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656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方设置有保护片,固定带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固定带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拆卸便利,设计巧妙,固定可靠,保护区域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调整留置针,具有弹性,具有记录功能,达到需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需求,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针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避免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然而,在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患者的情绪激动、烦躁,患者操作不当或者医护人员的失误等原因,都会造成留置针的拨出,这样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增加患者穿刺痛苦;所以,需要一种固定装置来解决留置针固定的问题,但是,现使用的固定装置一般无法防止关节、手背、头部等部位留置针的脱落,或者强行固定留置针使得关节、手腕、头部等部位也保持长时间的固定状态,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心情,并且一般的固定装置是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留置针的情况,又将患者部位包裹过于严实,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麻烦;同时,固定装置不具备记录功能,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拆卸便利,设计巧妙,固定可靠,保护区域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调整留置针,具有弹性,具有记录功能,能够满足患者移动要求的留置针保护装置,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拆卸便利,设计巧妙,固定可靠,保护区域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调整留置针,具有弹性,具有记录功能,能够满足患者移动要求的留置针保护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方设置有保护片,固定带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固定带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所述的保护片为透明矩形片状结构,保护片的一条短边连接在观察窗口边缘上,保护片的另一条短边上连接有魔法贴A,固定带的表面上设置有与魔法贴A相对应的第一粘毛层。所述的记录贴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上,两条第一连接带的内端均分别与固定带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两条第二连接带的内端均分别与固定带另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且两条第一连接带与两条第二连接带对称分布在固定带两端。所述的保护片边缘与固定带通过缝合相连接,魔法贴A一端与保护片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第一粘毛层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表面上。所述的固定带、第一连接带以及第二连接带均是采用具有伸缩性软质织物制成的矩形片状结构,第一连接带的外侧背部表面上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魔法贴B,第二连接带的表面上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与魔法贴B相对应的第二粘毛层。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包括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方设置有保护片,固定带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固定带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其次,本技术具有观察留置针与调整留置针的功能,在固定带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方设置有保护片,保护片一条短边连接在观察窗口边缘上;再次,本技术的固定带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通过多种使用方式,使得患者关节、手腕等部位能进行的移动要求;另外,本技术的固定带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方便医护人员记录患者的特征,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带1,所述的固定带1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4,观察窗口4上方设置有保护片2,固定带1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7,固定带1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5,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8。所述的保护片2为透明矩形片状结构,保护片2的一条短边连接在观察窗口4边缘上,保护片2的另一条短边上连接有魔法贴A3,固定带1的表面上设置有与魔法贴A相对应的第一粘毛层9,魔法贴A3采用专利材料(3WPVC)达成贴附表面无痕、多次贴、防水、安全、环保,使得魔法贴A3可多次贴附在第一粘毛层9上。所述的记录贴7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1上,两条第一连接带5的内端均分别与固定带1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两条第二连接带8的内端均分别与固定带1另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且两条第一连接带5与两条第二连接带8对称分布在固定带1两端。所述的保护片2边缘与固定带1通过缝合相连接,魔法贴A3一端与保护片2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第一粘毛层9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1表面上。所述的固定带1、第一连接带5以及第二连接带8均是采用具有伸缩性软质织物制成的矩形片状结构,第一连接带5的外侧背部表面上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魔法贴B6,第二连接带8的表面上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与魔法贴B6相对应的第二粘毛层10。魔法贴B6采用专利材料(3WPVC)达成贴附表面无痕、多次贴、防水、安全、环保,使得魔法贴B6可多次贴附在第二粘毛层10上,并固定在患者部位上。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呈现多种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带5与第二连接带8均水平展开时的使用状态图,第一连接带5位于第二连接带8上方,通过魔法贴B贴附固定在第二连接带8的第二粘毛层10上,这种使用状态是固定可靠,但不利于患者移动,是一种固定患者非活动部位的使用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带5与第二连接带8均向外侧方向展开时的使用状态图,同样,将第一连接带5固定在第二连接带8上方,这种使用状态将两种连接带短边分散,固定可靠,满足患者移动,是一种分散固定力且固定患者部位的使用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带5与第二连接带8均向内侧方向展开时的使用状态图,同样,将第一连接带5固定在第二连接带8上方,这种使用状态将两种连接带短边集中,固定可靠,满足患者移动,是一种不占用患者身体面积且固定患者部位的使用方式。同时,如图1、2、3、4所示,本技术的固定带1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7,医护人员可以在记录贴上记录患者的特征(如编号、姓名、患者家属电话号码、病史特点等,使得医护人员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通过使用第一连接带5与第二连接带8相配合,将留置针保护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的部位上,将观察窗口4放于留置针的上面便于人们的观察与调整;通过在记录帖7上记录患者特征,进一步保护了患者安全;通过多种使用状态,满足应对不同状态的患者或不同状态的患者部位的要求。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拆卸便利,具有弹性,设计巧妙,固定可靠,保护区域广,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调整留置针,具有记录功能,是满足于患者与医护人员需要的留置针保护装置,使得本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1)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4),观察窗口(4)上方设置有保护片(2),固定带(1)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7),固定带(1)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5),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8);所述的保护片(2)为透明矩形片状结构,保护片(2)的一条短边连接在观察窗口(4)边缘上,保护片(2)的另一条短边上连接有魔法贴A(3),固定带(1)的表面上设置有与魔法贴A相对应的第一粘毛层(9);所述的保护片(2)边缘与固定带(1)通过缝合相连接,魔法贴A(3)一端与保护片(2)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第一粘毛层(9)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1)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1)中心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口(4),观察窗口(4)上方设置有保护片(2),固定带(1)的边角上设置有记录贴(7),固定带(1)的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一连接带(5),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有两条第二连接带(8);所述的保护片(2)为透明矩形片状结构,保护片(2)的一条短边连接在观察窗口(4)边缘上,保护片(2)的另一条短边上连接有魔法贴A(3),固定带(1)的表面上设置有与魔法贴A相对应的第一粘毛层(9);所述的保护片(2)边缘与固定带(1)通过缝合相连接,魔法贴A(3)一端与保护片(2)一端通过缝合相连接,第一粘毛层(9)通过缝合固定在固定带(1)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付丽园弓少华陈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