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封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75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密封闸阀,包括阀体和阀板,阀板活动穿设于阀体的内壁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阀体在与阀板的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通于介质通道,其包括:密封圈,密封圈环设于内壁上,并且密封圈包围介质通道与阀体连通处形成的通孔,密封圈的两个侧翼的密闭贴合至内壁,密封圈的两个侧翼之间形成有可以充入气体的中空部位;气道,设置于阀体上,将中空部位连通至外部;第一压板,第一压板设置在密封圈的内侧,第一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密封圈的内侧的侧翼上。通过第一压板在密封圈的内侧扣压密封圈的侧翼,由于第一压板是从密封圈外部进行固定,使得密封圈与阀体的内壁的接触面不易受到气体等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封闸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密封闸阀。
技术介绍
目前,密封闸阀主要用于物料或气体等介质的储存,其结构通常包括控制组件和阀体组件。气缸在控制组件的控制下,经活塞杆带动阀体组件中的阀板在介质通道内升降,开关阀门。阀体组件中,阀板径向设置在介质通道上,为确保介质通道与阀板表面的密封,通常需要在阀板的两面分别采用一个橡胶密封圈进行过盈密封,以防止介质通道内的物料外泄。现有结构的密封闸阀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受高速运动介质冲刷而产生泄漏时会导致阀门失效,另一方面,阀板升降或开合时磨损严重。有鉴于此,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95068U)公开了一种软密封闸阀,包括气缸、控制组件和阀体组件;阀体组件中,阀体呈对称的左右两部分,阀体的下部具有介质通道,介质通道的外围阀体壁上径向设有两只橡胶密封圈,两只橡胶密封圈之间的间隙为阀板升降通道,阀板上端与气缸内的活塞杆相连,橡胶密封圈设置在阀体壁的环形凹槽内,环形凹槽的底部设有密封圈骨架,橡胶密封圈外包在密封圈骨架上;密封圈骨架上设有连通气缸的输气孔。采用双面充气软密封后,两只充气而膨胀的橡胶密封圈紧紧压在阀板两侧,形成两个密封环带。文献1的方案中使用了密封圈骨架作为橡胶密封圈的支撑部件,在阀板位移至密封位置时,通过密封圈骨架上的输气孔输入空气使得密封圈膨胀后与阀板过盈密封。但是,由于密封圈骨架设置在橡胶密封圈的内部,密封完成后,密封圈受到介质冲击时,橡胶密封圈的应力集中在有介质的一侧,此时橡胶密封圈与密封圈骨架之间会存在较大剪切力,橡胶密封圈在这一侧非常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受损。另一方面,密封圈骨架的设置会导致阀体上增加沟回,不仅会增加制作成本,橡胶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产物以及介质进入密封圈骨架后,极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气密封闸阀在橡胶密封圈内设置密封圈骨架导致橡胶密封圈易受损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圈耐久性更好、便于安装清洁的气密封闸阀。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气密封闸阀,所述气密封闸阀包括阀体和阀板,所述阀板活动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壁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阀体在与所述阀板的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通于介质通道,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设于所述内壁上,并且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阀体连通处形成的通孔,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的密闭贴合至所述内壁,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之间形成有可以充入气体的中空部位;气道,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将所述中空部位连通至外部;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的侧翼上。较佳的,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环设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的侧翼上,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内壁,使得所述密封圈的内外侧的侧翼分别被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紧固。较佳的,所述密封圈在所述中空部位处,在未充入气体时形成隆起的形状。较佳的,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较佳的,所述阀板上与所述密封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的凸出部。较佳的,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到所述内壁。较佳的,所述第一压板具有一定厚度,所述密封圈在所述中空部位处,在未充入气体时形成隆起的形状高于所述厚度。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压板在密封圈的内侧扣压密封圈的侧翼,由于第一压板是从密封圈外部进行固定,使得密封圈与阀体的内壁的接触面不易受到气体等的冲击,减少了密封圈侧面受到的应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气密封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虚线框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实施例的气密封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气密封闸阀100包括阀体20和阀板10,2个密封圈31。阀板10活动穿设于阀体20的内壁21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阀体20在与阀板10的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通于介质通道。如图1~2所示,介质通过介质通道,沿着方向D(图1~2中的虚线箭头D)穿过阀体20。密封圈31设置到内壁21上,并且密封圈31包围介质通道与阀体20连通处形成的通孔,密封圈31的两个侧翼的密闭贴合至内壁21,密封圈31的两个侧翼之间形成有可以充入气体的中空部位。阀体20上设置有将密封圈31的中空部位连通至外部的气道。如图2所示,阀体2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接气源的气嘴32,当需要给密封圈31内充入气体时,气体通过气嘴32进入气道再进入密封圈31的中空部位内。阀板10上与密封圈3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出部11。也就是说,气密封闸阀100通过控制阀板10的位置来阻隔或者放行沿着方向D移动的介质。在阀体20与介质通道的连通处,形成有通孔(或称开口)供介质进入或流出阀体。密封圈31在通孔的外周上环形设置并包围通孔。需要关闭气密封阀闸100时,阀板10上连接的连杆被推动导致阀板10穿入阀体20包围形成的空间内。阀板10到达预定位置后,阀板10上的环形的凸出部11刚好对准了密封圈31。此时,未被充气的密封圈31与凸出部1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密封圈31的中空部位被充气而隆起后,密封圈31的隆起的部位紧密贴合到凸出部11上,密封动作完成。介质因被阀板10封堵而被阻断流动。另外,密封圈3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压板33,第一压板33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密封圈的内侧的侧翼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板33被设置为外直径小于密封圈31、内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圆环形状。第一压板33的外边缘直接或间接的抵触到密封圈31的侧边和侧翼,保护了密封圈31与阀体的内壁贴合的部位。另外,当要对密封圈进行更换或者清洁时,只需要将第一压板等部件取下即可,内壁表面大部分仍可以保持平滑,利于清洁。密封圈31的外侧环设有第二压板35,第二压板35通过紧固件固定到内壁21,第二压板35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密封圈的外侧的侧翼上,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到内壁21,使得密封圈的内外侧的侧翼分别被第一压板33、第二压板35紧固。同理,第二压板35被设置成内径大于密封圈31外径的环形。密封圈31在中空部位处,在未充入气体时形成隆起的形状。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密封圈31在充气和未充气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时,形变拉伸的部位特定,有利于延长密封圈的寿命。密封圈31与第一压板33之间夹设有密封垫34。也就是说,密封圈31和第一压板33不一定直接接触,而是可以隔着密封垫34。由于密封圈所受到的介质冲击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所受到的应力来自于第一压板一侧,这样设置密封垫可以进一步减缓应力对于密封圈31与内壁21的结合部位的冲击。此外,第一压板33通过螺栓固定到内壁21。第一压板33具有一定厚度,密封圈31在中空部位处,在未充入气体时形成隆起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封闸阀,所述气密封闸阀包括阀体和阀板,所述阀板活动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壁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阀体在与所述阀板的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通于介质通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设于所述内壁上,并且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阀体连通处形成的通孔,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的密闭贴合至所述内壁,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之间形成有可以充入气体的中空部位;/n气道,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将所述中空部位连通至外部;/n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的侧翼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封闸阀,所述气密封闸阀包括阀体和阀板,所述阀板活动穿设于所述阀体的内壁所包围形成的空间内,所述阀体在与所述阀板的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连通于介质通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设于所述内壁上,并且所述密封圈包围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阀体连通处形成的通孔,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的密闭贴合至所述内壁,所述密封圈的两个侧翼之间形成有可以充入气体的中空部位;
气道,设置于所述阀体上,将所述中空部位连通至外部;
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所述第一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的侧翼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封闸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环设有第二压板,
所述第二压板的至少一部分叠设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的侧翼上,
所述第一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通过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小卫张丹丹郭清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工阀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