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62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扶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扶手吸附后容易脱落的问题。本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处均设置有吸盘且吸盘部分伸出所述连接口,自动扶手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触发件,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吸盘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在触发件被触发后驱动所述吸盘向所述连接口内移动,并使所述外壳两端的端面分别紧压在对应的吸盘上。本自动扶手具有吸附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扶手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涉及一种自动扶手,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的能自动固定的自动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各类扶手都是通过螺钉固定等方式牢牢地固定在墙壁或者地板或者其它可以固定的地方,这些固定扶手被固定时,往往要破坏墙面,固定后不宜移动,拆装较为不便。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便捷式扶手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920670661.3;其公告号为:CN209904601U),该便捷式扶手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中部为手持部,外壳体的两端设有圆形扩大部,圆形扩大部上端安装有翻转按钮,圆形扩大部底端安装有吸盘,圆形扩大部内部安装有弹簧,翻转按钮通过连杆穿过弹簧连接吸盘,弹簧一侧固定在连杆吸盘端,另一侧卡在壳体扩大部分的顶壁,翻转按钮翻转时通过拉动连杆来压缩弹簧,加大吸盘与所系平面之间的负压吸引力。该便携式扶手使用时,将吸盘朝向墙面的方向将扶手按压到墙面,使得吸盘被压平,减少吸盘内的空气,再分别翻转上端的两个翻转按钮,使得吸盘被向远离墙体的方向拉出,增大吸盘与墙体之间的空腔,进而增大吸盘两侧的压差,使得扶手在空气压力下牢牢地固定在墙体上。但是,上述便捷式扶手在使用时,需要用户一只手将壳体按压在墙面上,防止扶手在操作过程中滑动或脱落,用另一只手依次翻转上端的两个翻转按钮来实现吸盘牢牢吸住墙面,而在翻转其中一个翻转按钮的过程中,因壳体两端受力不均,容易使壳体出现倾斜,进而使吸盘的移动方向倾斜,如果吸盘的被拉出距离较大时,会出现吸盘一侧拉出距离大于另一侧的情况,进而导致吸盘与墙面之间漏气而使吸盘吸附力减弱,同时,仅仅依靠吸盘吸附在墙体上的方式,在长期使用后极易出现吸盘吸附力下降而使扶手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扶手,解决了现有扶手吸附后容易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口,两个所述连接口处均设置有吸盘且吸盘部分伸出所述连接口,其特征在于,自动扶手还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触发件,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外壳内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吸盘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在触发件被触发后驱动所述吸盘向所述连接口内移动,并使所述外壳两端的端面分别紧压在对应的吸盘上。本自动扶手在使用时,用户一只手手持外壳的中部,将位于外壳同一侧的两个连接口朝向墙面按下,部分伸出连接口的吸盘被压扁,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气被挤出,内侧气压减小。由触发件触发来使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的传动来带动吸盘和外壳相向移动。因吸盘已经吸附在墙面上,无法大幅度地移动,所以,驱动电机的工作会使吸盘小幅度地向外壳方向移动,增大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减小气压,使得吸盘内外的压差增大,吸盘吸附更牢。同时,外壳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向吸盘方向移动,并使外壳位于连接口处的端面将吸盘紧紧压在墙面上,使得吸盘边沿与墙面结合得更紧密,不会漏气,即便长期使用也不容易脱落。在本自动扶手的使用过程中,仅需触发外壳上的触发件即可由驱动电机自动驱动吸盘的动作,无需用户手动施加作用力,在吸附的过程中,整个外壳移动稳定,不易发生受力不均和倾斜的情况,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而导致吸盘单侧漏气的情况。同时,通过外壳端面压紧吸盘能更好地保证吸盘和墙面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气,进而保证吸盘在长期使用后仍能保持足够的吸附力,不易脱落。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吸盘处连接有能检测吸盘上远离所述外壳一侧气压的气压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能在所述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设定值时驱动所述吸盘向所述外壳内移动。为了应对因墙面不平整或者其它因素而导致吸盘漏气的情况,本自动扶手上增设一气压传感器来检测吸盘和墙面之间的气压,当因漏气导致气压上升时,驱动电机可自动工作,进一步拉动吸盘小幅度形变以增大吸盘和墙面之间的空间,减小气压,保证自动扶手能稳定地固定在墙面上,不会脱落。具体的气压设定值可根据实际实验获取,例如该气压值可为0~50kPa中的一个数值,如20kPa。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吸盘包括呈圆盘状的主体以及呈长杆状的杆部,所述杆部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固定在主体上,所述气压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杆部和主体之间,所述主体上与所述气压传感器位置对应处贯穿开设有通孔。将气压传感器设置在杆部和主体之间,通过通孔来检测吸盘一侧的气压,能避免外界气压的影响,检测结果更准确,配合驱动电机的自动工作,能更好地实现自动扶手的固定,稳定性和可靠性好。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一、螺母一、螺母二、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螺杆一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驱动电机能驱动所述螺杆一周向转动,所述螺杆一两端外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母一和螺母二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一两端的外侧,所述连杆一的一端与螺母一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铰接,所述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螺母二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铰接。通过螺杆一两端外侧方向相反的螺纹来带动螺母一和螺母二相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两者相向移动时,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能推动吸盘向外壳内移动,因吸盘的移动时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的同时作用,使得吸盘受力均匀,移动稳定,能避免因移动倾斜而单侧漏气的情况,保证了吸盘吸附墙面的稳定性。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传动机构处还固定有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来限制传动机构的极限位置,避免驱动电机工作过度。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壳内的螺杆二以及螺纹连接在螺杆二外侧的螺母三,所述螺杆二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吸盘的移动方向相一致,所述驱动电机能驱动所述螺杆二周向转动,所述螺母三与所述吸盘固定。驱动电机工作时,螺杆二周向转动,因螺母三与吸盘固定,则螺母三不会发生周向转动而是沿着螺杆二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吸盘沿着螺杆二的轴向移动,由螺杆二作为导向,使得吸盘的移动更稳定。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触发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按钮。自动扶手的工作可由用户手动按下外壳上的按钮来实现启动控制,使用方便。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触发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用户的手是否遮挡,也可用于检测靠近墙面的情况,均可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动。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助推弹簧,所述助推弹簧一端抵靠在所述外壳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吸盘上,所述吸盘在所述助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具有向外壳内移动的趋势。设置助推弹簧来为吸盘吸附墙面的动作提供助力,减少驱动电机的负荷,使得驱动电机的工作能更稳定。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上还连接有能为所述驱动电机供电的供电单元。电能是使用较为方便的能源,能为驱动电机的工作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外壳上还连接有状态指示灯。通过状态指示灯能及时了解自动扶手的情况,避免扶手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下使用,提高安全性。在上述的自动扶手中,所述连接口和吸盘均呈圆形,且吸盘的直径大于连接口的直径。两者均为圆形且吸盘的直径大于连接口的直径,使得外壳将吸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口(1a),两个所述连接口(1a)处均设置有吸盘(2)且吸盘(2)部分伸出所述连接口(1a),其特征在于,自动扶手还包括驱动电机(3)以及触发件(4),所述驱动电机(3)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吸盘(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能在触发件(4)被触发后驱动所述吸盘(2)向所述连接口(1a)内移动,并使所述外壳(1)两端的端面分别紧压在对应的吸盘(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扶手,包括呈把手状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两端均具有连接口(1a),两个所述连接口(1a)处均设置有吸盘(2)且吸盘(2)部分伸出所述连接口(1a),其特征在于,自动扶手还包括驱动电机(3)以及触发件(4),所述驱动电机(3)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吸盘(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能在触发件(4)被触发后驱动所述吸盘(2)向所述连接口(1a)内移动,并使所述外壳(1)两端的端面分别紧压在对应的吸盘(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处连接有能检测吸盘(2)上远离所述外壳(1)一侧气压的气压传感器(5),所述驱动电机(3)能在所述气压传感器(5)检测到的气压值高于设定值时驱动所述吸盘(2)向所述外壳(1)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包括呈圆盘状的主体(2a)以及呈长杆状的杆部(2b),所述杆部(2b)沿所述主体(2a)的轴向固定在主体(2a)上,所述气压传感器(5)固定在所述杆部(2b)和主体(2a)之间,所述主体(2a)上与所述气压传感器(5)位置对应处贯穿开设有通孔(2c)。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杆一(6)、螺母一(7)、螺母二(8)、连杆一(9)和连杆二(10),所述螺杆一(6)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驱动电机(3)能驱动所述螺杆一(6)周向转动,所述螺杆一(6)两端外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母一(7)和螺母二(8)分别螺纹连接在螺杆一(6)两端的外侧,所述连杆一(9)的一端与螺母一(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吸盘(2)铰接,所述连杆二(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泓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