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6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该测头包括接触模式的悬臂梁探针,探针夹持器,基于光纤和分束镜的斐索干涉仪。该系统作为纳米测量机的传感器,感测样品表面的形貌,该系统还可以实现纳米测量机大范围扫描的定位作用,并可将位移信号传输给纳米测量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其他测头的不同之处在于选用光纤传光从而简化干涉仪的结构;特有的探针夹持器,可以使用实验室现有的探针;放大电路中选用了美信新出产的放大芯片,专门用于放大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并将其转换为电压,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在光电转换中使用了提供的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用于研究不同样品的纳米测量机的扫描。具有扫描范围大、精度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属于纳米测量机研究和应用 领域。主要应用于作为大范围扫描的纳米测量机的传感器,该系统还可以实现纳米测量 机大扫描范围的定位作用。
技术介绍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测量和操纵很小的部件。以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为代表的扫描探针技术的出现适应了这个要求。但是,由于 压电陶瓷自身特性的限制,使得仪器的扫描范围不能做的很大,最大不过几百pm,这大 大限制了扫描探针技术的应用范围。德国Ilmenau技术大学的过程测量和传感技术研究所 和SIOS公司利用微型激光干涉仪实现了一种高精度大范围的定位测量仪器——纳米测 量机(NMM),通过配合不同类型的传感测头,实现不同方式的测量。目前,国外在纳米测量方法、仪器和系统的开发及校准方面均走在了国内前面。现 有的商业化原子力测头均为国外所有,而直接从国外进口标定完成的测头不仅很难跟现 有的纳米测量机相结合,而且测试校准的费用也是很贵的。因此,需要开发具备自主知 识产权的测头测试和校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探针夹持器的的纳米测量机测头,为研究纳米 测量机在大范围实现扫描提供传感信号和开始扫描时的定位信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包括 压电扫描管、探针夹持器、悬臂梁探针以及由分束镜和光纤构成的斐索干涉仪,探针夹 持器固定在压电扫描管的底端,其上设置有弹簧夹、凹槽、螺纹孔和窗口,探针置于凹 槽内,弹簧夹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在探针夹持器上,另一端夹持探针,分束镜固定在 窗口上,光纤、分束镜、探针表面依次设在在一条光路,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经过光纤 传输、打在分束镜后,分为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透射光束打在微悬臂梁背面的反射表 面上后反射的光束经过分束镜后与先前的反射光束相干涉,千涉信号经过光纤输出后通 过光电二极管转换,进入后续处理电路进行信号采集,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形貌信息。采用本技术的纳米测量机系统,由于测头只作为零点传感器,光信号精度高的 特点为纳米测量机提供了高精度的样品表面形貌特征信号,从而使得纳米测量机实现了 大范围、高精度的扫描,而选用光纤传光从而简化干涉仪的结构;特有的探针夹持器,可以使用实验室现有的探针;放大电路中选用了美信新出产的放大芯片,专门用于放大 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并将其转换为电压,提高了电路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光纤千涉的方法的纳米测量机测头的探针夹持器结构; 图2是本技术基于光纤干涉的方法的纳米测量机测头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本技术基于光纤干涉的方法的纳米测量机的测头的光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参见图,基于光纤干涉的方法的纳米测量机测头的探针夹持器4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1为固定弹簧夹的螺纹孔,2处为一凹槽,用于放置探针;弹簧夹的一端被用螺母 固定在1处,另一端在2处夹持探针;3处开设一个窗口,用来放置分束镜。整个测头的结构如图2所示。探针夹持器4固定在测头内的压电扫描管5的底端。光纤7设置在压 电扫描管5内。由光纤7和分束镜3构成斐索千涉仪。AFM探针在扫描过程中由于受力变化引起的悬臂梁探针的角度变化,即位移变化。采 用光纤干涉法对这一位移信号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其过程是由激光器发出的激光 束a经光纤7传输,打在分束镜3上,分为反射光束a'和透射光束b。光束b打在探针表 面(也可称为微悬臂梁背面)6的反射表面上,反射光束b'经过分束镜3后与先前的反 射光束a'相干涉。微悬臂梁随着样品表面的凹凸而偏离,检测干涉信号的变化,表征探 针位移的干涉信号被输出光纤7接收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信号非常微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 专用的信号采集电路,主要包括信号调理,信号采集、处理,与上位机通讯等部分。放 大电路部分主要采用了放大芯片OPA380将光电流放大转换为可被后续电路处理的电压 信号。整个电路处理系统以DSP为核心,放大转换后的电流信号可进入模数转换或者将 某一固定位移下的输出电压反馈给纳米测量机控制单元;转换后的数据可存放在外部RAM 中,系统通过RS232串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往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校准和测量软件可以 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保存。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包括压电扫描管、探针夹持器、悬臂梁探针、由分束镜和光纤构成的斐索干涉仪及后续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探针夹持器固定在压电扫描管的底端,其上设置有弹簧夹、凹槽、螺纹孔和窗口,探针置于凹槽内,弹簧夹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在探针夹持器上,另一端夹持探针,分束镜固定在窗口上,光纤、分束镜、探针表面依次设在在一条光路,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经过光纤传输、打在分束镜后,分为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透射光束打在微悬臂梁背面的反射表面上后反射的光束经过分束镜后与先前的反射光束相干涉,干涉信号经过光纤输出,经光电二极管转换后进入后续处理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该测头包括接触模式的悬臂梁探针,探针夹持器,基于光纤和分束镜的斐索干涉仪。该系统作为纳米测量机的传感器,感测样品表面的形貌,该系统还可以实现纳米测量机大范围扫描的定位作用,并可将位移信号传输给纳米测量机。本技术与现有其他测头的不同之处在于选用光纤传光从而简化干涉仪的结构;特有的探针夹持器,可以使用实验室现有的探针;放大电路中选用了美信新出产的放大芯片,专门用于放大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并将其转换为电压,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在光电转换中使用了提供的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用于研究不同样品的纳米测量机的扫描。具有扫描范围大、精度高等特点。文档编号G01B11/02GK201066273SQ20072009625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丁丽丽, 星 傅, 李艳宁, 胡小唐, 彤 郭 申请人:天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纳米测量机测头,包括压电扫描管、探针夹持器、悬臂梁探针、由分束镜和光纤构成的斐索干涉仪及后续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探针夹持器固定在压电扫描管的底端,其上设置有弹簧夹、凹槽、螺纹孔和窗口,探针置于凹槽内,弹簧夹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在探针夹持器上,另一端夹持探针,分束镜固定在窗口上,光纤、分束镜、探针表面依次设在在一条光路,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经过光纤传输、打在分束镜后,分为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透射光束打在微悬臂梁背面的反射表面上后反射的光束经过分束镜后与先前的反射光束相干涉,干涉信号经过光纤输出,经光电二极管转换后进入后续处理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宁丁丽丽郭彤傅星胡小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