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87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包括污水井、浮子开关、舱底水支管、弹性橡胶气囊、输气管道、控制电路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和舱底水支管设于污水井内,舱底水支管的下部端口作为吸水口,所述弹性橡胶气囊设于吸水口内,并通过输气管道支撑,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弹性橡胶气囊相连,另一端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浮子开关用于监测污水井液位,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充放气装置充放气,从而控制弹性橡胶气囊胀大以堵住吸水口或者使其缩小以解除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橡胶气囊密封性能好,具有自洁功能,可实现自动控制以及时防止空吸现象的发生,保证舱底水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辅助系统设计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船舶舱底水排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
技术介绍
一艘巨型豪华游轮可搭载近五千名乘客,其首要任务是保障邮轮安全、稳定地航行。因此,安全可靠的舱底水系统显得尤文重要。舱底水系统可以用来抽除船舶舱底积水(邮轮上主要为生活用水、甲板冲洗水、雨水等。主机辅机及管路设备漏油量相对较少),保证机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货完好无损,实现船舶稳定航行。另外,事故发生时,该系统也能将舱底水及时排出船舷外。即正常行驶时保持安全稳定,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损失。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采用总管式管路布置形式,通过截止止回阀控制舱底水的抽吸。由于豪华游轮体型庞大,舱底泵的扬程、流量为一般船舶的数倍,舱室众多,污水井分布广泛,平均每个舱底泵要管理多个污水井。其舱底水系统存在以下不足:如果同时抽吸几个舱室的舱底水,一旦某个舱室内舱底水被吸干或者一个管路上阀件发生泄漏,舱底水泵就会出现抽空的现象,导致其他舱室内舱底水无法抽吸。并且,豪华邮轮舱底水支管直径在50-250mm之间不等,污水井容积一般也只有2m3左右,而在机舱、轴隧等处所处的污水井内,泥沙、杂质较多,传统密封方式又不具备自洁能力,使得在吸口处安装防空吸装置具有一定的困难。已有的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241428.5,名称为一种矿用气动潜水泵防空吸保护阀的专利技术型专利,通过控制管道磁控开关使潜水泵停止工作,达到防空吸的目的。但是,豪华邮轮平均每个舱底泵管理多个污水井,绝对不允许仅个别吸口发生空吸而关闭整个泵组的现象发生。申请号为201810453029.3,名称为一种用于管道接口的智能气囊密封装置及监测方法的专利技术型专利,通过另设空气压缩机控制充放气,结构相对复杂,而一般船舶本身配有压缩空气系统,可实现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申请号为201910093114.8,名称为一种船舶吸水装置及船舶的专利技术型专利,利用空心漂浮部件在污水中的浮力大于重力的原理,将漂浮部件套设在吸水管的外周,漂浮部件可相对于吸水管上下浮动,以选择性封堵吸水口。但是,在大扬程舱底泵管理多个污水井并持续工作的前提下,当吸口封闭时,漂浮部件与吸水管所形成的封闭区域与其外部区域之间的压力差较大,仅靠浮力可能无法使漂浮部件及时上浮。并且,机舱或轴隧污水井底部含有较多泥沙和杂质,很可能因此无法形成密闭空间,导致防空吸装置失效。因此上述装置不适用于大型豪华邮轮舱底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防止空吸现象的发生,保证邮轮安全稳定地航行。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井、液位传感器、舱底水支管、弹性橡胶气囊、输气管道、控制器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污水井内,所述舱底水支管设于污水井内,舱底水支管的下部端口作为吸水口,所述弹性橡胶气囊设于吸水口内,并通过输气管道支撑,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弹性橡胶气囊相连,另一端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污水井液位,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充放气装置充放气,从而控制弹性橡胶气囊胀大以堵住吸水口或者缩小以放开吸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开关,所述控制器为控制电路,所述浮子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充放气装置的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充气电磁阀和船舶压缩空气源,所述充气管一端与输气管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充气电磁阀与船舶压缩空气源相连,所述充气电磁阀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放气装置包括设于输气管道端部并与输气管道相连的气缸、设于气缸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和驱动活塞杆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气缸与输气管道之间设有一级排气口,所述气缸侧壁中部设有通往外部的二级排气口,当活塞运动并紧贴输气管道一端的气缸端部时,活塞封闭一级排气口,当活塞向气缸另一端运动并紧贴端部时,一级排气口与二级排气口连通,向外部排气,所述伸缩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由设于输气管道内的两个圆形挡板构成,所述一级排气口为设于其中一块挡板中部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活塞靠一级排气口一侧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活塞与气缸壁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装置为电磁伸缩装置,具体结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动铁芯和设于壳体外的电磁线圈,所述动铁芯一端与活塞杆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壳体端部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电磁线圈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输气管道为硬质管道,输气管道通过水平方向的滑动支座安装在污水井上,在伸缩装置拉动活塞运动放气过程中,输气管道随着伸缩装置水平移动,使得泄气的弹性橡胶气囊偏离吸水口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管为弹性圆管,随着输气管道的运动而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弹性圆管的变形使得气缸内的活塞紧贴在一级排气口上保持密封。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座分为第一管夹滑动支座和第二管夹滑动支座,所述输气管道为阶梯型,由两个水平段通过一个竖直段相连组成,第一管夹滑动支座安装于污水井内输气管道的水平段,所述第二管夹滑动支座安装于污水井井口附近输气管道的水平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污水井内水位下降到下界限时,浮子开关内接点闭合,电磁阀打开,船舶压缩空气进入输气管道。电磁线圈通电,动铁芯通过活塞杆密封一级排气口的同时推动输气管道一端的气缸左侧挡板,使输气管道发生向左位移。橡胶垫圈封堵挡板中部的一级排气口,橡胶密封圈保证气密性及往复密封。此时,具有弹性的充气管受压发生弹性变形,形成对动铁芯的阻力并通过挡板将橡胶垫圈压实,防止漏气。当污水井内水位又上升到上界限时,电磁阀关闭,电磁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回位并通过活塞杆拉动输气管道一端的气缸右侧挡板,使输气管道发生向右位移,弹性橡胶气囊回归到靠近第一管夹滑动支座的位置。此时,弹性橡胶气囊中气体依次通过挡板的一级排气口、带滤网的二级排气口排出。通过弹性橡胶气囊选择性封堵舱底水支管的吸水口,达到防空吸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拆装,橡胶气囊密封性能好,具有自洁功能,可实现自动控制以及时防止空吸现象的发生,保证舱底水系统安全、有效运行。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空吸装置吸水口处于封闭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气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空吸装置吸水口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放气装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中:1-船舶压缩空气源,2-电磁阀,3-充气管,4-电磁线圈,5-复位弹簧,6-动铁芯,7-活塞杆,8-橡胶密封圈,9-二级排气口,10-挡板,11-橡胶垫圈,12-壳体,13-舱底水支管,14-第一管夹滑动支座,15-弹性橡胶气囊,16-浮标,17-控制电路,18-输气管道,19-第二管夹滑动支座,20-吸水口,21-污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井、液位传感器、舱底水支管、弹性橡胶气囊、输气管道、控制器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污水井内,所述舱底水支管设于污水井内,舱底水支管的下部端口作为吸水口,所述弹性橡胶气囊设于吸水口内,并通过输气管道支撑,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弹性橡胶气囊相连,另一端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污水井液位,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充放气装置充放气,从而控制弹性橡胶气囊胀大以堵住吸水口或者使其缩小以放开吸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豪华邮轮舱底水系统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井、液位传感器、舱底水支管、弹性橡胶气囊、输气管道、控制器和充放气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污水井内,所述舱底水支管设于污水井内,舱底水支管的下部端口作为吸水口,所述弹性橡胶气囊设于吸水口内,并通过输气管道支撑,所述输气管道的一端与弹性橡胶气囊相连,另一端与充放气装置相连,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污水井液位,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充放气装置充放气,从而控制弹性橡胶气囊胀大以堵住吸水口或者使其缩小以放开吸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为浮子开关,所述控制器为控制电路,所述浮子开关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充放气装置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装置和放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管、充气电磁阀和船舶压缩空气源,所述充气管一端与输气管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充气电磁阀与船舶压缩空气源相连,所述充气电磁阀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空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装置包括设于输气管道端部并与输气管道相连的气缸、设于气缸内的活塞、与活塞相连的活塞杆和驱动活塞杆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气缸与输气管道之间设有一级排气口,所述气缸侧壁中部设有通往外部的二级排气口,当活塞靠运动并紧贴输气管道一端的气缸端部时,活塞封闭一级排气口,当活塞向气缸另一端运动并紧贴端部时,一级排气口与二级排气口连通,向外部排气,所述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威刘众志袁成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