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36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包括镜片和用于固定镜片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旋转片和后盖板,所述座体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各设有第一支撑耳,所述旋转片两侧各设有第二支撑耳,所述同侧的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分别通过旋转装置固定,且第二支撑耳可绕旋转装置旋转,所述旋转片和后盖板固定且将镜片夹紧在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转动顺畅,牢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
本技术涉及车载智能抬头显示仪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
技术介绍
抬头显示仪(HeadUpDisplay),以下简称HUD,又称为平视显示器,是目前普遍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平视的意思是指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所需要的重要资讯。HUD是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信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这片玻璃位于用户前方,文字和影像被投射在镀膜镜片(析光镜)并反射进用户的眼睛。用户透过HUD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外界的景象与HUD显示的资料融合在一起。车载抬头显示仪(HUD)将驾驶员需要关注的信息投影在反射屏上,驾驶员不再需要在汽车前方和设备之间切换视野,可以集中精神注意前方重要路况,消除了潜在的行车隐患。而且由于投影时虚像落在车正前方,驾驶员调整目视焦距的时间将缩短,对于驾驶者而言更为安全。最早的HUD主要用在飞机上,使飞行员不需要低头就能看到飞机上的重要运行参数,降低飞行员需要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Awareness)的掌握,增强其安全性。因为HUD的方便性以及能够提高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HUD也逐渐过渡到汽车上,尤其是高端车型,车载抬头显示仪(HUD)应运而生,用于增强驾驶安全性。但由于HUD的设备复杂性,通常需要将HUD在汽车设计的时候,将其安装到驾驶仪表盘前。其中包括反射镜,,通过发射镜调节图像的角度后,将图像发射到汽车前方。现有的发射镜的固定后,通过两边各有一个独立的转轴进行固定,在扳动反射镜转动时,两边的转轴转动反馈不一致,在转动过程中产生一前一后,导致受力不均等情况,在使用一段时间产生后一边松一边紧的现象,严重影响固定的牢固性和扳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转动顺畅,牢固性好。本技术公开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包括镜片和用于固定镜片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旋转片和后盖板,所述座体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各设有第一支撑耳,所述旋转片两侧各设有第二支撑耳,所述同侧的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分别通过旋转装置固定,且第二支撑耳可绕旋转装置旋转,所述旋转片和后盖板固定且将镜片夹紧在中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座从通槽底部伸入并固定于底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槽的两侧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耳设于第二支撑耳的外侧,且第一支撑耳设于凹槽内,旋转装置的外端部设于凹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通过螺栓和螺母锁住,且第一支撑耳可旋转。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与第二支撑耳之间设有弹性垫片,所述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之间设有垫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栓的螺杆呈扁平状,所述弹性垫片和垫片各可开设有与螺杆相适应的扁平状内孔,所述弹性垫片和垫片套设于螺栓的螺杆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槽前后各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用于对镜片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盖板设有螺柱,所述旋转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镜片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与螺柱旋合。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前盖板,所述第一通孔为沉头孔,所述螺钉的螺帽设于沉头孔内,所述前盖板贴合在旋转片的外侧。本技术公开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的有益效果是:扳动镜片,带动旋转片和后盖板一起进行转动,从而使旋转片绕旋转装置进行转动,由于旋转装置是固定于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之间,即旋转片转动时,设于旋转片两侧的第一支撑耳将同时转动,使第一支撑耳相对于第二支撑耳产生角度变化,及镜片与底座的角度发生改变。由于两个第一支撑耳分别设于旋转片的两侧,旋转片转动时,两侧的第一支撑耳分别进行转动,使受力更为均匀,减小磨损,可增强结构的牢固性,同时避免因受力不均而一端卡壳,使转动更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图3,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包括镜片50和用于固定镜片50的底座,底座包括座体10、旋转片30和后盖板40,座体10固定有支撑座20,支撑座20两侧各设有第一支撑耳21,旋转片30两侧各设有第二支撑耳31,同侧的第一支撑耳21和第二支撑耳31分别通过旋转装置固定,且第二支撑耳31可绕旋转装置旋转,旋转片30和后盖板40固定且将镜片50夹紧在中间。通过旋转片30使两侧的第一支撑耳21可同时转动,起到受力均匀的作用,而避免两侧产生一前一后的旋转而受力不均。座体10中部开设有通槽14,支撑座20从通槽14底部伸入并固定于底座。通槽14的两侧各设有凸台11,凸台11的内侧设有凹槽12,第一支撑耳21设于第二支撑耳31的外侧,且第一支撑耳21设于凹槽12内,旋转装置的外端部设于凹槽12内。旋转装置包括螺栓71和螺母72,第一支撑耳21和第二支撑耳31通过螺栓71和螺母72锁住,且第一支撑耳21可旋转,螺栓71的螺帽设于凹槽12内,通过第二支撑耳31和螺栓71的螺帽设于凸台11的凹槽12内,使旋转过程中,螺栓71等部件不外露,起到保护作用。螺母72与第二支撑耳31之间设有弹性垫片74,第一支撑耳21和第二支撑耳31之间设有垫片73。螺栓71的螺杆呈扁平状,弹性垫片74和垫片73各可开设有与螺杆相适应的扁平状内孔,弹性垫片74和垫片73套设于螺栓71的螺杆上。通过弹性垫片74和垫片73起到减轻摩擦且通过弹性起到预压力的作用,防止螺栓71和螺母72松动。通槽14前后各设有限位台13,限位台13用于对镜片50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镜片50在旋转过程中,后盖板40和旋转片30顶住限位台13进行限位,避免镜片50旋转角度过大。后盖板40设有螺柱,旋转片30开设有第一通孔32,镜片50在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51,螺柱、第一通孔32和第二通孔51内设有螺钉,螺钉穿过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51后与螺柱旋合,通过螺柱和螺钉的配合,使镜片50紧紧夹紧在后盖板40和旋转片30之间。旋转片30外侧设有前盖板60,第一通孔32为沉头孔,螺钉的螺帽设于沉头孔内,前盖板60贴合在旋转片30的外侧,通过前盖板60对螺钉进行密闭保护,使螺钉不外露,使结构更为牢固。上述方案中,扳动镜片50,带动旋转片30和后盖板40一起进行转动,从而使旋转片30绕旋转装置进行转动,由于旋转装置是固定于第一支撑耳21和第二支撑耳31之间,即旋转片30转动时,设于旋转片30两侧的第一支撑耳21将同时转动,使第一支撑耳21相对于第二支撑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包括镜片和用于固定镜片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旋转片和后盖板,所述座体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各设有第一支撑耳,所述旋转片两侧各设有第二支撑耳,所述同侧的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分别通过旋转装置固定,且第二支撑耳可绕旋转装置旋转,所述旋转片和后盖板固定且将镜片夹紧在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包括镜片和用于固定镜片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旋转片和后盖板,所述座体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两侧各设有第一支撑耳,所述旋转片两侧各设有第二支撑耳,所述同侧的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分别通过旋转装置固定,且第二支撑耳可绕旋转装置旋转,所述旋转片和后盖板固定且将镜片夹紧在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座从通槽底部伸入并固定于底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两侧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耳设于第二支撑耳的外侧,且第一支撑耳设于凹槽内,旋转装置的外端部设于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智能抬头显示用反射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支撑耳和第二支撑耳通过螺栓和螺母锁住,且第一支撑耳可旋转。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京龙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