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66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用于松、紧螺栓的工作套筒,所述工作套筒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与立柱相连的电池座组,所述电池座组包括多个沿立柱轴向方向相叠设置的电池座,每个电池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后形成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电路上设置有防止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或放电的隔离二极管,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电池组的电路通断的启动开关,在电池组向电机供电,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工作套筒转动。这样既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满足施工作业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
本技术铁路扳手的
,具体涉及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
技术介绍
铁路钢轨是铁路线路组成的基本要素,而钢轨的联结和锚固需要大量的螺栓。对螺栓的作业是铁路建设与日常维护是非常繁复的工作。现在施工大量使用的各种内燃螺栓扳手和普通电动扳手等,但由于机器重量重、废气噪音污染、外接电源影响移动、携带不方便等。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385669A)公开了一种立式单锂电扳手,包括主机壳和手柄,主机壳内设有电机组件和冲击传动组件,且冲击传动组件位于电机组件的底部;立式单锂电扳手还包括锂电池组件,锂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包座和锂电池包,锂电池包通过滑动副和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包座内。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电源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锂电池包通过滑动副和锁定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包座内,因此,其锂电池包被包裹在电池包座内,这样设计使得锂电池包容量受限,只能与电池包座空间相匹配,同时,如果电池包座空间过大,使得立式单锂电扳手较重,使得施工人员使用时需要消耗过多的体力,不利于施工人员作业,如果电池包座空间较小,使得立式单锂电扳手受锂电池容量的限制经常不能满足作业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满足施工作业量的要求的的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用于松、紧螺栓的工作套筒,所述工作套筒下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与立柱相连的电池座组,所述电池座组包括多个沿立柱轴向方向相叠设置的电池座,每个电池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后形成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电路上设置有防止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或放电的隔离二极管,所述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电池组的电路通断的启动开关,在电池组向电机供电,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工作套筒转动。本技术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操作人员手持手柄按动启动开关,电池组给电机供电驱动工作套筒工作,通过工作套筒对螺栓进行松、紧操作,这样设计,更加方便,同时,设计多个电池座组,增加电池数量以增大电池容量满足施工作业量;将电池座叠加在立柱上,让手柄与电池的重心都在中轴线上,这样既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满足施工作业量的要求,另外,利用隔离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原理,对电池之间的电压的导通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电池组的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放电。进一步,所述电池座为两个,两个电池座沿立柱径向方向呈180°分布。这样设计,使得三个电池均布在立杆的两侧,使得电池的重心置于立杆中轴线上,起到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电池座为三个,三个电池座沿立柱径向方向呈120°圆周分布。这样设计,使得三个电池均布在立杆的周侧,使得电池的重心置于立杆中轴线上,起到稳定的作用。进一步,所述工作套筒与电机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冲击头,所述工作套筒套接在冲击头底部,所述工作套筒上设置有用于正对螺栓的筒口。实际操作中,通过筒口对准螺栓,再启动冲击头,冲击头带动螺栓旋转实现对螺栓的松紧操作,同时,设计筒口也是对螺栓进行定位,方便取出螺栓。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换向开关,所述换向开关与电机连接。当冲击头正转时,是对螺栓进行紧固在钢轨上,当需要取出螺栓时,就需要冲击头反转,这时,启动换向开关,通过换向开关改变电机的转向,使得冲击头反转从而实现取出螺栓。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工作套筒和电池组的重心置于立柱的中轴线上,使得冲击头在操作时,其重心稳固,不会左右摇晃,这样就使得操作人员不用太费力的去稳扶着手柄,从而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本技术是采用立柱和手柄进行配合,使得操作人员站立既可操作冲击传动组件,也无需像市面上手握式结构的锂电扳手,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时在大量弯腰与直立移动中消耗体力。2、本技术中的两个或三个电池座叠加在立柱上,相对呈180°分布或120°圆周分布,这样设计,既能够满足锂电扳手的用电量,也能保证其两个或三个电池的重心置于立柱中轴线上,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手柄1、换向开关2、启动开关3、立柱4、电池座组5、第一电池座51、第二电池座52、第三电池座53、电池组6、第一电池61、第二电池62、第三电池63、隔离二极管7、电机8、冲击头9、工作套筒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3,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包括立柱4,立柱4顶部设置有手柄1,立柱4底端设置有用于松、紧螺栓的工作套筒10,工作套筒10下部设置有电机8;电机8上方设置有与立柱4相连的电池座组5,电池座组5包括多个沿立柱4轴向方向相叠设置的电池座,每个电池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池,多个电池并联后形成电池组6,电池组6的电路上设置有防止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或放电的隔离二极管7,手柄1上设置有用于启闭电池组6的电路通断的启动开关3,在电池组6向电机8供电,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工作套筒10转动。操作人员手持手柄1按动启动开关3,电池组6给电机8供电驱动工作套筒10工作,通过工作套筒10对螺栓进行松、紧操作,这样设计,更加方便,同时,设计多个电池座组5,增加电池数量以增大电池容量满足施工作业量;将电池座叠加在立柱4上,让手柄1与电池的重心都在中轴线上,这样既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满足施工作业量的要求,另外,利用隔离二极管的单向导通原理,对电池之间的电压的导通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电池组6的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放电。在本实施中,电池座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电池座51、第二电池座52和第三电池座53座53,其中第一电池座51和第三电池座53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电池座51和第三电池座53与第二电池座52中每相邻两个电池座沿立杆径向方向呈120°圆周分布。这样设计,使得三个电池均布在立杆的两侧,使得电池的重心置于立杆中轴线上,起到稳定的作用。同时,第一电池座51、第二电池座52和第三电池座53上均设置有接电端,三个接电端并联,第一电池座51卡接有与接电端相连的第一电池61,第二电池座52卡接有与接电端相连的第二电池62,第三电池座53卡接有与接电端相连的第三电池63,进而使得第一电池61、第二电池62和第三电池63并联,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将第一电池61、第二电池62和第三电池63进行并联。其中,工作套筒10与电机8的转轴之间设置有冲击头9,工作套筒10套接在冲击头9底部,工作套筒10上设置有用于正对螺栓的筒口;实际操作中,通过筒口对准螺栓,再启动冲击头9,冲击头9带动螺栓旋转实现对螺栓的松紧操作,同时,设计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包括立柱(4),所述立柱(4)顶部设置有手柄(1),所述立柱(4)底端设置有用于松、紧螺栓的工作套筒(10),所述工作套筒(10)下部设置有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上方设置有与立柱(4)相连的电池座组(5),所述电池座组(5)包括多个沿立柱(4)轴向方向相叠设置的电池座,每个电池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后形成电池组(6),电池组(6)的电路上设置有防止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或放电的隔离二极管(7),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6)的电路通断的启动开关(3),在电池组(6)向电机(8)供电,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工作套筒(10)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叠加的立式锂电扳手,包括立柱(4),所述立柱(4)顶部设置有手柄(1),所述立柱(4)底端设置有用于松、紧螺栓的工作套筒(10),所述工作套筒(10)下部设置有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8)上方设置有与立柱(4)相连的电池座组(5),所述电池座组(5)包括多个沿立柱(4)轴向方向相叠设置的电池座,每个电池座上可拆卸连接有电池,所述多个电池并联后形成电池组(6),电池组(6)的电路上设置有防止电池之间相互充电或放电的隔离二极管(7),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6)的电路通断的启动开关(3),在电池组(6)向电机(8)供电,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工作套筒(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洪军金永日孙启孙元文齐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铸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