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及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88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及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属于化学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上设有可供玻璃棒搅拌通过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向上突起;下延伸盖,所述上盖体一端与下延伸盖连接;环形握持部,所述上盖体和下延伸盖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握持部;所述上盖体和下延伸盖均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装置可减少化学反应喷溅损失,尤其是可以减少对结果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标准溶液配置实验中的试剂损失带来的实验结果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及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及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标准物质(ReferenceMaterial,RM)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和材料,用于分析测试中的量值传递,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也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实行水质监测的基础。以铜、锌、铅、镉为例,其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监测参数,此类标准物质的准确配置对全国实验室的水质监测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形成完整的水质监测标准体系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此类标准物质的配制过程中,化学反应往往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反应试剂溅出往往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如使用稀硝酸溶解铜粉配置铜标准溶液时,铜粉与稀硝酸反应剧烈,反应溶液溅出往往导致结果偏差。目前,常用的常温或加热条件下试剂的反应容器有试管、烧杯和锥形瓶等。配置溶液时一般需要借助玻璃棒进行搅拌,反应完全后需要用少量溶剂对玻璃棒进行洗涤,洗涤液全部转入反应容器中。而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反应装置存在的问题有:(1)溅出损失。标准物质的配制需要精确定量,配制标准物质时称量的样品量少,常用的反应容器一般较小,但化学反应过程较为剧烈,可能导致反应试剂溅出、溅出液不易回收而产生结果误差,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2)不宜搅拌。铜、锌、铅、镉标准物质的配制过程中,化学反应一般过程缓慢,需要借用玻璃棒进行缓慢搅拌,常用的开口反应容器易导致样品溅出,封闭的反应容器导致化学反应不充分。(3)无法精确定量。常用的铜、锌、铅、镉标准物质的反应容器没有精确定量功能,反应完全后需要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复杂的操作过程大大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时间成本。在传统常用的反应容器基础上,人们对反应容器进行了改进,如申请号为201610517574.5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飞溅烧瓶,包括相互配接的上瓶体和下瓶体,以及独立设置的防溅架,上瓶体下边沿设有一圈环形凸沿且下瓶体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相配接的凹槽,防溅架上端设有能够与凸沿相配接的凹槽且下端设有能够与凹槽相配接的凸沿,防溅架正中设有一方便加液的入口且所述入口内环形阵列地排布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共同链接有一与防溅架同轴的柱状防溅块,防溅架下端设有一中空倒圆锥形的防溅套且防溅套下端设有一进液口。虽然该专利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防溅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1)下瓶体瓶口较小,不适宜固体试剂的转入;(2)不能进行持续搅拌以促进反应;(3)下瓶体内部的防溅块和防溅套表面喷溅的反应试剂不易清洗并回收到下瓶体;(4)反应溶液不能精确定量。因此,为减少此类标准物质配制过程中由于样品损失带来的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化学反应装置仍需要解决如下问题:(1)便于搅拌,使样品反应完全;(2)减少样品剧烈反应溅出带来的实验误差;(3)可以准确定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及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可减少化学反应喷溅损失,尤其是可以减少对结果准确度要求较高的标准溶液配置实验中的试剂损失带来的实验结果误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上设有可供玻璃棒搅拌通过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向上突起;下延伸盖,所述上盖体一端与下延伸盖连接;环形握持部,所述上盖体和下延伸盖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握持部;所述上盖体和下延伸盖均为中空结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为倒漏斗状。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延伸盖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外径为10mm,所述上盖体底端至开口底部的高度为2cm,所述环形握持部的宽度为10mm,所述下延伸盖的外径为10cm,高度为5cm。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外径为10mm,所述开口的高度为1cm,所述上盖体底端至开口底部的高度为6cm,所述环形握持部的宽度为10mm,所述下延伸盖的外径为10cm,高度为3c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包括所述的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反应容器、玻璃棒、经济洗瓶和喷洒洗瓶。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可正反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上,所述玻璃棒可穿过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伸入所述反应容器内进行搅拌,所述经济洗瓶可清洗玻璃棒和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所述喷洒洗瓶可清洗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内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洒洗瓶为挤压式洗瓶,喷洒洗瓶的喷嘴和螺旋盖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喷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直管,所述喷嘴靠近封闭的一端均匀开设有数个小孔,所述喷嘴位于喷洒洗瓶内部的长度与所述螺旋盖的高度相等。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的器壁上相对设有两组刻度,所述两组刻度相对于反应容器横截面的中心点对称。本技术还提供所述的制备标准物质用的精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待反应物Ⅰ置于所述反应容器内,将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放置于反应容器上,上盖体朝上,将玻璃棒穿过所述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伸入反应容器内,将待反应物Ⅱ沿玻璃棒缓慢加入反应容器内,并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步骤二:反应结束后,用经济洗瓶清洗玻璃棒并回收至反应容器中;步骤三:移出玻璃棒,将喷洒洗瓶的喷嘴从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的开口伸入,挤压喷洒洗瓶,对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内部进行清洗并回收至反应容器中;步骤四:手持环形握持部将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放置于反应容器上,下延伸盖朝上,使用经济洗瓶再次清洗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内部,并使用三点法确定最终定容液面,定容至所需体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针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样品喷溅损失容易导致实验误差的问题,同时利用三点定容的准确定量方法为溶液配置提供一种防喷溅损失的准确定量化学反应装置,有效解决了实验室内剧烈化学反应试剂喷溅导致的实验结果不准的问题,该装置具有体积轻盈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方便实验人员使用;同时该装置价格低廉、推广性强;该装置完全满足相关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玻璃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反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反应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技术的喷洒洗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喷洒洗瓶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搅拌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盖体(1),所述上盖体(1)上设有可供玻璃棒搅拌通过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向上突起;/n下延伸盖(2),所述上盖体(1)一端与下延伸盖(2)连接;/n环形握持部(3),所述上盖体(1)和下延伸盖(2)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握持部(3);/n所述上盖体(1)和下延伸盖(2)均为中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体(1),所述上盖体(1)上设有可供玻璃棒搅拌通过的开口,且所述开口向上突起;
下延伸盖(2),所述上盖体(1)一端与下延伸盖(2)连接;
环形握持部(3),所述上盖体(1)和下延伸盖(2)的连接处设有环形握持部(3);
所述上盖体(1)和下延伸盖(2)均为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1)为倒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伸盖(2)为两端开口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外径为10mm,所述上盖体(1)底端至开口底部的高度为2cm,所述环形握持部(3)的宽度为10mm,所述下延伸盖(2)的外径为10cm,高度为5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式喷溅液体回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外径为10mm,所述开口的高度为1cm,所述上盖体(1)底端至开口底部的高度为6cm,所述环形握持部(3)的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辉李昆张盼伟方登李争孔维玮万晓红刘晓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