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75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若干过滤瓷芯固定设置在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之间,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上设有与过滤瓷芯对应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瓷芯的内腔相连通;外壳内还设有导流管,导流管顶部与滤芯上端盖相连接,导流管内设有叶轮,滤芯下端盖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隔污板,叶轮与隔污板同轴连接,隔污板上设有径向排列的冲洗口;外壳底部设有集污腔,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滤清器具有自清洁功能,大大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更换周期,节省了资源和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属于汽车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汽车配件,按不同过滤功能分为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等。机油滤清器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它的上游是机油泵,下游是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其作用是对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进行滤除,以洁净的机油供给曲轴、连杆、凸轮轴、增压器、活塞环等运动副,起到润滑、冷却、清洗作用,从而延长这些零部件的寿命。燃油滤清器其作用是滤除发动机燃油气系统中的有害颗粒和水分,以保护油泵油嘴、缸套、活塞环等,减少磨损,避免堵塞。但现有的滤清器使用寿命普遍较短,特别在一些重污染环境中,更换更是频繁。故在此研发一种可自清洁的滤清器,提高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提高滤清器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若干过滤瓷芯固定设置在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之间,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上设有与过滤瓷芯对应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瓷芯的内腔相连通;外壳内还设有导流管,导流管顶部与滤芯上端盖相连接,导流管内设有叶轮,滤芯下端盖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隔污板,叶轮与隔污板同轴连接,隔污板上设有径向排列的冲洗口;外壳底部设有集污腔,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口。发动机启动时,含有杂质的机(燃)油通过滤芯上端盖的通孔流入各个过滤瓷芯腔内,过滤瓷芯是由陶瓷制成的管状结构,大于过滤精度的杂质被拦截在过滤瓷芯内壁,过滤后的机(燃)油从外壁渗出,然后经导流管排出,进入其他设备或装置的运动润滑副。在此过程中,机(燃)油通过导流管时推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隔污板缓慢旋转,当冲洗口与滤芯下端盖的通孔对齐时,过滤瓷芯腔内压力迅速降低,被拦截在滤芯内壁的杂质在过滤瓷芯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从瓷管管壁上脱落,被从上端进来的油带至滤清器底部的集污腔内,达到清洗管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的排污口处设有常闭式电磁阀。在滤清器底部安装由继电器控制的常闭式电磁阀,发动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电磁阀开启,排放底部的杂质。优选的,所述的滤芯上端盖上设有旁通阀。发动机冷启动期初阶段,机(燃)油受温度影响粘度较高,滤清器内部压力会比较大,在滤芯上端盖排列有膜片式旁通阀,当滤清器内部压力大于旁通阀开启压力时,旁通阀开启让机(燃)油通过,保护滤清器和发动机。优选的,所述的滤芯上端盖上方设有螺密板组件,螺密板组件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与滤芯上端盖上的通孔相连通,出油孔与导流管相连通。螺密板组件将过滤瓷芯、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固定在外壳内。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内,滤芯下端盖下方设有支撑弹簧片。支撑弹簧片对滤芯下端盖起支撑作用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集污腔内油污反流,使油污沉淀在壳体底部。优选的,所述的滤芯上端盖与外壳之间,滤芯下端盖与外壳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的叶轮带动隔污板旋转,轮流清洗过滤瓷芯,电磁阀定期开启排放油污,如此反复工作,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得滤清器具有自清洁功能,大大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更换周期,节省了资源和成本,提高了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过滤原理图;图6是自清洁原理图;图7是过滤瓷芯的排列示意图。图中:1、螺密板组件;2、滤芯上端盖;3、过滤瓷芯;4、导流管;5、叶轮;6、滤芯下端盖;7、隔污板;8、支撑弹簧片;9、常闭式电磁阀;10、旁通阀;11、外壳;12、密封圈;13、进油孔;14、出油孔;15、冲洗口;16、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若干过滤瓷芯3固定设置在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之间,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上设有与过滤瓷芯3对应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瓷芯3的内腔相连通;外壳11内还设有导流管4,导流管4顶部与滤芯上端盖2相连接,导流管4内设有叶轮5,滤芯下端盖6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隔污板7,叶轮5与隔污板7同轴连接,隔污板7上设有径向排列的冲洗口15;外壳11底部设有集污腔,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口16。其中,排污口16处设有常闭式电磁阀9。滤芯上端盖2上设有旁通阀10,优选采用膜片式旁通阀。滤芯上端盖2上方设有螺密板组件1,螺密板组件1上设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所述的进油孔13与滤芯上端盖2上的通孔相连通,出油孔14与导流管4相连通。外壳11内,滤芯下端盖6下方设有支撑弹簧片8。滤芯上端盖2与外壳11之间,滤芯下端盖6与外壳1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1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启动时,含有杂质的机(燃)油通过螺密板的进油孔13进入滤清器,沿滤芯上端盖2的孔流入各个过滤瓷芯3腔内,过滤瓷芯3是由陶瓷制成的管状结构,大于过滤精度的杂质被拦截在过滤瓷芯3的内壁,过滤后的机(燃)油从外壁渗出,然后经导流管4从螺密板的出油孔14进入运动润滑副。在发动机冷启动期初阶段,机(燃)油受温度影响粘度较高,滤清器内部压力会比较大,在滤芯上端盖2设有膜片式旁通阀,旁通阀10可以与螺密板上的出油孔14相连通,当滤清器内部压力大于旁通阀10开启压力时,旁通阀10开启让机(燃)油通过,然后从螺密板出油孔14进入润滑副,保护发动机,降低压力,保护滤清器。过滤后的机(燃)油经导流管4从螺密板出油口进入润滑副。机(燃)油通过导流管4时推动叶轮5旋转,叶轮5带动隔污板7缓慢旋转,当冲洗口15与滤芯下端盖6的孔对齐时,过滤瓷芯3腔内压力迅速降低,拦截在滤芯内壁的杂质在过滤瓷管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从瓷管管壁上脱落,被进油口进来的油带至滤清器底部的集污腔内,达到清洗管壁的目的。支撑弹簧片8防止油污反流,使油污沉淀在壳体底部。在滤清器底部安装由继电器控制的常闭式电磁阀9,发动机运行一定的时间后电磁阀开启,排放底部的杂质。叶轮5带动隔污板7旋转,轮流清洗过滤瓷芯3,电磁阀定期开启排放油污,如此反复工作,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若干过滤瓷芯(3)固定设置在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之间,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上设有与过滤瓷芯(3)对应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瓷芯(3)的内腔相连通;外壳(11)内还设有导流管(4),导流管(4)顶部与滤芯上端盖(2)相连接,导流管(4)内设有叶轮(5),滤芯下端盖(6)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隔污板(7),叶轮(5)与隔污板(7)同轴连接,隔污板(7)上设有径向排列的冲洗口(15);外壳(11)底部设有集污腔,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若干过滤瓷芯(3)固定设置在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之间,滤芯上端盖(2)和滤芯下端盖(6)上设有与过滤瓷芯(3)对应的通孔,通孔与过滤瓷芯(3)的内腔相连通;外壳(11)内还设有导流管(4),导流管(4)顶部与滤芯上端盖(2)相连接,导流管(4)内设有叶轮(5),滤芯下端盖(6)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隔污板(7),叶轮(5)与隔污板(7)同轴连接,隔污板(7)上设有径向排列的冲洗口(15);外壳(11)底部设有集污腔,集污腔底部设有排污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口(16)处设有常闭式电磁阀(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和滕斌左新峰李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永华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