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膜、加湿滤芯及空气调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5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湿膜,包括吸水层和第一疏水层,吸水层由亲水性材料形成,第一疏水层设置于吸水层的迎风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该加湿膜的加湿滤芯和空气调节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水层的外表面增加一层疏水层,使得加湿膜的外表面不吸水,水份不在其表面蒸发,从而不易形成水垢。即使在表面形成水垢,由于水垢不直接与亲水层接触,使得水垢也容易清洗,从而减缓加湿量的衰减速度,延长加湿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膜、加湿滤芯及空气调节设备
本技术涉及加湿膜
,特别涉及一种加湿膜、加湿滤芯及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比如空调器、加湿器和净化器等)中的加湿膜在使用时间长了以后,会在加湿膜的表面,特别是在其迎风面上形成一层白色或黄色的水垢,水垢会逐渐堵塞加湿膜的孔隙,导致加湿量逐渐衰减,缩短了加湿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湿膜,旨在减少加湿膜表面的水垢,以减缓加湿量的衰减速度,延长加湿膜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加湿膜,所述加湿膜包括: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由亲水性材料形成;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的迎风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膜还包括第二疏水层,所述第二疏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的背风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的厚度均为50~200μm,平均孔径均为2.0~5.0μm,孔隙密度均为500-1000ppi。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由疏水性纤维形成,所述疏水性纤维包括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醋酸乙烯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纤维和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层的厚度均为100~500μm,平均孔径均为2.0~5.0μm,孔隙密度均为500-1000ppi。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材料为亲水性纤维,所述亲水性纤维包括醋酸纤维素纤维、壳聚糖纤维、聚丙烯腈纤维、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纤维、聚酰胺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材料为异形截面纤维,所述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形状包括十字型、Y字型、T字型、W字型和H字型中的至少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膜的构造为锯齿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膜为由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构成的非织造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织造布满足以下条件:表面沾水等级的范围为2~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加湿滤芯,包括:外框;以及,所述加湿膜,所述加湿膜安装于所述外框内。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湿滤芯,所述加湿滤芯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以及,水槽,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加湿滤芯的下方,且所述加湿滤芯部分浸入所述水槽的水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为空调器、净化器或加湿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湿膜,包括吸水层和第一疏水层,吸水层由亲水性材料形成,第一疏水层设置于吸水层的迎风面。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水层的迎风面增加一层疏水层,使得加湿膜的外表面少吸水或不吸水,减少水份在其表面的蒸发,从而不易形成水垢。即使在表面形成水垢,由于水垢不直接与亲水层接触,使得水垢也容易清洗,从而减缓加湿量的衰减速度,延长加湿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加湿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湿滤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湿滤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气调节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加湿膜11吸水层12第一疏水层13第二疏水层14齿牙100加湿滤芯20外框200壳体300水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加湿膜,应用于空调器、加湿器、净化器等空气调节设备的加湿滤芯中,其目的在于减少加湿膜表面的水垢的积累,从而减缓加湿量的衰减速度,延长加湿膜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加湿膜10包括吸水层11和第一疏水层12,吸水层11由亲水性材料形成,第一疏水层12设置于吸水层11的迎风面。应该说明的是,当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固体材料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时,材料被水润湿,此种材料为亲水性的,称为亲水性材料;而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时,则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所润湿,此种材料是疏水性的,称为疏水性材料。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吸水层11采用亲水性材料制成,该亲水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亲水棉、木浆纸和亲水性纤维等。其中,当吸水层11为由亲水性纤维构成的膜层时,通过利用亲水性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和毛细芯结构能够改善加湿膜10的输水性能,从而提升加湿膜10的吸水量。现有技术仅考虑到通过增大加湿膜的吸水量来提升加湿膜的加湿量,因此,加湿膜全部采用亲水材料制成。然而,本技术发现现有的加湿膜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其外表面特别是其迎风面上会形成一层白色或黄色的水垢,并且水垢与亲水性材料结合紧密,造成加湿膜表面的水垢难以清洗,如此,水垢会逐渐沉积并堵塞亲水材料的毛细芯结构,导致吸水量和加湿量逐渐衰减,从而缩短加湿膜的使用寿命。而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吸水层11的迎风面增加一层疏水层,使得加湿膜10的外表面少吸水或不吸水,减少水份在其表面的蒸发,从而不易形成水垢。即使在表面形成水垢,由于水垢不直接与亲水层接触,使得水垢也容易清洗,从而减缓加湿量的衰减速度,延长加湿膜1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加湿膜10还包括第二疏水层13,第二疏水层13设置于吸水层11的背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膜包括:/n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由亲水性材料形成;/n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的迎风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膜包括:
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由亲水性材料形成;
第一疏水层,所述第一疏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的迎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膜还包括第二疏水层,所述第二疏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的背风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的厚度均为50~200μm,平均孔径均为2.0~5.0μm,孔隙密度均为500-1000ppi。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水层和第二疏水层由疏水性纤维形成,所述疏水性纤维包括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醋酸乙烯酯纤维、聚偏氟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纤维、聚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纤维和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的厚度均为100~500μm,平均孔径均为2.0~5.0μm,孔隙密度均为500-1000ppi。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材料为亲水性纤维,所述亲水性纤维包括醋酸纤维素纤维、壳聚糖纤维、聚丙烯腈纤维、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纤维、聚酰胺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剑章林勇强冯翔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