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95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包括壳体、固定座、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管式电致热器和第二导流管,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于固定座,第二导流管下端与管式电致热器上端连接,静压竖管下端插设有毛细管,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之间形成蒸汽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加湿效率高、能耗低、工作安静的加湿器,该加湿器通过闪沸方式将水汽化,避免了霉菌污染以及微小水滴飞扬引起的污染问题,高温水蒸汽在保证加湿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消毒杀菌的效果,且由于水蒸汽处于高温状态,还可避免因为雾化显热导致空气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指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
技术介绍
湿度属于环境空气主要参数之一,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生活在40~70%的湿度环境中,感觉舒适,湿度偏高会觉得湿闷,湿度偏低感觉干燥。长期处于湿度偏低的环境下,会导致粘膜脱水,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纺织行业湿度低于40%则容易断纱;烟草行业湿度高于70%卷烟制口则易霉变。微电子制造环境湿度低于30%极易产生静电,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加湿器产品可应用在许多领域。目前加湿方式主要有沸腾产生水蒸汽技术、喷雾加湿技术、湿膜水蒸发技术三大类:1、沸腾加湿技术主要是电热加湿器,利用电能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汽化的水分子进入空气中进行加湿。电热加湿技术有电极式和电热式两种:电极式加湿器将电极插入水槽中通电,电流由正到负,被加热的水即为导电电阻,在电流作用下,水被电流加热产生蒸汽;电热式加湿器通常将管状加热器浸没在水槽中直接加热水,将全水槽的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汽,将全水槽的水加热至沸腾产生水蒸汽存在无效耗能的能源浪费。无论是电极式加湿器还是电热式加湿器,都需要将水槽的水加热至沸腾状态,电极、管状加热器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都容易生成水垢,生成水垢后的电极或管状加热器不仅耗能,加湿能力不断衰减,耗能越来越大。2、喷雾加湿技术是将常温水在压力作用下雾化,雾化的微小水滴游离在空气中,吸收室内环境空气中的热量,成为水蒸汽。喷雾加湿技术包括:压力喷射雾化加湿技术、离心式喷雾加湿技术、超声波加湿技术等。压力喷射雾化加湿技术、离心式喷雾加湿技术、超声波加湿技术都是以水滴形成水雾在环境中飞扬,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后汽化,如超声波加湿技术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水雾扩散到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水雾汽化,汽化的水分扩散至空气中,达到加湿的目的。喷雾加湿技术雾化态水滴,都需要吸收环境中的热量才能形成水蒸汽,加湿过程,水是以一种分子团或颗粒的形式在空气中飞扬,容易形成细菌的滋生源,这些微小水滴散落在灰尘、物品上,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繁殖条件,在温度适宜时快速的繁殖,老人与儿童等体弱人群,吸入后容易感染,临床医学称之“加湿性肺炎”。研究表明,超声波加湿器内水容易滋生细菌并污染环境空气,随着连续使用时间的延长,菌数逐渐增加。3、湿膜水蒸发技术是一种等焓加湿方式,可以降温和净化空气。根据湿膜材质,主要分为有机湿膜式、无机湿膜式和金属湿膜式三种。湿膜蒸发式加湿技术是利用一种布水器将水喷淋到湿膜上方,顺着湿膜下流。在湿膜的表面,水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水吸收热量后气化蒸发,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和降温。湿膜蒸发式加湿技术在空气中没有水雾,加湿比较均匀,其存在缺陷是需要风机、水泵动力机械,体积大,还需要经常更换湿膜,水箱需要经常清洗和换水,否则易导致细菌污染、霉变,造成污染环境,还需强制气流加湿,水泵增压,噪音大,环境气流流速大,导致舒适性差。当寒冷季节由于喷入空气中的水雾需要吸收空气显热才能汽化,造成环境温度降低,增加了室内采暖的供热负荷。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加湿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汽化快、效率高的加湿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包括壳体、固定座、水箱、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管式电致热器和第二导流管,所述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端与所述管式电致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出水口与所述静压竖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静压竖管的下端插设有毛细管,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所述毛细管用于将静压竖管与所述汽化室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形成蒸汽流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锥形段,等径段和第一喇叭口段;所述第二导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直通段和第二喇叭口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锥形段与所述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所述汽化室包括流通面积,所述流通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静压竖管之间设有水流开关。进一步的,所述管式电致热器的外侧包裹有隔热体。进一步的,所述静压竖管插设有至少4支毛细管,所述毛细管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管式电致热器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热层、陶瓷绝缘层、导电发热层和陶瓷密封层,所述导电发热层连接有导线。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2cr13不锈钢。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绝缘层和陶瓷密封层均为三氧化二铝纳米陶瓷。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三个凸筋卡座,所述凸筋卡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组装方便、加湿效率高、能耗低、工作安静的加湿器,该加湿器通过闪沸方式将水汽化,避免了霉菌污染以及微小水滴飞扬引起的污染问题,高温的水蒸汽在保证加湿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消毒杀菌的效果,且由于水蒸汽处于高温状态,还可避免因为雾化显热导致空气降温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静压竖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E-E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导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式电致热器的内部叠层结构示意图;1-壳体;101-凸筋卡座;102-外撇口沿;2-固定座;201-第一导流管安装槽;202-管式电致热器安装槽;3-静压竖管;301-毛细管;4-第一导流管;401-锥形段;402-等径段;403-第一喇叭口段;404-毛细管通孔;5-第二导流管;501-直通段;502-第二喇叭口段;503-环形卡槽;6-管式电致热器;601-导热层;602-陶瓷绝缘层;603-导电发热层;604-陶瓷密封层;605A-正极导线;605B-负极导线;7-汽化室;8-蒸汽流道;9-隔热体;10-水箱;11-水箱盖;12-水流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座、水箱、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管式电致热器和第二导流管,所述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端与所述管式电致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出水口与所述静压竖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静压竖管的下端插设有毛细管,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所述毛细管用于将静压竖管与所述汽化室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形成蒸汽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沸蒸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座、水箱、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管式电致热器和第二导流管,所述静压竖管、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端与所述管式电致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出水口与所述静压竖管的上端连接,所述静压竖管的下端插设有毛细管,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所述毛细管用于将静压竖管与所述汽化室连通,所述第一导流管和所述第二导流管之间形成蒸汽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沸蒸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锥形段、等径段和第一喇叭口段;
所述第二导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直通段和第二喇叭口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沸蒸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锥形段与所述管式电致热器之间形成汽化室,所述汽化室包括流通面积,所述流通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沪杨志明孙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特欣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