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706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切削液收集装置、管式膜系统、循环罐、多级RO系统、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产水罐、硫酸罐、RO浓液罐、常温蒸发系统、油水浓液罐、破乳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种有机膜实现含油废水和含盐废水的有效分离,全程纯物理分离,废水氮磷零排放,氨氮回收制备硫酸铵产品,氨氮利用率达90%以上,不添加任何药剂实现乳化油含油率达95%以上,实现乳化油的可利用,出水达标回用,危废减量可达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切削液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及废切削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机械加工工业在车、磨、削、轧等加工过程中,普遍使用切削液来冷却、润滑、清洗、防锈,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由于废切削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损害,因此废切削液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归类为HW09危险废物,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目前处理废切削液工艺多采用常规的物化方法结合生化处理,这种常规的技术路线处理工段繁琐、成本高,处理后的废液达不到排放要求,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浮渣及污泥。也有少数工艺采用特殊膜设备法进行处理,但大多工艺不完整,后续仍需要常规物化、生化等手段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回收处理问题,且常规物化处理成本高;也有直接采用蒸发浓缩处理的工艺,但由于成本较高,出水不达标,易结垢,难以得到推广。上述处理方法均无法实现只靠物化处理即可有效处理废切削液至达标排放,同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CN108865400A一种切削废液再生回用处理装置及工艺,切削废液回收装置包括:用于使微米级油滴凝聚成大粒径油滴的分子碰撞凝聚反应腔体、用于除去大粒径油滴及颗粒物的分离模块及用于杀菌及性能修复处理的紫外光催化氧化模块。处理工艺耦合了分子碰撞凝聚技术、异相油污分离及颗粒物去除技术和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三者的作用,除去切削废液中的机械加工污油,改善发黑发臭现象。其同样是利用了物化和生化手段结合处理切削废液,且并未针对性解决油水分离,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有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废切削废液处理不能仅通过物理方法实现油水有效分离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采用特种膜实现油水分离,油经过高温浓缩破乳后用于乳化油的再生,水经过全膜工艺后达标排放,而水中的氨氮则经过脱氨膜的处理,用作肥料原料,废水氨氮零排放,从而实现废切削液资源化、减量化应用,工艺整体危废减量化可达98%以上,回收的乳化液含油率达到9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废切削液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废切削液收集装置、管式膜系统、循环罐、多级RO系统、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产水罐、硫酸罐、RO浓液罐、常温蒸发系统、油水浓液罐、破乳系统,所述切削液收集装置与管式膜系统的进液端相连接,管式膜系统的出液端分别与循环罐和油水浓液罐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循环罐的出液端与RO系统进液连接,RO系统的出水端与准备罐进液端连接,RO系统的浓液端与RO浓液罐进液端连接,所述准备罐、过滤器、脱氨膜系统和产水罐依次连接,硫酸罐与脱氨膜系统连接,所述油水浓液罐与破乳系统依次连接,破乳系统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连接,所述RO浓液罐与常温蒸发系统连接,常温蒸发系统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中管式膜系统一端连接切削液收集装置,对切削液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实现切削废乳液中含盐的废水与含油的乳液的分离。其中管式膜系统排浓方式(排放含有乳液至油水浓液罐)设有在线排浓跟离线排浓两种。RO系统排浓方式也设有在线排浓跟离线排浓两种。废水进入循环罐,通过RO水处理系统进行脱盐处理和COD去除处理,处理后的废水部分继续进入过滤系统,通过过滤器去除表面活性物质,通过脱氨膜系统将废水中的氨氮吸收转化为硫酸铵产品,实现了切削废液中氨氮的有效分离,脱氨后出水也实现了废水中氨氮的零排放,可以自然达标排放或者回用于加水工段。另一方面,RO水处理系统出来的浓缩废液收集至RO浓液罐,通过常温增发结晶,蒸发产生出水可以进一步回收到切削液收集装置循环处理,蒸发后的固体部分则作为危废处理尾料,送至具备资质的单位综合利用,实现了废弃物质零排放。含油乳液部分则可以通过破乳系统进行物化处理,在85℃以上进行高温破乳处理,进一步实现油品部分和水的分离,出水冷却后同样可以回用至切削液收集装置,参与循环回收,而油品部分经抽油泵送入吨桶/铁桶,送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处理系统均为物化处理方法,采用分级浓缩,将乳化油跟盐分实现有效分离,危废减量达98%以上,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药剂实现回收乳化油含油率达95%以上,结合蒸发和脱氨膜的应用,将废切削液中络合的氨氮有效分离,实现废水氮磷零排放。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为柱状活性炭,可以增加水质的表面张力,提高对表面活性物质的去除效果。优选地,所述管式膜系统为有机管式膜,膜孔径为20~50nm,且管式膜系统的运行压力0.1~0.5MPa。例如膜孔径可以为20nm、30nm、40nm或50nm;管式膜系统的运行压力可以0.1MPa、0.35MPa、0.45MPa或0.5MPa。常规的管式膜多采用碳化硅膜或陶瓷膜,一般孔径较大,在50nm以上,且孔径均一,均匀对称,不能很的实好现切削废液中乳液废水和含盐废水的有效分离,且出水分离效果不稳定,不利于后续的含盐废水和含油废水的后续处理。本专利技术优选膜孔径为20~50nm的有机膜,该有机膜亲水不亲油,膜孔径不均一且非均匀对称,可有效实现对油滴及乳化油滴的有效截留,较好实现油水分离,出水水质清澈透明。管式膜的运行压力是实现油水分离的关键,运行压力过大可能会对管式膜(复合膜)造成损伤,减短膜的使用寿命,运行压力过小会减小物料与膜层的错流速度,影响物料的分离效率,因此本申请优选管式膜的处理压力为0.1~0.5MPa,优选为0.4~0.5MPa。为了更好的保护有机管式膜,避免金属杂质等对膜表面的损伤,管式膜系统进膜前配有管道过滤器,过滤器孔径为20~100um。优选地,所述有机管式膜为聚偏氟乙烯膜,膜孔径为20~30nm,该材质耐酸碱,污堵后容易通过合理的酸碱洗恢复通量且不损坏膜材质。优选地,所述有机管式膜的模孔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孔,更容易将污堵物质截留在膜孔表面,不易污堵且易于清洗恢复。优选地,所述多级RO系统的运行压力为0.5~2MPa。多级RO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影响对含盐废水的脱盐率/产水率,本专利技术的多级RO系统的运行压力控制在0.5~2MPa内,通过逐级递减运行压力,逐步实现COD、盐分、NP物质的有效去除。优选地,所述脱氨膜系统为3~4级脱氨膜单元组成,脱氨膜材质为PP中空纤维疏水膜。PP中空纤维膜具有耐酸碱、耐高低温,耐微生物侵袭、抗氧化性等特点,疏水效果优于其他膜材质,且不容易断丝,气液传质效率高。优选地,所述脱氨膜系统的吸收液硫酸浓度为30~60%。吸收液硫酸酸度过高,高度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且吸收过程为放热过程,对膜的损伤不可逆;吸收液硫酸酸度过低,吸收的硫酸铵溶液浓度较低,直接利用价值和处置成本较高。在本专利技术的脱氨膜系统中进一步优选进液硫酸浓度为30~40%。脱氨膜硫酸稀释氨氮废水生产硫酸铵溶液,其中硫酸铵后续可结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切削液收集装置(1)、管式膜系统(2)、循环罐(3)、多级RO系统(4)、准备罐(5)、过滤器(6)、脱氨膜系统(7)、产水罐(8)、硫酸罐(9)、RO浓液罐(10)、常温蒸发系统(11)、油水浓液罐(12)、破乳系统(13),/n所述切削液收集装置(1)与管式膜系统(2)的进液端相连接,管式膜系统(2)的出液端分别与循环罐(3)和油水浓液罐(12)的进液端相连接,/n所述循环罐(3)的出液端与RO系统(4)进液连接,RO系统(4)的出水端与准备罐(5)进液端连接,RO系统(4)的浓液端与RO浓液罐(10)进液端连接,/n所述准备罐(5)、过滤器(6)、脱氨膜系统(7)和产水罐(8)依次连接,硫酸罐(9)与脱氨膜系统(7)连接,/n所述油水浓液罐(12)与破乳系统(13)依次连接,破乳系统(13)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1)连接,/n所述RO浓液罐(10)与常温蒸发系统(11)连接,常温蒸发系统(11)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切削液收集装置(1)、管式膜系统(2)、循环罐(3)、多级RO系统(4)、准备罐(5)、过滤器(6)、脱氨膜系统(7)、产水罐(8)、硫酸罐(9)、RO浓液罐(10)、常温蒸发系统(11)、油水浓液罐(12)、破乳系统(13),
所述切削液收集装置(1)与管式膜系统(2)的进液端相连接,管式膜系统(2)的出液端分别与循环罐(3)和油水浓液罐(12)的进液端相连接,
所述循环罐(3)的出液端与RO系统(4)进液连接,RO系统(4)的出水端与准备罐(5)进液端连接,RO系统(4)的浓液端与RO浓液罐(10)进液端连接,
所述准备罐(5)、过滤器(6)、脱氨膜系统(7)和产水罐(8)依次连接,硫酸罐(9)与脱氨膜系统(7)连接,
所述油水浓液罐(12)与破乳系统(13)依次连接,破乳系统(13)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1)连接,
所述RO浓液罐(10)与常温蒸发系统(11)连接,常温蒸发系统(11)的出水端与切削液收集装置(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膜系统为有机管式膜,膜孔径为20~50nm,且管式膜系统的运行压力0.1~0.5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管式膜为聚偏氟乙烯膜,膜孔径为20~3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废切削液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管式膜的模孔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辉王桂玉雷道军蒋胜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