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79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包括压机升降工作台、压机控制阀组、液压泵和若干用于连通的管路,在所述压机升降工作台上设置有加压缸和提升缸,还包括防滑降装置,所述防滑降装置包括第一插装阀、与第一插装阀连通的插装阀泄压装置;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还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内设置有插装阀阀腔和插装阀阀芯,在所述插装阀阀腔上设置有阀口,所述插装阀阀芯将插装阀阀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提升缸的下缸分别与插装阀的上腔和下腔连通;所述下腔还分别与压机控制阀组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好处是有效防止液压机非正常下滑,且能满足下降所需的高压大流量,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
技术介绍
大型液压机是广泛使用在机械行业、轴承生产企业、钢材生产企业、航天航空、人造板生产等行业领域,因其自身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压机基本的功能是通过液压控制其升降,从而实现对原料的压制加工。目前的液压机经过多年的使用,故障会逐步显现,其中压机的故障下滑是非常常见的故障形式。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一个液控单向阀实施锁紧,液控单向阀根据动作时序完成打开关闭的任务,但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的困难是,液控阀的流通量满足不了下降所需的高压大流量,另外,液控阀控制回路的设计不足,也造成液压冲击、顿挫等现象发生,甚至液压冲击对液压泵造成冲击而损坏。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液压机”,其公告号CN207509825U,包括主缸控制油路、下缸控制油路、上压台以及下压台;主缸控制油路包括主缸、第一液压源、第二液压源、主缸上腔控制油路、主缸下腔控制油路、主缸回油路以及油箱;第一液压源包括第一液泵、控制第一液泵泵送的油液回油箱的第一控制阀以及控制第一液泵泵送的油液输出到主缸上腔控制油路和主缸下腔控制油路的第二控制阀。但是该技术并不能有效防止液压机非正常下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液压机存在故障下滑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有效防止液压机非正常下滑,且能满足下降所需的高压大流量,可靠性较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包括压机升降工作台、压机控制阀组、液压泵和若干用于连通的管路,在所述压机升降工作台上设置有加压缸和提升缸,还包括防滑降装置,所述防滑降装置包括第一插装阀、与第一插装阀连通的插装阀泄压装置;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还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内设置有插装阀阀腔和插装阀阀芯,在所述插装阀阀腔上设置有阀口,所述插装阀阀芯将插装阀阀腔分为上腔和下腔;所述提升缸的下缸分别与插装阀的上腔和下腔连通,所述上腔与提升缸连通的管路为节流管路;所述下腔与提升缸的下缸连通的管路为提升管路;所述下腔还分别与压机控制阀组连通。该液压机主要通过防滑降装置防止压机升降工作台非正常下降,当压机升降工作台提升时,液压油从压机控制阀组经过管路进入到第一插装阀的下腔中,插装阀阀芯上移打开了阀口,使液压油通过提升管路进入到提升缸的下缸中,使压机升降工作台提升;当液压机在高位保持停止时,从提升缸出来的液压油为高压,在液压油从提升缸通过节流管路进入到第一插装阀的上腔中,使插装阀关闭阀口,切断液压油泄漏点,使压机升降工作台保持不下滑;但是如果单纯采用插装阀构成的单向阀,则在压机升降工作台会由于压力波动较大造成插装阀频繁的闭合与打开,形成顿挫与液压冲击,会造成插装阀打不开或者强烈震动现象,而插装阀泄压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在工作状态时,插装阀泄压装置关闭;在压机升降装置下降使,插装阀泄压装置开启,使第一插装阀的控制压力为零,确保了第一插装阀的阀口充分打开;因此插装阀泄压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第一插装阀的损坏,提高了防滑降装置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液压机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阀口包括设置在下腔与提升缸连通处的提升缸连接口、设置在下腔与压机控制阀组连接处的控制阀组连接口,所述提升缸连接口设置在下腔侧壁上,所述控制阀组连接口设置在下腔底部。液压油通过控制阀组连接口进入到插装阀中,使插装阀阀芯上移,而提升缸连接口设置在下腔的侧壁上,便于插装阀阀芯上移时及时打开提升缸连接口。作为优选,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包括节流口,所述节流口设置在节流管路上。当压机升降工作台保持在高位时,从提升缸进入到第一插装阀上岗的液压油为高压,节流孔设置在节流通道上,控制了进入第一插装阀的液压油的流量,从而对液压油的压力进行限制,防止液压油冲击对第一插装阀造成损坏,增加了防滑降装置的寿命,提高了防滑降装置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液控单向阀和油箱,所述油箱包括与电磁阀连通的第一油箱和与液控单向阀连通的第二油箱;所述液控单向阀还分别与第一插装阀的上腔和第一电磁阀连通。在液压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电磁阀得电,使液控单向阀关闭;在液压机下降时,第一电磁阀失电,第一油箱中的液压油控制液控单向阀打开,使得第一插装阀的控制压力为零,而第一插装阀的阀口充分打开,有效避免液压机下降期间由于压力波动较大而造成的插装阀阀芯频繁动作,增加防滑降装置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压机控制阀组包括模块化设置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插装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插装阀和第二电磁阀连通。控制单元中的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流动方向,而第二插装阀的特点是流动阻力小、流通能力大、动作迅速、密封性好且适用于高压的液压系统。液压油通孔压机控制阀组进入到防滑降装置最后进入提升缸中控制压机升降工作台的升降。作为优选,所述插装阀阀芯设置为上大下小的结构。插装阀阀芯的上面积大于下面积,当压机升降工作台在高位保持停止时,插装阀口会封闭,从而切断了液压油泄漏点,使液压机保持不下滑。作为优选,所述管路之间的连接采用卡套式连接结构。由于液压机整个系统内部是高压系统,正常管路连接不能保证安全,而卡套的最高工作压力为32Mpa以上,符合高压系统的要求,提高了液压机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液压机内电气控制采用PLC控制。液压机系统的电气控制采用PLC控制,在实现电气控制时,只需要把电磁阀与液压机内的压机快降电磁阀线圈在程序中并联即可,操作方便。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液压机内设置防滑降装置有效防止液压机非正常下滑;(2)防滑降装置中设置第一插装阀和插装阀泄压装置,使防滑降装置能满足下降所需的高压大流量,可靠性较高;(3)设置了节流口,便于控制从提升缸进入第一插装阀上腔的液压油压力,防止第一插装阀损坏;(4)设置了液控单向阀,有效避免液压机下降期间由于压力波动较大而造成的插装阀阀芯频繁动作,增加防滑降装置的使用寿命;(5)管路之间采用卡套式连接结构,提高了液压机的安全性;(6)将插装阀阀芯设置为上大下小结构,比上年于封闭阀口;(7)液压机内电气控制采用PLC控制,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插装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卡套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机升降工作台2、提升缸3、加压缸4、防滑降装置5、第一插装阀501、上腔502、下腔503、插装阀阀芯504、提升缸连接口505、控制阀组连接口6、液控单向阀7、第一电磁阀8、第一油箱9、第二油箱10、压机控制阀组11、控制单元1101、第二电磁阀1102、第二插装阀12、液压泵13、提升管路14、节流管路15、节流口16、插装阀泄压装置17、管路18、螺母19、卡套20、接头体。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包括压机升降工作台(1)、压机控制阀组(10)、液压泵(12)和若干用于连通的管路(17),在所述压机升降工作台(1)上设置有加压缸(3)和提升缸(2),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滑降装置(4),所述防滑降装置包括第一插装阀(5)、与第一插装阀(5)连通的插装阀泄压装置(16);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16)还与所述液压泵(12)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5)内设置有插装阀阀腔和插装阀阀芯(503),在所述插装阀阀腔上设置有阀口,所述插装阀阀芯(503)将插装阀阀腔分为上腔(501)和下腔(502);所述提升缸(2)的下缸分别与插装阀的上腔和下腔连通,所述上腔(501)与提升缸(2)连通的管路为节流管路(14);所述下腔(502)与提升缸(2)下缸连通的管路为提升管路(13);所述下腔(502)还分别与压机控制阀组(1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包括压机升降工作台(1)、压机控制阀组(10)、液压泵(12)和若干用于连通的管路(17),在所述压机升降工作台(1)上设置有加压缸(3)和提升缸(2),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滑降装置(4),所述防滑降装置包括第一插装阀(5)、与第一插装阀(5)连通的插装阀泄压装置(16);所述插装阀泄压装置(16)还与所述液压泵(12)连通;所述第一插装阀(5)内设置有插装阀阀腔和插装阀阀芯(503),在所述插装阀阀腔上设置有阀口,所述插装阀阀芯(503)将插装阀阀腔分为上腔(501)和下腔(502);所述提升缸(2)的下缸分别与插装阀的上腔和下腔连通,所述上腔(501)与提升缸(2)连通的管路为节流管路(14);所述下腔(502)与提升缸(2)下缸连通的管路为提升管路(13);所述下腔(502)还分别与压机控制阀组(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防滑降装置的液压机,其特征是,所述阀口包括设置在下腔(502)与提升缸(2)连通处的提升缸连接口(504)、设置在下腔(502)与压机控制阀组(10)连接处的控制阀组连接口(505),所述提升缸连接口(504)设置在下腔(502)侧壁上,所述控制阀组连接口(505)设置在下腔(50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彦虎钱振华黄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