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7407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卤水库卤水和脱硝处理过的低芒盐水经化盐工序去除天然有机物杂质;去除杂质的化工品自流经过马槽过程中投放精制剂去除一些杂质离子后送至DrM过滤器;过滤后的精盐水送至离子膜工段,经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产生32%成品烧碱、氢气、氯气和淡盐水;淡盐水经过脱氯塔进行脱氯反应,脱出氯气后再进入脱硝塔反应生成芒硝和低芒盐水,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离子膜电槽电解后产生的废料再利用,提高对盐泥的利用率,且采用盐泥制作生态水泥,有效提高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碱制备
,具体为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烧碱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烧碱的需求量大,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在制备过程中有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其中离子膜交换法是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但是,现有的离子膜烧碱制备过程中对于精盐反应后的淡盐水使用不够充分;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离子膜烧碱制备过程中对于精盐反应后的淡盐水使用不够充分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卤水库卤水和脱硝处理过的低芒盐水经化盐工序去除天然有机物杂质;步骤二:去除杂质的化工品自流经过马槽过程中投放精制剂去除一些杂质离子后送至DrM过滤器,滤出盐泥;步骤三:过滤后的精盐水送至离子膜工段,经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产生32%成品烧碱、氢气、氯气和淡盐水;步骤四:淡盐水经过脱氯塔进行脱氯反应,脱出氯气后再进入脱硝塔反应生成芒硝和低芒盐水,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步骤五:氯气经干燥、压缩后送液氯工序液化,生产液氯;步骤六:氢气经干燥、压缩送气柜贮存,送用氢部门使用。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离子交换膜电槽采用复极式电解槽,电解槽的总电压为各个单元电解槽的电压之和,电路中各台电解槽并联,发生电解反应,电解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调节电解槽温度小于88度;烧碱电耗小于2300KWh;总管氢气压力小于2.7mH2O;总管氯气压力小于2.3mH2O,复极式离子交换膜电槽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有效提高机器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32%成品碱主要指标为:氢氧化钠%≥32%、氯化钠%≤0.004%,生成的32%成品碱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的干燥采用82%浓度的浓硫酸对氯气进行干燥,在硫酸与湿氯气接触后,通过82%浓度的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分。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的干燥采用氧化钙,反应式为:CaO+H2O=Ca(OH)2。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脱氯同时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进行高效脱氯,酸性盐水中氯气溶解度随pH值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淡盐水在脱氯前必须进行加酸处理,反应式为:Cl2+H2==HCl+HclO;鉴于淡盐水中的游离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还原物质如亚硫酸钠等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除去氯,反应式为:Cl2+NaSO3+2NaOH==NaSO4+2NaCl+H2O。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盐泥投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压滤后会进一步滤出部分盐水,将该盐水投入化盐工步再利用,提高对盐泥的利用率,过滤后的盐泥投入氯化钙用于生产生态水泥供相关部门使用。优选的,所述物理法具体采用空气吹除法,空气吹除法是利用鼓风机将大量的空气通人淡盐水中,与淡盐水充分混合接触,破坏气液界面的平衡浓度,使液相溶解的氯气转移到气相中,并由空气带走,从而达到脱氯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离子交换膜电槽进行电解制备烧碱,烧碱质量高成品烧碱,可满足化纤、制药等行业对高纯烧碱的质量要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离子膜烧碱法能耗低,有效节能,降低成本;3、本专利技术在淡盐水进行脱氯时采用化学法和物理法同步使用,有效提高淡盐水的脱氯效果;4、本专利技术对于离子交换膜电槽进行电解制备烧碱所生成的氢气和氯气进行干燥与压缩处理后;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提高利用率;6、本专利技术对于盐泥进行压滤进一步滤出的盐水再次投入到化盐工步,多出的盐泥加入氯化钙用于生产生态水泥供相关部门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过程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淡盐水脱氯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盐泥处理后再利用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卤水库卤水和脱硝处理过的低芒盐水经化盐工序去除天然有机物杂质;步骤二:去除杂质的化工品自流经过马槽过程中投放精制剂去除一些杂质离子后送至DrM过滤器,滤出盐泥;步骤三:过滤后的精盐水送至离子膜工段,经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产生32%成品烧碱、氢气、氯气和淡盐水;步骤四:淡盐水经过脱氯塔进行脱氯反应,脱出氯气后再进入脱硝塔反应生成芒硝和低芒盐水,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提高利用率;步骤五:氯气经干燥、压缩后送液氯工序液化,生产液氯;步骤六:氢气经干燥、压缩送气柜贮存,送用氢部门使用。进一步,步骤三中的离子交换膜电槽采用复极式电解槽,电解槽的总电压为各个单元电解槽的电压之和,电路中各台电解槽并联,发生电解反应,电解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调节电解槽温度小于88度;烧碱电耗小于2300KWh;总管氢气压力小于2.7mH2O;总管氯气压力小于2.3mH2O,复极式离子交换膜电槽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有效提高机器使用寿命。进一步,步骤三中的32%成品碱主要指标为:氢氧化钠%≥32%、氯化钠%≤0.004%,生成的32%成品碱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进一步,步骤五中的干燥采用82%浓度的浓硫酸对氯气进行干燥,在硫酸与湿氯气接触后,通过82%浓度的浓硫酸吸收氯气中的水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卤水库卤水和脱硝处理过的低芒盐水经化盐工序去除天然有机物杂质;/n步骤二:去除杂质的化工品自流经过马槽过程中投放精制剂去除一些杂质离子后送至DrM过滤器,滤出盐泥;/n步骤三:过滤后的精盐水送至离子膜工段,经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产生32%成品烧碱、氢气、氯气和淡盐水;/n步骤四:淡盐水经过脱氯塔进行脱氯反应,脱出氯气后再进入脱硝塔反应生成芒硝和低芒盐水,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n步骤五:氯气经干燥、压缩后送液氯工序液化,生产液氯;/n步骤六:氢气经干燥、压缩送气柜贮存,送用氢部门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卤水库卤水和脱硝处理过的低芒盐水经化盐工序去除天然有机物杂质;
步骤二:去除杂质的化工品自流经过马槽过程中投放精制剂去除一些杂质离子后送至DrM过滤器,滤出盐泥;
步骤三:过滤后的精盐水送至离子膜工段,经离子交换膜电槽电解产生32%成品烧碱、氢气、氯气和淡盐水;
步骤四:淡盐水经过脱氯塔进行脱氯反应,脱出氯气后再进入脱硝塔反应生成芒硝和低芒盐水,对电解后残存的淡盐水进行脱氯脱硝后生成低芒盐水可以再次用于化盐工步;
步骤五:氯气经干燥、压缩后送液氯工序液化,生产液氯;
步骤六:氢气经干燥、压缩送气柜贮存,送用氢部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离子交换膜电槽采用复极式电解槽,电解槽的总电压为各个单元电解槽的电压之和,电路中各台电解槽并联,发生电解反应,电解反应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
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调节电解槽温度小于88度;烧碱电耗小于2300KWh;总管氢气压力小于2.7mH2O;总管氯气压力小于2.3mH2O,复极式离子交换膜电槽在使用结束后及时关闭有效提高机器使用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分之三十二离子膜烧碱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32%成品碱主要指标为:氢氧化钠%≥32%、氯化钠%≤0.004%,生成的32%成品碱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玖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