换热管两端从燃烧罩中伸出;燃烧罩下开口与所述燃烧室上开口接口对接,燃烧罩法兰和燃烧室上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燃烧室下开口与换热集烟腔上开口对接,燃烧室下法兰与集烟罩的环形沿板固定连接;副换热器设在集烟换热腔内;所述U形换热管、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U形换热管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器进水端连通,副换热器出水端与主换热器进水端连通;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室长度方向的壁板内表面上设有支撑梯级,还包括长隔热保温板和宽隔热保温板,长隔热保温板设在支撑梯级上,并与支撑梯级上部壁板贴合,宽隔热保温板与燃烧室宽度方向的壁板贴合,宽隔热保温板位于长隔热保温板之间;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宽隔热保温板下端与主换热水管的端部支撑配合,宽隔热保温板与宽壁板和位于端部主换热片贴合;长隔热保温板与主换热片两端上半部贴合;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集烟罩的换热集烟腔端板上设有进出口;所述副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端,副换热器经进出口插入换热集烟腔内,副换热器与换热集烟腔可拆卸配合;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导烟板;导烟板设在换热集烟腔与排烟腔连接的一端内,导烟板与副换热器配合;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副换热器包括前端板、后端板、若干个副导水管、设在副导水管上的副换热片、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后端板上设有将副导水管串联的后导水腔,前端板设有位于两端的接口孔和将副导水管串联的前导水腔;所述导烟板与后端板上端贴合;前端板与换热集烟腔的端板贴合并密封;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有二个滑轨;滑轨设在换热集烟腔的长度方向的壁板上,滑轨与所述进出口相对应;副换热片的两端与滑轨滑动支撑配合;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第一导流管通过活节将U形换热管出水端和副换热器进水端连接接通,第二导流管通过活节将副换热器的出水端和主换热器进水端连接接通。本专利技术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冷水经U形换热管对火排降温并吸热,然后再利用烟气的余热,最后进入主换热器换热,充分利用了热能;采用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减少氮气化合物的生成,提高了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之三;图7是本专利技术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之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的立体分解图之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火排单体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副换热器的立体图之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副换热器的立体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1、燃烧室2和设在燃烧室内的主换热器3;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1包括风机4、燃气分配器5、火排6和穿过火排U形换热管7;所述火排6火排单体61具有二个引射管62和位于引射管62之间有火排管孔63;U形换热管7的一端设有进水接头71,另一端设有出水接头72;主换热器3包括主换热水管31、主换热水管串联的主弯管32、设在换热水管路上进水接口311及出水接口312和若干个平行换热片33;主换热器3设在燃烧室2出烟端内,主换热水管31两端从燃烧室2的宽度方向宽壁板上伸出;所述风机4的进风口41周向壁上设有燃气进气管42;燃气分配器5包括二个纵向部52和一个横向部53,纵向部52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和设在燃烧室内的主换热器,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风机、燃气分配器、火排和穿过火排U形换热管,所述火排的火排单体具有二个引射管;主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水管、主换热水管串联的主弯管、设在换热水管路上的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和若干个平行换热片;主换热器设在燃烧室出烟端内,主换热水管两端从燃烧室宽度方向的宽壁板上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周向壁上设有燃气进气管;/n还包括燃烧罩、集烟罩和副换热器;燃烧罩具有下开口,下开口端设有法兰,顶板上设有二行贯通孔;/n所述集烟罩包括上开口的换热集烟腔、环绕上开口沿板,位于换热集烟腔一端的排烟腔和设在排烟腔上的排烟管,换热集烟腔底板上设有冷凝水排水管;/n所述火排设在燃烧罩内,火排单体引射管的端部与燃烧罩顶板贴合;所述燃气分配器固定在燃烧罩顶板上,燃气分配器上出气嘴穿过贯通孔伸入引射管内;U形换热管两端与燃烧罩中伸出;燃烧罩下开口与所述燃烧室的上开口接口对接,燃烧罩的法兰和燃烧室上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燃烧室的下开口与换热集烟腔上开口对接,燃烧室下法兰与集烟罩的环形沿板固定连接;副换热器设在集烟换热腔内;/n所述U形换热管、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U形换热管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器进水端连通、副换热器出水端与主换热器进水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包括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和设在燃烧室内的主换热器,冷凝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风机、燃气分配器、火排和穿过火排U形换热管,所述火排的火排单体具有二个引射管;主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水管、主换热水管串联的主弯管、设在换热水管路上的进水接口及出水接口和若干个平行换热片;主换热器设在燃烧室出烟端内,主换热水管两端从燃烧室宽度方向的宽壁板上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周向壁上设有燃气进气管;
还包括燃烧罩、集烟罩和副换热器;燃烧罩具有下开口,下开口端设有法兰,顶板上设有二行贯通孔;
所述集烟罩包括上开口的换热集烟腔、环绕上开口沿板,位于换热集烟腔一端的排烟腔和设在排烟腔上的排烟管,换热集烟腔底板上设有冷凝水排水管;
所述火排设在燃烧罩内,火排单体引射管的端部与燃烧罩顶板贴合;所述燃气分配器固定在燃烧罩顶板上,燃气分配器上出气嘴穿过贯通孔伸入引射管内;U形换热管两端与燃烧罩中伸出;燃烧罩下开口与所述燃烧室的上开口接口对接,燃烧罩的法兰和燃烧室上法兰固定连接在一起;燃烧室的下开口与换热集烟腔上开口对接,燃烧室下法兰与集烟罩的环形沿板固定连接;副换热器设在集烟换热腔内;
所述U形换热管、主换热器和副换热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U形换热管的出水端与副换热器进水端连通、副换热器出水端与主换热器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预混燃气燃烧换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长度方向的壁板内表面上设有支撑梯级;
还包括长隔热保温板和宽隔热保温板;长隔热保温板设在支撑梯级上,并与支撑梯级上部的壁板贴合,宽隔热保温板与燃烧室宽度方向壁板贴合,宽隔热保温板位于长隔热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