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528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缝纫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包括设置有送扣装置的箱体,所述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上方的振动盘,通过振动盘振动,将纽扣输送到缝纫装置中,所述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Z字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段的下表面设置有识别装置,安装板下段固定在箱体上,安装板中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铜管固定板,铜管固定板上固定有出气孔朝向振动盘方向的铜管,所述振动盘的侧壁与铜管出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铜管与吹气装置相连,气体经由铜管出气口作用于纽扣使纽扣掉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通用性好,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纽扣规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缝纫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纽扣有正反面之分,正反面的形状样式均不相同,一般在缝纫时只能缝纫特定面,因此在输送纽扣时就需要有正反面的要求,将特定面朝上输送到缝纫装置内。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送扣装置通过振动盘振动,将纽扣输送过来。为了满足正反面的要求,通常在振动盘上安装一个筛选板,通过重心原理来识别正反面以满足缝纫需求。然而目前一些纽扣形状规格不一,无法通过重心原理来识别,所以也就无法达到正常缝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通用性好,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纽扣规格。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包括设置有送扣装置的箱体,所述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上方的振动盘,通过振动盘振动,将纽扣输送到缝纫装置中,所述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Z字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段的下表面设置有识别装置,安装板下段固定在箱体上,安装板中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铜管固定板,铜管固定板上固定有出气孔朝向振动盘方向的铜管,所述振动盘的侧壁与铜管出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铜管与吹气装置相连,气体经由铜管出气口作用于纽扣使纽扣掉落。上述识别装置为摄像头或色差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上述识别装置优选为摄像头。上述安装板的上段和下段与箱体的上表面平行,安装板的中段与箱体垂直。上述振动盘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与箱体的上表面平行。上述识别装置位于上轨道的正上方。上述通孔的下端与上轨道所在水平面相切,通过通孔对经过上轨道的纽扣侧面进行吹气。上述铜管穿设在通孔内,其前端与振动盘内壁面齐平。上述箱体上设置有若干控制送扣装置的控制按钮,如开关按钮,调速按钮,急停按钮等。以摄像头为例,本技术的控制过程是:首先将纽扣样品的正反面拍摄图像存入到系统中,之后利用摄像头对振动盘上输送的纽扣进行拍摄,将数据送入到系统处理器中,如果符合纽扣所需的朝向,则正常输送入缝纫装置中,如果不符合纽扣所需的朝向,则启动吹气设备将纽扣吹落。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不使用重心原理来识别纽扣的正反面,而是采用摄像头等装置对纽扣正反面进行识别,具有识别率高,通用性好的优点,可以满足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纽扣规格。2、本技术通过吹气装置对不符合规定的纽扣进行吹气,使之掉落,掉落后纽扣可能实现翻转,重新由振动盘输送到缝纫装置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附图标记:1、箱体;2、振动盘;3、安装板;4、识别装置;5、铜管固定板;6、铜管;7、通孔;8、纽扣;9、上轨道;10、下轨道;11、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包括设置有送扣装置的箱体1,所述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振动盘2,通过振动盘2振动,将纽扣8输送到缝纫装置中,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置有Z字形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段的下表面设置有识别装置4,安装板3下段固定在箱体1上,安装板3中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铜管固定板5,铜管固定板5上固定有出气孔朝向振动盘2方向的铜管6,所述振动盘2的侧壁与铜管6出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7,所述铜管6与吹气装置相连,气体经由铜管6出气口作用于纽扣8使纽扣8掉落。上述识别装置4为摄像头或色差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上述识别装置4优选为摄像头。以摄像头为例说明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将纽扣8放置到振动盘2中,振动盘2发生振动将纽扣8向上向外输送进缝纫装置中,当纽扣8经过摄像头下方时,摄像头对其进行拍照,并将数据输送到系统处理器中,与预先储存的纽扣图像进行比对,如果满足正反面的要求,则不做处理,如果不满足,则启动吹气装置,气体由铜管6中吹出,使纽扣8掉落。对照附图3,上述安装板3的上段和下段与箱体1的上表面平行,安装板3的中段与箱体1垂直。上述振动盘2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上轨道9和下轨道10,所述上轨道9和下轨道10均与箱体1的上表面平行。识别装置4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识别装置4位于上轨道9的正上方,以保证识别装置4可以对纽扣的整体进行识别。通孔7进一步设置为:上述通孔7的下端与上轨道9所在水平面相切,通过通孔7对经过上轨道9的纽扣8侧面进行吹气。铜管6进一步设置为:上述铜管6穿设在通孔7内,其前端与振动盘2内壁面齐平。上述箱体1上设置有若干控制送扣装置的控制按钮11,如开关按钮,调速按钮,急停按钮等。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包括设置有送扣装置的箱体(1),所述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振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置有Z字形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段的下表面设置有识别装置(4),安装板(3)下段固定在箱体(1)上,安装板(3)中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铜管固定板(5),铜管固定板(5)上固定有出气孔朝向振动盘(2)方向的铜管(6),所述振动盘(2)的侧壁与铜管(6)出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7),所述铜管(6)与吹气装置相连,气体经由铜管(6)出气口作用于纽扣(8)使纽扣(8)掉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包括设置有送扣装置的箱体(1),所述送扣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方的振动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2)的一侧设置有Z字形的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上段的下表面设置有识别装置(4),安装板(3)下段固定在箱体(1)上,安装板(3)中段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铜管固定板(5),铜管固定板(5)上固定有出气孔朝向振动盘(2)方向的铜管(6),所述振动盘(2)的侧壁与铜管(6)出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7),所述铜管(6)与吹气装置相连,气体经由铜管(6)出气口作用于纽扣(8)使纽扣(8)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4)为摄像头或色差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识别纽扣正反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上段和下段与箱体(1)的上表面平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洲杨卫涛吴明明何洗源
申请(专利权)人: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