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611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护肤品领域,具体涉及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是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以特殊的混合添加方法制成微针贴片,并且方法简单,既能将有效成分通过可溶性微针刺入皮肤后形成的微孔道渗透到皮下组织,又可将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准确控制和计量,进而最大作用的实现祛斑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生物安全性高,效果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护肤品领域,具体涉及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色斑是皮肤因内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形成的所有暗斑的统称,多属于皮肤表层黑色素合成增加或消除缓慢而形成褐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斑块。现市售美白淡斑产品效果缓慢而不确切,还易造成过敏等皮肤问题,且因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美白功效成分不能很好的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作用,并且进入皮肤的量完全没办法控制和计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美白淡斑产品效果缓慢而不确切,还易造成过敏等皮肤问题,且因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美白功效成分不能很好的渗透到皮下组织发挥作用,并且进入皮肤的量完全没办法控制和计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进行混合,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S2,将步骤S1中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后高压压入至微针模具凹孔中,获得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将多余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通过减量法计算出微针模具每个凹孔中功效成分混合物的含量;S3,将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步骤S2中的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中,进行干燥,脱模,获得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按质量比1:20-20:1混合,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按质量比1:20-20:1混合,获得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末与有机溶剂按质量分数1:(0.5-5)混合形成悬浮液,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溶于水且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乙醇、正丙醇、异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干燥过程中将所述有机溶剂去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氨甲环酸通过抑制纤溶酶原-纤溶系统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化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并与酪氨酸化学结构部分相似,形成竞争性抑制,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烟酰胺能够阻止黑色素向角质层形成细胞的转运,并且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让含有黑色素的细胞加速脱落。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复配,既能从内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又能实现已有的黑色素细胞加速代谢。本专利技术是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以特殊的混合添加方法制成微针贴片,既能将有效成分通过可溶性微针刺入皮肤后形成的微孔道渗透到皮下组织,又可将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准确控制和计量,进而最大作用的实现祛斑的效果,并且方法简单,生物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1:20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混合粉末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燥即可制成氨甲环酸/烟酰胺复方微针贴片,并氨甲环酸和烟酰胺集中在针尖部位,刺入皮肤后可在体内快速自行溶解、渗透,并可根据刺入的针数计算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实施例2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20:1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混合粉末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燥即可制成氨甲环酸/烟酰胺复方微针贴片,并氨甲环酸和烟酰胺集中在针尖部位,刺入皮肤后可在体内快速自行溶解、渗透,并可根据刺入的针数计算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实施例3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1:10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混合粉末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燥即可制成氨甲环酸/烟酰胺复方微针贴片,并氨甲环酸和烟酰胺集中在针尖部位,刺入皮肤后可在体内快速自行溶解、渗透,并可根据刺入的针数计算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实施例4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1:10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将1份混合粉末与0.5份溶于水且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混合成悬浊液,使用有机溶剂的目的是将两个物质能更好的混合并易进入模具凹孔,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悬浊液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燥即可制成氨甲环酸/烟酰胺复方微针贴片,其中有机溶剂也会在干燥过程中一并去除,并氨甲环酸和烟酰胺集中在针尖部位,刺入皮肤后可在体内快速自行溶解、渗透,并可根据刺入的针数计算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实施例5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1:20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将1份混合粉末与2份溶于水且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和乙醇)混合成悬浊液,使用有机溶剂的目的是将两个物质能更好的混合并易进入模具凹孔,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悬浊液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燥即可制成氨甲环酸/烟酰胺复方微针贴片,其中有机溶剂也会在干燥过程中一并去除,并氨甲环酸和烟酰胺集中在针尖部位,刺入皮肤后可在体内快速自行溶解、渗透,并可根据刺入的针数计算实际进入皮肤的量。实施例6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以20:1的比例通过干混机充分混合均匀,将1份混合粉末与5份溶于水且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正丙醇、异丙醇和丙酮)混合成悬浊液,使用有机溶剂的目的是将两个物质能更好的混合并易进入模具凹孔,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悬浊液称重后压入到微针模具凹孔中,将多余的部分去除并称重,减量法即可得出实际进入微针模具凹孔的量,可计算出实际在每个凹孔的功效成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的含量。再将溶解好的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模具,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进行混合,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nS2,将步骤S1中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后高压压入至微针模具凹孔中,获得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将多余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通过减量法计算出微针模具每个凹孔中功效成分混合物的含量;/nS3,将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步骤S2中的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中,进行干燥,脱模,获得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氨甲环酸和烟酰胺进行混合,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后高压压入至微针模具凹孔中,获得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将多余的功效成分混合物进行称重,通过减量法计算出微针模具每个凹孔中功效成分混合物的含量;
S3,将透明质酸钠骨架水溶液倒入步骤S2中的具有功效成分的微针模具中,进行干燥,脱模,获得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方美白祛斑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氨甲环酸粉末和烟酰胺粉末按质量比1:20-20:1混合,获得功效成分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效成分定量释放的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淑艳赵科研郭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