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滑触线,包括塑管本体,所述塑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塑管本体的内部为上下贯通,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侧面以及内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卡设有塑钢材质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设置有凹口,在所述凹口处装配有接触集电器用的导电片,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电片之间间隔有橡胶材质的绝缘垫;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端面处均设置有配合集电器滑轮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竖向设置;本产品在与集电器接触时实现减震,同时还可以加强接触位置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开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滑触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滑触线。
技术介绍
滑触线系统是为移动设备(主要是电梯、起重机、行车、吊车等)提供供电的一种“特殊电线”。通过一个集电器与滑触线接触,使滑触线上的电源通过集电器提供给用电设备使用。集电器的电刷在与滑触线接触时,会与滑触线之间产生一定的振动和磨损,长时间的作用下,导致滑触线的导体磨损,以及滑触线的外壳开裂,此时需要更换导体和外壳,更滑作业较为麻烦。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在与集电器接触时实现减震,同时还可以加强接触位置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开裂现象的安全滑触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与集电器接触时实现减震,同时还可以加强接触位置处的结构强度,避免开裂现象的安全滑触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滑触线,包括塑管本体,所述塑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塑管本体的内部为上下贯通,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侧面以及内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卡设有塑钢材质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设置有凹口,在所述凹口处装配有接触集电器用的导电片,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电片之间间隔有橡胶材质的绝缘垫;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端面处均设置有配合集电器滑轮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竖向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卡槽的侧面竖向等距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内直角位置处设置有一圆孔,在所述圆孔内装配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孔径,所述密封条的外侧注塑形成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为L形,两块所述密封片之间相互接触,当集电器上下滑移时挤压两侧的密封片,在集电器移动过后,被挤开的密封片重新闭合;上述结构主要是起到防水的效果,特别是在施工工地上,电梯是暴露在室外的,因此需要较好的防水保护。优选地,在所述密封片的外侧注塑形成有弹性圆管,所述弹性圆管与所述密封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圆管接触所述开口的内壁;在集电器上下运动时,会将密封片挤开,挤开密封片的同时,弹性圆管被挤压形变,当形变力消失时,弹性圆管回弹,帮助两侧的密封片进行回弹,使得两侧的密封片快速回弹密封。优选地,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外壁处设置有外部肋板,所述外部肋板上下等距设置有多块;外部肋板的设置是进一步的增加塑管本体外部的结构强度,减少塑管本体的开裂和破损几率。塑管本体的厚度为6mm~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中,通过导电片与集电器的电刷之间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导电片的外侧通过加强板进行结构加强,加强板与导电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绝缘垫的目的是避免电流传递给加强板,避免增加电阻以及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同时绝缘垫是橡胶材质的,还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减少导电片的磨损。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处放大图;图3为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安全滑触线,包括塑管本体1,所述塑管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101,所述塑管本体1的内部为上下贯通,在所述塑管本体1的内左右侧面以及内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卡槽102,在所述卡槽102内卡设有塑钢材质的加强板2,所述加强板2的内侧设置有凹口201,在所述凹口201处装配有接触集电器用的导电片3,所述凹口201与所述导电片3之间间隔有橡胶材质的绝缘垫4;在所述塑管本体1的内左右端面处均设置有配合集电器滑轮用的滑槽5,所述滑槽5竖向设置。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卡槽102的侧面竖向等距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122。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开口101的内直角位置处设置有一圆孔121,在所述圆孔121内装配有橡胶材质的密封条131,所述密封条13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121的孔径,所述密封条131的外侧注塑形成有密封片141,所述密封片141为L形,两块所述密封片141之间相互接触,两侧的密封片141接触后封闭开口101,当集电器上下滑移时挤压两侧的密封片141,在集电器移动过后,被挤开的密封片重新闭合;上述结构主要是起到防水的效果,特别是在施工工地上,电梯是暴露在室外的,因此需要较好的防水保护。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密封片141的外侧注塑形成有弹性圆管151,所述弹性圆管151与所述密封片14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圆管接触所述开口的内壁;在集电器上下运动时,会将密封片挤开,挤开密封片的同时,弹性圆管被挤压形变,当形变力消失时,弹性圆管回弹,帮助两侧的密封片进行回弹,使得两侧的密封片快速回弹密封。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塑管本体1的外壁处设置有外部肋板123,所述外部肋板123上下等距设置有多块;外部肋板的设置是进一步的增加塑管本体外部的结构强度,减少塑管本体的开裂和破损几率。塑管本体的厚度为6mm~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中,通过导电片与集电器的电刷之间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导电片的外侧通过加强板进行结构加强,加强板与导电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绝缘垫的目的是避免电流传递给加强板,避免增加电阻以及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同时绝缘垫是橡胶材质的,还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减少导电片的磨损。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滑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塑管本体,所述塑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塑管本体的内部为上下贯通,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侧面以及内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卡设有塑钢材质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设置有凹口,在所述凹口处装配有接触集电器用的导电片,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电片之间间隔有橡胶材质的绝缘垫;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端面处均设置有配合集电器滑轮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竖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滑触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塑管本体,所述塑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塑管本体的内部为上下贯通,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侧面以及内后端面处均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卡槽内卡设有塑钢材质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侧设置有凹口,在所述凹口处装配有接触集电器用的导电片,所述凹口与所述导电片之间间隔有橡胶材质的绝缘垫;在所述塑管本体的内左右端面处均设置有配合集电器滑轮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竖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滑触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槽的侧面竖向等距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滑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王天涯,李阳,李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