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及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91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及其连接结构,涉及增压器领域,包括管接口本体(1)和胶管(2),所述管接口本体(1)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12)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所述胶管(2)穿过所述端头部(11)并胀套在所述连接部(1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增压器压气输出接口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及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增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增压器是发动机主要配件之一,其用途是将空气在供入气缸之前预先压缩,以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目的在于增加充气量、提高功率、改善经济性、改善排放。由于增压器输出高压气体(输出气体压力通常在2bar~3bar之间),因此对高压气体出口端的密封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增压器压气输出接口为圆柱式接口(如图6所示),为面密封形式,密封性能较差,特别是当由于整机布置需要接口朝下时漏气更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接口,提高增压器压气输出接口的密封性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包括端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连接端头部,端头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压器管接口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接口本体和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口本体包括端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连接端头部,端头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所述胶管穿过所述端头部并胀套在所述连接部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环绕设置在连接部外表面的胶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卡环。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抱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增压器管接口的连接部采用环形波纹结构,将胶管与圆柱式接口的面密封形式更改为线密封,提高了增压器压气输出接口的密封性能;卡环或抱箍等紧固件进一步提高了增压器高压气输出接口的密封性能;端头部外径大于连接部外径进一步提高了增压器管接口的密封性和可靠性。2、本技术结构提供的增压器管接口,结构简单,可以在圆柱式接口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加工环形波纹结构,不需要重新设计模具,制作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增压器管接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增压器管接口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增压器管接口与胶管用卡环夹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中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增压器管接口与胶管用抱箍夹紧示意图;图6为
技术介绍
中增压器压气输出接口示意图。图中,1-管接口本体,11-端头部,12-连接部,2-胶管,3-紧固件,31-卡环,32-抱箍。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12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连接部12的环形波纹结构,当其与适配的管状物套接时,连接部12和管状物内表面就形成了线接触,实现线密封;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管状物和连接部12套接前,先要穿过端头部,这样管状物和端头部11之间产生较大的作用力,对密封效果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同时也可以对管状物从管接口滑脱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增压器管接口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接口本体1和胶管2,所述管接口本体1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12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所述胶管2穿过所述端头部11并胀套在所述连接部12上。由于所述管接口本体1的所述连接部12为环形波纹结构,这样所述胶管2和所述连接部12为线接触,密封形式为线密封,如图4所示,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实施例3,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设置一紧固件3,安装时,先将所述胶管2胀套在所述连接部12上,再将所述紧固件3环绕所述胶管2,收紧所述紧固件3,这样所述胶管2和所述管接口本体1连接更紧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管接口本体1和胶管2的密封性能。当由于胶管2管内气压较高等原因,导致紧固件3松动时,胶管2会带动紧固件3往端头部11滑动,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可以对紧固件3从管接口本体1滑脱起限位作用,防止紧固件3和胶管2从管接口本体1滑脱,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3采用卡环31,如图3所示,也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采用抱箍32,如图5所示,或其它紧固装置。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12)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器管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的外径,环绕所述连接部(12)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波纹结构。


2.一种增压器管接口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接口本体(1)和胶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口本体(1)包括端头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一端和增压器连接,所述连接部(12)另一端连接端头部(11),端头部(11)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宇叶双超谢春琼王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