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该减速箱由横置单级减速器和差速器集成,为了保证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向无位移增设了轴承盖板。从而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油回路,箱体内部各部件高转速运转时,箱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飞溅现象及惯性作用下到储油槽内,再通过油道流入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上,从而在不增加油泵系统助力的前提下,从而在考虑保证内部空间结构紧凑的前提下,保证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润滑到位的技术问题。在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上设置导油槽,箱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飞溅现象及惯性作用下,流入到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上,从而起到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二次润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
本申请涉及轴承润滑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
技术介绍
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装车后,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与车桥之间呈一定倾斜角度。从而,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中的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线所在平面高于差速器轴线所在平面。并且,处于设计轻量化和整体密封性考虑,润滑油的液面低于差速器的油封最高点所在水平面。因此,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中的润滑油无法直接侵入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位置。一旦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在工作时润滑不到位,会导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寿命降低。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方案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进行润滑,第一种方案是在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中设置油泵喷油系统,具体为通过在箱体底部放置油泵连接油管和管接头,将箱体内部的润滑油喷射至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位置;第二种方案是在箱体内壁开设导油槽,具体为在的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周围且箱体内壁设置的加筋板边缘开槽,利用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中的电机高转速动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使润滑油产生飞溅,通过导油槽的导向作用和润滑油的重力作用,传递至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位置。但是,油泵喷油过程中需额外增加动力输出装置,从而对箱体内部空间需求大,使得箱体生产装配工艺复杂化。采用在箱体内部开设导油槽的方案虽无需在增加其他设备,但仅通过飞溅的润滑油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进行润滑,会存在润滑不到位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方案无法解决在考虑保证内部空间结构紧凑、减重的前提下,保证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润滑到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无法解决在考虑保证空间结构紧凑的前提下,保证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润滑到位的技术问题。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所述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包括箱体、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中间齿轮、中间轴、腔体、差速器、差速器输出齿轮、筋板、导油孔、导油槽、储油槽、轴承盖板和油道;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所述中间齿轮、所述中间轴、所述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所述筋板、所述导油孔、所述导油槽、储油槽、所述轴承盖板和所述油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中间轴设置在所述腔体中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和所述差速器设置在所在中间轴的径向相对两侧;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所在水平面;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差速器的轴线所在水平面;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套设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的外壁;所述中间齿轮套设在中间轴的外壁;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套设在所述差速器的外壁;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筋板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壁;所述导油槽沿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径向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外壁上;所述轴承盖板设置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边沿上;所述储油槽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圆周上且与所述轴承盖板相抵;所述导油孔与所述储油槽相连通;所述储油槽通过所述导油孔与所述油道相连通;所述油道远离所述导油孔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轴向上。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包括平缓段和倾斜段;所述平缓段与所述倾斜段相连接;所述导油孔设置在所述平缓段的中央。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储油槽相接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圆周上;相邻所述储油槽的倾斜段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筋板还包括凸起段和延长段;所述凸起段与所述延长段相连接;所述凸起段的最高点落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径向上;所述延长段与所述凸起段相连接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凸起段与所述延长段相连接一端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板一端高于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边沿;所述轴承盖板一端低于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且与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外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板与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外壁边沿夹角为钝角。进一步地,所述差速器所在水平面与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该减速箱由横置单级减速器和差速器集成,所述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包括箱体、高转速输入齿轮轴、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中间齿轮、中间轴、腔体、差速器、差速器输出齿轮、筋板、导油孔、导油槽、储油槽、轴承盖板和油道;所述轴承盖板与所述储油槽围成所述储油槽,所述导油孔设置在所述储油槽一端;所述储油槽通过所述导油孔与所述油道连通;所述油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的轴向上。为了保证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向无位移增设了轴承盖板。从而在箱体内部形成一个油回路,箱体内部各部件高转速运转时,箱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飞溅现象及惯性作用下到储油槽内,再通过油道流入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上,从而在不增加油泵系统助力的前提下,优化箱体结构,能够减低润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在考虑保证内部空间结构紧凑的前提下,保证对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润滑到位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高转速输入齿轮轴A-A’方向的剖面图。其中,1-箱体,2-高转速输入齿轮轴,3-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4-中间齿轮,5-中间轴,6-腔体,7-差速器,8-差速器输出齿轮,9-筋板,10-导油孔,11-导油槽,12-储油槽,13-轴承盖板,14-油道,15-延长段,16-平缓段,17-倾斜段,18-凸起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高转速输入齿轮轴A-A’方向的剖面图。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包括箱体(1)、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中间齿轮(4)、中间轴(5)、腔体(6)、差速器(7)、差速器输出齿轮(8)、筋板(9)、导油孔(10)、导油槽(11)、储油槽(12)、轴承盖板(13)和油道(14);/n所述腔体(6)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n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所述中间齿轮(4)、所述中间轴(5)、所述差速器(7)、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所述筋板(9)、所述导油孔(10)、所述导油槽(11)、储油槽(12)、所述轴承盖板(13)和所述油道(14)设置在所述腔体(6)内;/n所述中间轴(5)设置在所述腔体(6)中部;/n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和所述差速器(7)设置在所在中间轴(5)的径向相对两侧;/n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中间轴(5)的轴线所在水平面;/n所述中间轴(5)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差速器(7)的轴线所在水平面;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套设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的外壁;/n所述中间齿轮(4)套设在中间轴(5)的外壁;/n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套设在所述差速器(7)的外壁;/n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与所述中间齿轮(4)啮合;/n所述中间齿轮(4)与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啮合;/n所述筋板(9)设置在所述腔体(6)的内壁;/n所述导油槽(11)沿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径向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外壁上;所述轴承盖板(13)设置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的外壁边沿上;/n所述储油槽(12)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的外壁圆周上且与所述轴承盖板(13)相抵;/n所述导油孔(10)与所述储油槽(12)相连通;/n所述储油槽(12)通过所述导油孔(10)与所述油道(14)相连通;/n所述油道(14)远离所述导油孔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的轴向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包括箱体(1)、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中间齿轮(4)、中间轴(5)、腔体(6)、差速器(7)、差速器输出齿轮(8)、筋板(9)、导油孔(10)、导油槽(11)、储油槽(12)、轴承盖板(13)和油道(14);
所述腔体(6)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
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所述中间齿轮(4)、所述中间轴(5)、所述差速器(7)、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所述筋板(9)、所述导油孔(10)、所述导油槽(11)、储油槽(12)、所述轴承盖板(13)和所述油道(14)设置在所述腔体(6)内;
所述中间轴(5)设置在所述腔体(6)中部;
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和所述差速器(7)设置在所在中间轴(5)的径向相对两侧;
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中间轴(5)的轴线所在水平面;
所述中间轴(5)的轴线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差速器(7)的轴线所在水平面;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套设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2)的外壁;
所述中间齿轮(4)套设在中间轴(5)的外壁;
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套设在所述差速器(7)的外壁;
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与所述中间齿轮(4)啮合;
所述中间齿轮(4)与所述差速器输出齿轮(8)啮合;
所述筋板(9)设置在所述腔体(6)的内壁;
所述导油槽(11)沿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径向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外壁上;所述轴承盖板(13)设置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的外壁边沿上;
所述储油槽(12)设置在所述高转速输入齿轮轴轴承(3)的外壁圆周上且与所述轴承盖板(13)相抵;
所述导油孔(10)与所述储油槽(12)相连通;
所述储油槽(12)通过所述导油孔(10)与所述油道(14)相连通;
所述油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钢,寇铁山,韩晗,李占江,赵志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