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588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包括:鱼体序列上料装置、头尾判别装置、头尾方向调整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鱼体序列上料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喂料方式,可以实现大批量的鱼体分拣上料,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可靠性,有效的节省人力。头尾判别装置利用了鱼体头、尾重量不同的特性,根据第二重量传感器读取的重量数据,可方便实现头尾判别,可靠性高;头尾方向调整装置巧妙的运用了鱼体重量特性,利用载鱼板的往复运动对鱼体头尾方向进行调整。头尾判别装置和头尾方向调整装置可以实现流水线上鱼体头尾判别与调整,大大提高了鱼体前加工处理流水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鱼体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提供可靠的物料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前处理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淡水鱼在淡水产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淡水鱼的加工是推动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淡水鱼的机械化加工一般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理,其中前处理过程是机械化加工的重点和难点,而前处理过程中的清洗、分级、排列整理均是辅助性工序,为后期加工做准备工作,要形成一个完全的自动化的加工生产线,辅助性工序不可或缺。对鱼体进行整理排列、头尾判别是进行鱼体去头加工的重要步骤,能否快速可靠地对鱼体进行处理直接关系到鱼类去头加工自动化的程度及能否精准的去头。在整理排序方面,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人工喂料,进行人工的分散上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在自动定向判别方面,浙江水产学院的徐颂波、徐学渊设计了相关装置对鱼的头尾定向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鱼体头尾弯曲刚度的不同设计了鱼头和鱼尾判断装置(徐颂波,徐学渊.鱼体定向输送装置设计的可行性分析[J].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90,9(02):131-134.);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的高星星和谭鹤群研究发现,利用倾斜的振动台面可以实现鱼的头尾定向,他们设计了一种淡水鱼头尾定向装置(高星星,谭鹤群.淡水鱼头尾与腹背定向装置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05):342-347.),其受定位台倾角、振动电机偏心距、激振频率等参数影响较大,参数调节步骤繁琐,设备最优参数很难把控,对单鱼的精准定向成效不是很显著;刘伟对单轴圆振动和双轴往复振动这两种形式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试制了单轴圆振动设备和双轴往复振动设备,用于进行鱼头尾定向和腹背定向试验(刘伟.淡水鱼头尾、腹背定向机理研究及设备研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3.)。但是,上述装置均利用机械与鱼体物理特性结合的手段,利用振动对鱼体头尾进行定向,均存在头尾定向准确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该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能够序列上鱼、对鱼体头尾分辨及调整,为鱼的后续机械化加工提供序列送料,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包括:鱼体序列上料装置、头尾判别装置、头尾方向调整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控制器和第一输送装置,所述鱼体序列上料装置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振动箱和第二皮带传输机,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上放置有鱼体,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上移动,所述振动箱位于所述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上移动终点位置的下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上掉落的鱼体,所述振动箱的底面形成有一出鱼口,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振动箱的出鱼口的下方,在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储鱼空间,每个储鱼空间用于装载1条从所述出鱼口掉落的鱼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和第二皮带传输机的输送鱼体的速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运送鱼体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排列成一直线并均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所述头尾方向调整装置包括:弧形板、2根相互平行的滑轨、支撑板和载鱼板,所述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之间,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运送鱼体终点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连接,以使鱼体到达第一输送装置上的运送鱼体终点端后能够沿所述弧形板滑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2根滑轨位于所述弧形板的上方,2根滑轨的滑块均与所述支撑板固装,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鱼体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载鱼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在所述载鱼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一第一重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并与所述载鱼板的重心位置相对;所述头尾判别装置包括:第二重量传感器和承接平板,所述承接平板水平设置且底面与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固装,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内,以使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获取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经过的鱼体的重量;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移动鱼体的速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滑轨上滑块的移动速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和第二重量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读取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和第二重量传感器的质量信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鱼口一次只能通过一条鱼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振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振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箱体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在所述箱体内安装有多个平行的第三辊筒,第三辊筒的轴向与第一皮带传输机上鱼体的移动方向垂直,每2个相邻的第三辊筒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鱼体的最大宽度略大,在所述箱体底面的2个相对边缘上各固装有一个倾斜的支板,2个支板相互靠近的边缘为第一边缘,2个所述第一边缘均与所述第三辊筒的轴向平行且位于2个支板的最低端,2个第一边缘之间形成所述出鱼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的传送带上间隔固装有多个第一挡板,每2个相邻的第一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储鱼空间,每个所述第一挡板均与所述第一边缘平行,每2个相邻的第一挡板的距离比鱼体的最大宽度略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2个相邻的第三辊筒之间的距离为12~15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第一边缘上各安装有刷毛,2个支板的刷毛相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2个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0~12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2个相邻的第一挡板之间的距离为10~12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挡杆,所述挡杆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上方并与该第一皮带传输机顶面传送带的距离为L,L大于Lmax且小于2L平均,Lmax为鱼体的最大厚度,L平均为鱼体的平均厚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上料箱,所述上料箱位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的上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N个第三皮带传输机,N≥1,当所述N=1时,所述承接平板位于所述第三皮带传输机的顶面传送带的下方;当所述N>1时,N个第三皮带传输机排列成一直线,所述承接平板位于相邻的2个第三皮带传输机之间或位于任意一个所述第三皮带传输机的顶面传送带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机架、电机和多个第一辊筒,所述多个第一辊筒平行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第一辊筒旋转,所述承接平板位于2个相邻的第一辊筒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鱼体导向装置,所述鱼体导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的上方,用于将鱼体引导至与其移动方向平行以及使该鱼体经过所述头尾判别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鱼体从所述鱼体导向装置进入端为后、鱼体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体序列上料装置(1)、头尾判别装置(2)、头尾方向调整装置(3)和第二输送装置(4)、控制器和第一输送装置(6),/n所述鱼体序列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1-1)、振动箱和第二皮带传输机(1-5),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传送带上放置有鱼体,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传送带上移动,所述振动箱位于所述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上移动终点位置的下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上掉落的鱼体,所述振动箱的底面形成有一出鱼口,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振动箱的出鱼口的下方,在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的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储鱼空间,每个储鱼空间用于装载1条从所述出鱼口掉落的鱼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和第二皮带传输机(1-5)的输送鱼体的速度;/n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的运送鱼体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输送装置(6)排列成一直线并均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所述头尾方向调整装置(3)包括:弧形板(3-5)、2根相互平行的滑轨(3-1)、支撑板(3-2)和载鱼板(3-3),所述弧形板(3-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所述弧形板(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的运送鱼体终点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连接,以使鱼体到达第一输送装置(6)上的运送鱼体终点端后能够沿所述弧形板(3-5)滑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n所述2根滑轨(3-1)位于所述弧形板(3-5)的上方,2根滑轨(3-1)的滑块均与所述支撑板(3-2)固装,所述滑轨(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上鱼体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载鱼板(3-3)位于所述支撑板(3-2)的上方,在所述载鱼板(3-3)与所述支撑板(3-2)之间安装有一第一重量传感器(3-4),其中,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2)上并与所述载鱼板(3-3)的重心位置相对;/n所述头尾判别装置(2)包括:第二重量传感器(2-2)和承接平板(2-1),所述承接平板(2-1)水平设置且底面与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固装,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内,以使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获取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上经过的鱼体的重量;/n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和第二输送装置(4)移动鱼体的速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滑轨(3-1)上滑块的移动速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和第二重量传感器(2-2)电连接,用于读取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和第二重量传感器(2-2)的质量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鱼体序列上料装置(1)、头尾判别装置(2)、头尾方向调整装置(3)和第二输送装置(4)、控制器和第一输送装置(6),
所述鱼体序列上料装置(1)包括:第一皮带传输机(1-1)、振动箱和第二皮带传输机(1-5),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传送带上放置有鱼体,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传送带上移动,所述振动箱位于所述鱼体在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上移动终点位置的下方,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上掉落的鱼体,所述振动箱的底面形成有一出鱼口,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较低的一端位于所述振动箱的出鱼口的下方,在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的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储鱼空间,每个储鱼空间用于装载1条从所述出鱼口掉落的鱼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和第二皮带传输机(1-5)的输送鱼体的速度;
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的运送鱼体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二皮带传输机(1-5)较高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输送装置(6)排列成一直线并均与所述第一皮带传输机(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低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用于运输鱼体的水平面,所述头尾方向调整装置(3)包括:弧形板(3-5)、2根相互平行的滑轨(3-1)、支撑板(3-2)和载鱼板(3-3),所述弧形板(3-5)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和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所述弧形板(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的运送鱼体终点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连接,以使鱼体到达第一输送装置(6)上的运送鱼体终点端后能够沿所述弧形板(3-5)滑至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
所述2根滑轨(3-1)位于所述弧形板(3-5)的上方,2根滑轨(3-1)的滑块均与所述支撑板(3-2)固装,所述滑轨(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上鱼体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载鱼板(3-3)位于所述支撑板(3-2)的上方,在所述载鱼板(3-3)与所述支撑板(3-2)之间安装有一第一重量传感器(3-4),其中,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2)上并与所述载鱼板(3-3)的重心位置相对;
所述头尾判别装置(2)包括:第二重量传感器(2-2)和承接平板(2-1),所述承接平板(2-1)水平设置且底面与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固装,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内,以使所述第二重量传感器(2-2)获取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上经过的鱼体的重量;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6)和第二输送装置(4)移动鱼体的速度,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滑轨(3-1)上滑块的移动速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和第二重量传感器(2-2)电连接,用于读取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3-4)和第二重量传感器(2-2)的质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体头尾分类序列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鱼口一次只能通过一条鱼体;
所述振动箱包括:箱体(1-3)和安装在所述箱体(1-3)上的振动电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振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箱体(1-3)的顶面和底面均为敞口,在所述箱体(1-3)内安装有多个平行的第三辊筒(1-9),第三辊筒(1-9)的轴向与第一皮带传输机(1-1)上鱼体的移动方向垂直,每2个相邻的第三辊筒(1-9)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鱼体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慧勇李晨阳张程皓赵辉卫勇杨延荣于镓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