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97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纸杯成型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工作台和旋转台,工作台和旋转台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硅油罐,硅油罐一端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伸至旋转台一旁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一端设有散喷式喷头、且电磁阀另一端设有光电开关,电磁阀其中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二者一端均连接有合流阀,合流阀一端连接有第三排油管,第三排油管插至工作台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喷洒均匀的自动化硅油喷洒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纸杯成型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产品包装用量的大量增加,特别是食品包装盒数量的急速提高,传统手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负担,为了将纸杯从传统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纸杯成型机,该纸杯成型机将平整纸片通过输送、涂胶、成型三个步骤制作成纸杯。纸杯所用的材质中,PET片材最为常见,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的聚合物,表面平滑而有光泽,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而硅油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因此在PET表面需要喷洒硅油对其起到辅助保护作用。行业中通常使用人力对PET表面进行硅油喷洒,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喷洒不均匀,同时也不满足纸盒成型机自动化加工的速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喷洒均匀的自动化硅油喷洒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和旋转台,工作台和旋转台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硅油罐,硅油罐一端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伸至旋转台一旁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一端设有散喷式喷头、且电磁阀另一端设有光电开关,电磁阀其中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二者一端均连接有合流阀,合流阀一端连接有第三排油管,第三排油管插至工作台内。旋转台用于旋转送入其中成型的纸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台一盘设置电磁阀,电磁阀朝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散喷式喷头,电磁阀背朝旋转台的一端设置光电开关,同时电磁阀分别通过进油管、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被固定于支架和工作台,当工人使用本产品时,拨动光电开光,硅油从固定于支架上的硅油桶内下落至进油管内,再有进油管流至电磁阀内,此时电磁阀内的硅油产生一定的压强,然后通过散喷式喷头向旋转中的纸杯进行喷射,待工人喷射完毕之后,调节光电开关,使进油管关闭,硅油从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汇聚至合流阀内,再由第三排油管排至工作台内,相对传统的手工喷硅油来讲,本产品喷洒的硅油都是固定位置且等量的,更加的高效和均匀,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最终达到了高效率、喷洒均匀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外壁布置有外螺纹,电磁阀于连接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一侧的相对侧连接有紧固杆,紧固杆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壁布置有内螺纹、通孔远离电磁阀的内壁设有松紧孔,松紧孔内壁布置有内螺纹,紧固杆一端设有调节紧固杆松紧的螺栓,螺栓插至松紧孔内并与之螺纹连接。由于喷头是通过进油管和排油管来固定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同时根据纸杯大小、高低的不同,硅油喷洒的位置也需要调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设置调节杆,在紧固杆上设置通孔,将通孔套至调节杆外,在调节杆外壁和通孔内壁设置螺纹,进一步增大二者的摩擦力,同时在通孔远离电磁阀的内壁设有松紧孔,松紧孔内壁设置内螺纹,将螺栓插至松紧孔内并与之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的紧固程度来调节电磁阀整体的高低,使得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纸杯进行喷洒,同时电磁阀上的散喷式喷头也被固定在调节杆上,不会产生晃动的情况,达到了喷洒位置可调节、喷洒更精确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管、第一排油管、第二排油管和第三排油管均采用橡胶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进油管、第一排油管、第二排油管和第三排油管均采用橡胶材质,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得更换更加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G点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阀和调节杆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工作台、3-旋转台、4-纸杯、5-支架、6-硅油罐、7-进油管、8-电磁阀、9-散喷式喷头、10-光电开关、11-第一排油管、12-第二排油管、13-合流阀、14-第三排油管、15-调节杆、16-紧固杆、17-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纸杯4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包括底座1、工作台2和旋转台3,工作台2和旋转台3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工作台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支架5,支架5上固定有硅油罐6,硅油罐6一端连接有进油管7,进油管7伸至旋转台3一旁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8,电磁阀8一端设有散喷式喷头9、且电磁阀8另一端设有光电开关10,电磁阀8其中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油管11和第二排油管12,第一排油管11和第二排油管12二者一端均连接有合流阀13,合流阀13一端连接有第三排油管14,第三排油管14插至工作台2内。底座1上设有调节杆15,调节杆15外壁布置有外螺纹,电磁阀8于连接第一排油管11和第二排油管12一侧的相对侧连接有紧固杆16,紧固杆16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壁布置有内螺纹、通孔远离电磁阀8的内壁设有松紧孔,松紧孔内壁布置有内螺纹,紧固杆16一端设有调节紧固杆16松紧的螺栓17,螺栓17插至松紧孔内并与之螺纹连接。进油管7、第一排油管11、第二排油管12和第三排油管14均采用橡胶材质。工作原理:在旋转台3一侧设置电磁阀8,电磁阀8朝旋转台3的一端设置散喷式喷头9,电磁阀8背朝旋转台3的一端设置光电开关10,同时电磁阀8分别通过进油管7、第一排油管11和第二排油管12被固定于支架5和工作台2,当工人使用本产品时,拨动光电开光,硅油从固定于支架5上的硅油桶内下落至进油管7内,再由进油管7流至电磁阀8内,此时电磁阀8内的硅油产生一定的压强,然后通过散喷式喷头9向旋转中的纸杯4进行喷射,待工人喷射完毕之后,调节光电开关10,使进油管7关闭,硅油从第一排油管11和第二排油管12汇聚至合流阀13内,再由第三排油管14排至工作台2内,相对传统的手工喷硅油来讲,本产品喷洒的硅油都是固定位置且等量的,更加的高效和均匀,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最终达到了高效率、喷洒均匀的目的。在底座1上设置调节杆15,在紧固杆16上设置通孔,将通孔套至调节杆15外,在调节杆15外壁和通孔内壁设置螺纹,进一步增大二者的摩擦力,同时在通孔远离电磁阀8的内壁设有松紧孔,松紧孔内壁设置内螺纹,将螺栓17插至松紧孔内并与之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17的紧固程度来调节电磁阀8整体的高低,使得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相应的纸杯4进行喷洒,同时电磁阀8上的散喷式喷头9也被固定在调节杆15上,不会产生晃动的情况,达到了喷洒位置可调节、喷洒更精确的目的。将进油管7、第一排油管11、第二排油管12和第三排油管14均采用橡胶材质,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得更换更加容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和旋转台,工作台和旋转台固定于底座上,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硅油罐,硅油罐一端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伸至旋转台一旁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一端设有散喷式喷头、且电磁阀另一端设有光电开关,电磁阀其中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二者一端均连接有合流阀,合流阀一端连接有第三排油管,第三排油管插至工作台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纸杯成型机上的硅油喷洒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台和旋转台,工作台和旋转台固定于底座上,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硅油罐,硅油罐一端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伸至旋转台一旁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一端设有散喷式喷头、且电磁阀另一端设有光电开关,电磁阀其中一侧连接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二者一端均连接有合流阀,合流阀一端连接有第三排油管,第三排油管插至工作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云王胜民付书仙韩先锋靳露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金成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