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嘴组件及应用其的气体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501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嘴组件及应用其的气体灶,该喷嘴组件,包括有外喷嘴、内喷嘴及控制组件,所述的外喷嘴设有外腔体及分别与所述外腔体连通的外出气口和外进气口,所述的内喷嘴设有内储气仓及分别与所述内储气仓连通的内出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的内喷嘴设于所述的外腔体内,所述的控制组件与所述的内喷嘴相连以控制所述内出气口相对所述的外出气口移动,当所述的内出气口与外出气口恰好接触时,气体是由所述的内进气口进入所述的内储气仓后,通过所述的内出气口、外出气口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外喷嘴与内喷嘴,通过内出气口与外出气口的配合即使气体灶可达到爆炒的功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嘴组件及应用其的气体灶
本技术涉及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嘴组件及应用其的气体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灶具最大功率一般为4.2KW,因为用户在使用灶具的时候,一般烹饪方式的最大功率为4.2KW已经足够,此时的灶具处于最佳状态,燃烧后废弃较少,环境温度不高,性能稳定;但是为了做出可口的饭菜,有时需要更大的火力来爆炒和收汁,国标最大功率上限为5.23KW,如果长期保持在5KW以上,灶具老化速度加快,环境升温较快,厨房容易闷热,影响用户体验,所以部分企业会生产一键爆炒的灶具,该灶具的常规功率在4.2KW左右,爆炒时功率在5KW以上,但是目前一间爆炒的灶具一般采用增设阀体、电器元件等方式,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性价比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嘴组件及应用其的气体灶,其可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嘴组件,包括有外喷嘴、内喷嘴及控制组件,所述的外喷嘴设有外腔体及分别与所述外腔体连通的外出气口和外进气口,所述的内喷嘴设有内储气仓及分别与所述内储气仓连通的内出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的内喷嘴设于所述的外腔体内,所述的控制组件与所述的内喷嘴相连以控制所述内出气口相对所述的外出气口移动,当所述的内出气口与外出气口恰好接触时,气体是由所述的内进气口进入所述的内储气仓后,通过所述的内出气口、外出气口射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出气口设于所述的内喷嘴的前端,所述的外出气口与所述的外腔体的前端连通,所述的内喷嘴前端与外腔体前端的形状相适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腔体的前端成型为圆台状,所述的内喷嘴的前端成型为与所述腔体前端相适应的圆台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喷嘴内设有与所述内喷嘴形状相适应的挡垣,所述的挡垣将所述的外腔体分隔为外储气仓及控制仓,所述的外储气仓分别与所述外出气口和外进气口连通,所述的控制组件穿设于所述的控制仓内与所述的内喷嘴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喷嘴外套设有与所述控制仓相适应的凸环,所述凸环位于所述的控制仓内,所述的挡垣与凸环之间设有垫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组件包括有压紧结构及抽拉结构,所述的压紧结构与所述的内喷嘴连接,以将所述的内喷嘴前端的所述内出气口与所述外出气口相抵,所述的抽拉结构与所述的内喷嘴连接,以将所述的内喷嘴前端的所述内出气口与所述外出气口分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喷嘴前端设有所述的外出气口,其后端设有与所述的控制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的外喷嘴第一开口端套设有端盖,所述的压紧结构为压紧弹簧,所述的压紧弹簧套设于所述的内喷嘴外所述的压紧弹簧一端抵于所述的凸环上,另一端抵于所述的端盖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抽拉结构包括有堵头螺栓、拉绳及收绳器,所述的内喷嘴后端设有供所述堵头螺栓设置的的第二开口,所述的堵头螺栓恰好设于所述的内喷嘴的第二开口内,所述的拉绳一端与所述的堵头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收绳器连接,所述的端盖上设有供所述拉绳穿过的通孔。一种气体灶,包上述任的喷嘴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包括有中心喷嘴、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文丘里、第二文丘里及阀体,所述的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的阀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中心喷嘴连通,所述的中心喷嘴与所述的第一文丘里连通;所述的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的阀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外进气口连通,所述的外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二文丘里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设置外喷嘴与内喷嘴,通过内出气口与外出气口的配合即使气体灶可达到爆炒的功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喷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喷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喷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喷嘴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气体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嘴组件,包括有外喷嘴1、内喷嘴2及控制组件,其中:参考图1、图2所示,外喷嘴1设有外腔体13及分别与外腔体13连通的外出气口11和外进气口12,外喷嘴1内设有与内喷嘴2形状相适应的挡垣15,对内喷嘴2起导向作用,同时,挡垣15将外腔体13分隔为外储气仓131及控制仓132,外出气口11与外储气仓131的前端连通,外进气口12凸出设置于外喷嘴1的侧面,且与外储气仓131连通;配合图3、图4所示,外出气口11设于外喷嘴1的前端,外喷嘴1的后端设有与控制仓132连通的第一开口,外喷嘴1第一开口端套设有端盖14,便于将内喷嘴2及部分控制组件装设进外喷嘴1内,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4内设壁设有内螺纹,外喷嘴1的后端外部设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参考图1、图2所示,内喷嘴2设有内储气仓23及分别与内储气仓23连通的内出气口21和内进气口22,内出气口21设于内喷嘴2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内进气口22设有两个,两个内进气口22对应设于内喷嘴2的侧面,内进气口22设于外储气仓13内,内喷嘴2的后端外套设有与控制仓132相适应的凸环24,凸环24与内喷嘴2一体成型,当内喷嘴2移动时,凸环24起导向作用,装配时,内喷嘴2从外喷嘴1的第一开口进入外腔体13,凸环24位于控制仓132,凸环24与挡垣15之间设有垫圈16,起缓震作用。参考图2所示,外喷嘴1内外腔体13的前端成型为圆台状,内喷嘴2的前端成型为与外腔体13前端相适应的圆台状,外腔体13与内喷嘴2前端的倾斜设置起导向作用,有助于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的可以紧密结合,完全隔绝外储气仓13内的气体进入外出气口11,保证不影响引射效果。参考图2、图4所示,控制组件与内喷嘴2相连以控制内出气口21相对外出气口11移动,控制组件包括有压紧结构31及抽拉结构,压紧结构31为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一端抵于内喷嘴2的凸环24上,另一端抵于端盖14上,压紧弹簧复位,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紧密结合,气体是由内进气口22进入内储气仓23后,通过内出气口21、外出气口11射出。抽拉结构包括有堵头螺栓321、拉绳322及收绳器,堵头螺栓321设于内喷嘴2的后端,外喷嘴1后端的端盖14上设有供拉绳穿过的通孔141,拉绳322一端与堵头螺栓321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141与收绳器连接。参考图2所示,正常状态下,压紧弹簧复位,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紧密结合,气体从外进气口12进入外储气仓131,经过内进气口22进入内储气仓23,再经过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射出;配合图1所示,爆炒状态下,开启收绳器,通过拉绳322拉动内喷嘴2,使内出气口21离开外出气口11,气体从外进气口12进入外储气仓13,然后直接经过外出气口11射出。参考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还一种气体灶,包括上述的喷嘴组件,还包括有中心喷嘴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第一文丘里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喷嘴(1)、内喷嘴(2)及控制组件,所述的外喷嘴(1)设有外腔体(13)及分别与所述外腔体(13)连通的外出气口(11)和外进气口(12),所述的内喷嘴(2)设有内储气仓(23)及分别与所述内储气仓(23)连通的内出气口(21)和内进气口(22),所述的内喷嘴(2)设于所述的外腔体(13)内,所述的控制组件与所述的内喷嘴(2)相连以控制所述内出气口(21)相对所述的外出气口(11)移动,当所述的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恰好接触时,气体是由所述的内进气口(22)进入所述的内储气仓(23)后,通过所述的内出气口(21)、外出气口(11)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喷嘴(1)、内喷嘴(2)及控制组件,所述的外喷嘴(1)设有外腔体(13)及分别与所述外腔体(13)连通的外出气口(11)和外进气口(12),所述的内喷嘴(2)设有内储气仓(23)及分别与所述内储气仓(23)连通的内出气口(21)和内进气口(22),所述的内喷嘴(2)设于所述的外腔体(13)内,所述的控制组件与所述的内喷嘴(2)相连以控制所述内出气口(21)相对所述的外出气口(11)移动,当所述的内出气口(21)与外出气口(11)恰好接触时,气体是由所述的内进气口(22)进入所述的内储气仓(23)后,通过所述的内出气口(21)、外出气口(11)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出气口(21)设于所述的内喷嘴(2)的前端,所述的外出气口(11)与所述的外腔体(13)的前端连通,所述的内喷嘴(2)前端与外腔体(13)前端的形状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腔体(13)的前端成型为圆台状,所述的内喷嘴(2)的前端成型为与所述腔体(13)前端相适应的圆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喷嘴(1)内设有与所述内喷嘴(2)形状相适应的挡垣(15),所述的挡垣(15)将所述的外腔体(13)分隔为外储气仓(131)及控制仓(132),所述的外储气仓(131)分别与所述外出气口(11)和外进气口(12)连通,所述的控制组件穿设于所述的控制仓(132)内与所述的内喷嘴(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喷嘴(2)外套设有与所述控制仓(132)相适应的凸环(24),所述凸环(24)位于所述的控制仓(132)内,所述的挡垣(15)与凸环(24)之间设有垫圈(16)。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猛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