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一端开口、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的透明导管、进入导管内助力导管进入体内的导丝、导丝从导管抽出后进入导管内用于发光的光纤,所述光纤尾部间隔设置两个金属标记,所述导丝进入导管时从导管上端开口进入,导丝尾部与导管尾部平齐,光纤进入导管时从导管上的密封盖进入,所述密封盖上端设置有与注射器端部配合的注射口,注射口下端的密封盖内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中心设置有供注射液以及光纤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导管上端还设置有将光纤和导管相对位置固定的卡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准确的将光源导入光敏剂聚集的肿瘤部位,辅助肿瘤光动力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肿瘤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新疗法,包括光敏剂和可见光两种因素。将光敏剂注入患者体内后,会很快富集于肿瘤组织,再用特定波长的可见光(630nm激光)照射肿瘤病变组织,光敏剂在接受光能后会产生致死性的细胞毒剂(单态氧、自由基等),协同光热效应,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使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封闭使其营养枯竭,从而导致肿瘤组织坏死,坏死肿瘤组织释放的抗原又将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达到一定的抗复发、抗转移的免疫反应。但是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将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导入人体光敏剂富集的肿瘤部位,给医生的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准确的将光源导入光敏剂聚集的肿瘤部位,辅助肿瘤光动力治疗。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包括一端开口、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的透明导管、进入导管内助力导管进入体内的导丝、导丝从导管抽出后进入导管内用于发光的光纤,所述光纤尾部间隔设置两个金属标记,所述导丝进入导管时从导管上端开口进入,导丝尾部与导管尾部平齐,光纤进入导管时从导管上的密封盖进入,所述密封盖上端设置有与注射器端部配合的注射口,注射口下端的密封盖内设置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中心设置有供注射液以及光纤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导管上端还设置有将光纤和导管相对位置固定的卡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纤尾部设置的两个金属标记间隔3-5c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内壁均布有间隔设置有点状的金属标记,每两个相邻标记间隔5c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膜上的中心孔直径为0.8m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和导丝长度均为68cm。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开口端端部内外壁之间为圆弧过渡。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扣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扣筒,所述扣筒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弹簧和圆柱卡具,所述扣筒圆周上设置有卡孔Ⅰ,所述卡具圆周上设置有与卡孔Ⅰ对应的卡孔Ⅱ,所述光纤穿过卡孔Ⅰ以及卡孔Ⅱ,且卡具在弹簧作用下向外移动直至卡孔Ⅰ与卡孔Ⅱ相交形成一个卡住光纤的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扣筒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卡具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棱,凹槽端部设置有防止卡具滑出的限位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盖活动连接在导管上端,所述导管上端的侧壁外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所述卡扣的扣筒连接在连接臂端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尾端设置有一个金属半球形的中空包头。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通过导丝将透明导管引入人体内部,将导丝撤出后将光纤从导管中引入人体,且通过光纤尾部间隔设置的两个金属标记确定光纤尾部与透明导管尾部的相对位置,确保光纤尾部准确到达光敏剂部位,光纤将光源的光束导入至肿瘤部位进行照射达到辅助肿瘤光动力治疗目的,定位精准,操作便捷。卡扣的设置保证了移动光纤时可随时卡死,避免了光纤的随意移动。同时导丝套管内壁上的标记在显影下指导操作人员将透明导管送达指定位置,一进步确保了位置的精度。密封盖上端设置有注射口,注射口下端设置有密封膜,密封膜上开设0.8mm的中心孔,具体操作时将导丝从导管中撤出后将密封盖盖住导管开口,通过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从密封盖的注射口处向导管内注射生理盐水进行润滑,由于0.8mm的中心孔直径大于与注射器配套的针头内孔直径,因此注射器的压力足以使得生理盐水穿透密封盖的中心孔进入导管内;同时中心孔的直径略小于光纤外径,由于密封膜的弹性材质,光纤可穿过中心孔且与中心孔处于一个密封状态。卡扣包括扣筒和卡具,扣筒和卡具上分别设置卡孔Ⅰ和卡孔Ⅱ,通过弹簧的弹性使得卡孔Ⅰ和卡孔Ⅱ错位后将光纤卡住,结构简单,操作时仅需按住和松开卡具即可实现光纤在卡死和松开状态切换,操作更加便捷。扣筒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卡具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棱,使得卡具在扣筒内移动更加流畅和平稳,凹槽端部设置有限位圈,防止卡具滑出扣筒。导管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连接臂,卡扣的扣筒通过连接臂与导管连接,连接臂以及卡扣设置在导管一侧,避免导丝撤出时与导管发生干涉。导管开口端端部内外壁之间为圆弧过渡,使得导管进入体内更加流畅且减少人体损伤。导管尾端设置有一个金属半球形的中空包头,包头可以箍在导管尾端,且包头下端与导管尾端平齐,使得光纤可从导管尾端伸出,金属中空包头在显影下指导导管尾端的停放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导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导丝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纤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导丝与导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光纤与导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卡扣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卡扣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包头与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密封盖,1-1、注射口,1-2、密封膜,2、导管,3、导丝,4、光纤,5、扣筒,6、弹簧,7、卡具,8、卡孔Ⅰ,9、卡孔Ⅱ,10、连接臂,11、包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一端开口、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1的透明导管2,以及导丝3和光纤4。首先透明导管主体为硅橡胶材质,上端设置有一个较硬的塑料材质的套管接头,类似于胃管端部的接头,套管接头下端与导管2上端开口紧密卡接,套管接头中心开孔与导管2连通。由于导管2主体较软不易进入体内,因此在导管2内配套设置一个导丝3,使得导管2具备韧性,便于进入人体。导丝3端部可以连接一个较硬的导丝接头,导丝3进入导管2时从导管2开口端进入,直到全部进入使得导丝3上端的导丝接头与导管接头卡住,此时导丝3尾部与导管2尾部平齐,导管2和导丝3组合后整体长度为68cm最优。光纤4尾部间隔设置两个金属标记,两个金属标记间隔3-5cm。导管2上还设置有将光纤4和导管2相对位置固定的卡扣,卡扣的设置保证了移动光纤4时可随时卡死,避免了光纤的随意移动,其中卡扣可选用任何一种起到固定作用的装置,比如夹子等等。透明导管2在导丝3的帮助下进入人体,之后再将导丝3从导管2中撤出。将导丝3从套管2中撤出后将密封盖1盖住,密封盖1上端设置有与注射器端部配合的注射口1-1,注射口1-1下端设置有外周与密封盖1下端外周粘合的密封膜1-2,密封膜1-2中心设置有供注射液以及光纤通过的中心孔,中心孔直径为0.8mm。具体操作时将导丝3从导管2中撤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1)的透明导管(2)、进入导管(2)内助力导管(2)进入体内的导丝(3)、导丝(3)从导管(2)抽出后进入导管(2)内用于发光的光纤(4),所述光纤(4)尾部间隔设置两个金属标记,所述导丝(3)进入导管(2)时从导管(2)上端开口进入,导丝(3)尾部与导管(2)尾部平齐,光纤(4)进入导管(2)时从导管(2)上的密封盖(1)进入,所述密封盖(1)上端设置有与注射器端部配合的注射口(1-1),注射口(1-1)下端的密封盖(1)内设置有密封膜(1-2),所述密封膜(1-2)中心设置有供注射液以及光纤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导管(2)上端还设置有将光纤(4)和导管(2)相对位置固定的卡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一端设置有活动密封盖(1)的透明导管(2)、进入导管(2)内助力导管(2)进入体内的导丝(3)、导丝(3)从导管(2)抽出后进入导管(2)内用于发光的光纤(4),所述光纤(4)尾部间隔设置两个金属标记,所述导丝(3)进入导管(2)时从导管(2)上端开口进入,导丝(3)尾部与导管(2)尾部平齐,光纤(4)进入导管(2)时从导管(2)上的密封盖(1)进入,所述密封盖(1)上端设置有与注射器端部配合的注射口(1-1),注射口(1-1)下端的密封盖(1)内设置有密封膜(1-2),所述密封膜(1-2)中心设置有供注射液以及光纤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导管(2)上端还设置有将光纤(4)和导管(2)相对位置固定的卡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4)尾部设置的两个金属标记间隔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内壁均布有间隔设置有点状的金属标记,每两个相邻标记间隔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膜(1-2)上的中心孔直径为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赵静,赵文浩,李辰,徐振宁,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