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96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涉及蒸发器管路布置领域,包括蒸发器,还包括:至少一组管道装置;所述管道装置包括近端部、远端部和中间部;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近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所述远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近端部连接;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远端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管路设计为中间低和两端高的方式,所以,在管路上有冷凝水时,水沿着管路流到最低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流到管路不同部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管路布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
技术介绍
新风机是一种将室外含氧量高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的空气调节装置。通常,在将新风引入室内置换污浊的空气时,需要先将空气过滤,去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同时因室内空气舒适性需求与室外空气温度差异需求,需要对空气进行温度交换处理,从而保证在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能满足温度舒适性需求。进行温度交换处理的主要装置就是蒸发器。蒸发器在工作的过程中,蒸发器的进出管路会产生冷凝水。在目前普遍应用的技术中,为防止蒸发器进出管路的冷凝水流到机器壳体及其他部位,往往采用在进出管上套上隔热保温套管,从而抑制冷凝水的产生并保证进出管路上的冷凝水不流到其他区域。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保温套管并不能保证进出管路上完全不产生冷凝水,冷凝水仍然会顺着进出管路以及保温套管流到其他部位,特别会对铜管缠绕胶带有影响。另外,在蒸发器附近的进出管虽然增加了保温套管,但未形成真空密封效果,保温套管与进出管路之间的缝隙中容易产生细菌,而且细菌不易清除,且保温套管易老化并产生气味。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流到进出管路的不同部位并滋生细菌和异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流到进出管路的不同部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包括蒸发器,还包括:至少一组管道装置;所述管道装置包括近端部、远端部和中间部;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近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所述远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近端部连接;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远端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近端部的高点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不低于30mm。进一步地,所述远端部的高点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不低于30mm。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呈V型。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呈U型。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呈多折曲线型。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由表面光滑的管道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的剖面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管道装置为金属管。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垂直下方的接水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由于采用了将管路设计为中间低和两端高的方式,所以,在管路上有冷凝水时,水沿着管路流到最低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流到管路不同部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2、由于采用了将管路的高度角设置为大于等于10度,所以,在管路上有冷凝水时,冷凝水本身的重力沿着管路方向的分力足够大,保证冷凝水能够沿着管路流到最低点,进而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3、由于采用了将管道装置的近端部与蒸发器连接的方式,使得蒸发器安装以及取出方便,所以,在售后维修清洗蒸发器时,简单方便,不需要拆卸过多零件就能实现,进而克服了现有产品中拆卸蒸发器比较困难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新风机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内部整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的管路型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管路型式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风口,2-第一空气滤网,3-蒸发器,4-管路型式,41-远端部高点,42-中间部低点,43-近端部高点,5-接水盘,6-第二空气滤网,7-机柜框体,8-接水盘支撑台,9-衬垫,10-紫外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于新风机中。在图1和图2所示的新风机的内部机构示意图中包括以下组成部分:进风口1、第一空气滤网2、蒸发器3、管路型式4、接水盘5、第二空气滤网6、机柜框体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流到进出管路的不同部位滋生细菌和异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采用了将管路设计为中间低和两端高的方式,在管路上有冷凝水时,水沿着管路流到最低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流到管路不同部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同时,将管路的高度角设置为大于等于10度,在管路上有冷凝水时,冷凝水本身的重力沿着管路方向的分力足够大,保证冷凝水能够沿着管路流到最低点,进而实现了减少管路上的冷凝水顺着管路进去其他区域的可能性。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包括蒸发器3,还包括:至少一组管道装置;其中,一组管道装置是通过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组成,可以包括不止一组管道装置;所有组的管道装置的整体构成管路型式。管道装置包括近端部43、远端部41和中间部42(如图3所示);管道装置包括两端,以及位于两端之间的中间部42,其中,两端分为近端部43和远端部41是相对于蒸发器3而已,靠蒸发器3近的一端为近端部43,离蒸发器3远的一端为远端部41;其中,近端部43与蒸发器3连接。近端部43的高点高于中间部42的低点;远端部41的高点高于中间部42的低点;一般来说,新风机都是垂直放立在地面上,近端部43的高点、远端部41的高点与中间部42的低点的高低比较都是从垂直方向而言,近端部43的高点和远端部41的高点远离地面,而中间部42的低点则相对靠近地面。中间部42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近端部43连接;中间部42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远端部41连接;一组管道装置是通过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组成,从中间部42出发与近端部43和远端部41分别连接的管道的高度角都要求大于等于10度。在管路外面不再包保温层。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至少一组管道装置;/n所述管道装置包括近端部、远端部和中间部;/n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n所述近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n所述远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n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近端部连接;/n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远端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包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组管道装置;
所述管道装置包括近端部、远端部和中间部;
所述近端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所述近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
所述远端部的高点高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
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近端部连接;
所述中间部通过至少一条高度角大于等于10度的管道与所述远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的高点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不低于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的管路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部的高点与所述中间部的低点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差不低于3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厚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龙栢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