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35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两侧分别设有近端左侧检测板和近端右侧检测板,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前端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后端分别设有近端前侧检测板和近端后侧检测板,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前端和近端后侧检测板后端分别设有前标定装置和后标定装置。该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人自动驾驶检测标定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汽车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对超声波、雷达探测系统进行检测和标定,一方面用于探测超声波、雷达探测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另一方面用于调整超声波、雷达探测系统的探测精度到理论数值。防撞系统检测装置一部分用于检测超声波、雷达系统远端探测能力,一部分用于检测超声波、雷达系统近端探测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两侧分别设有近端左侧检测板和近端右侧检测板,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前端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后端分别设有近端前侧检测板和近端后侧检测板,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前端和近端后侧检测板后端分别设有前标定装置和后标定装置,且两个标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前标定杆、后标定杆、检测开关、转向装置、驱动装置、张紧装置、链条,所述转向装置与链条链动形成一个梯形的闭循环,其中前标定杆、后标定杆各自以链条为媒介依次链接驱动装置、张紧装置以及检测开关。优选的,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上设有光电开关。优选的,该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上安装有一层保护盖板。优选的,所述近端左侧检测板和近端右侧检测板可自动升降,并左右移动。优选的,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和近端后侧检测板可自动升降,并前后移动。优选的,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上安装有与车轮匹配的V型块。优选的,所述前标定杆、后标定杆固定在链条上,并随链条移动。优选的,所述检测开关沿链条移动轨迹设有多个。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可靠、维护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前标定杆;2、后标定杆;3、检测开关;4、转向装置;5、驱动装置;6、张紧装置;7、链条;8、盖板;9、后轮左右调整装置;10、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1、近端左侧检测板;12、近端右侧检测板;13、近端前侧检测板;14、近端后侧检测板;15、光电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两侧分别设有近端左侧检测板11和近端右侧检测板12,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前端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后端分别设有近端前侧检测板13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13前端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后端分别设有前标定装置和后标定装置,且两个标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检测开关3、转向装置4、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链条7,所述转向装置4与链条7链动形成一个梯形的闭循环,其中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各自以链条7为媒介依次链接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以及检测开关3。具体地,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上设有光电开关15。具体地,该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上安装有一层保护盖板8。具体地,所述近端左侧检测板11和近端右侧检测板12可自动升降,并左右移动。具体地,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13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可自动升降,并前后移动。具体地,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上安装有与车轮匹配的V型块。具体地,所述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固定在链条7上,并随链条7移动。具体地,所述检测开关3沿链条7移动轨迹设有多个。工作原理:该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车身开入检测装置时,无人驾驶车前后轮分别停止在前轮左右调整装置9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10上,前轮左右调整装置上的V型块对车身前后限位,PLC读取光电检测开关15的信号,驱动前、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10把车身调整至理论位置。其次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链接在链条7上,驱动装置5通过减速机驱动链条7移动,从而带动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沿指定的路径移动,当检测杆碰到检测开关3时,驱动装置停止,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就停止在检测开关3的位置,无人驾驶防撞检测及标定装置发送信号给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检测,并记录当前前标定杆1的检测值,检测完成后,驱动装置5继续驱动链条移动到下一个检测点,依次完成每个检测点的检测,并把实际位置发送到标定检测装置,标定检测装置计算无人驾驶系统的探测误差,通过逆运算得到超声波、雷达的调整参数,提示操作人员调试。然后,近端前侧探测板13、近端后侧探测板14、近端左侧探测板11、近端右侧探测板12上升伸出地面,从距离车身的最远点开始,依次移动到指定位置,无人驾驶系统读取超声波、雷达检测值,检测完毕后无人驾驶系统发送检测值给检测及标定装置,检测及标定装置根据理论值与实际值比对,计算出检测误差,并通过逆运算计算出无人驾驶检测系统的参数调整值,提示操作人员调整无人驾驶系统的参数。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两侧分别设有近端左侧检测板(11)和近端右侧检测板(12),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前端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后端分别设有近端前侧检测板(13)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13)前端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后端分别设有前标定装置和后标定装置,且两个标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检测开关(3)、转向装置(4)、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链条(7),所述转向装置(4)与链条(7)链动形成一个梯形的闭循环,其中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各自以链条(7)为媒介依次链接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以及检测开关(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两侧分别设有近端左侧检测板(11)和近端右侧检测板(12),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前端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后端分别设有近端前侧检测板(13)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所述近端前侧检测板(13)前端和近端后侧检测板(14)后端分别设有前标定装置和后标定装置,且两个标定装置结构相同,所述标定装置包括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检测开关(3)、转向装置(4)、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链条(7),所述转向装置(4)与链条(7)链动形成一个梯形的闭循环,其中前标定杆(1)、后标定杆(2)各自以链条(7)为媒介依次链接驱动装置(5)、张紧装置(6)以及检测开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防撞系统检测及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左右调整装置(10)和后轮左右调整装置(9)上设有光电开关(15)。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飞石剑壁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