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82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大多采用弹簧的结构,这种转轴机构使用时间长了,弹簧的弹力会减弱,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定位轴包括轴主体、第一外延段和第二外延段;所述第一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一滑动凸轮和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压簧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二滑动凸轮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压簧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转轴
,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设备大多需要有使用到转轴机构,例如电脑显示器上的能够翻转的摄像头,该类摄像头具有自动弹开并翻转180度的功能,而实现这种功能需要使用到上述提及的转轴机构,现有的转轴机构大多采用弹簧弹开结构,因为弹簧两个支撑脚打开角度太大,长时间压缩,弹簧上会产生衰减力,其所产生的弹性势能逐渐降低,从而影响用户对该产品的体验感,并且导致该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寻找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大多采用弹簧的结构,这种转轴机构使用时间长了,弹簧的弹力会减弱,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定位轴包括轴主体、第一外延段和第二外延段;所述第一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一滑动凸轮和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压簧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二滑动凸轮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压簧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凸轮朝向所述压簧的第一侧面为平滑面,所述第一滑动凸轮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曲面凸起部,所述第一转动件朝向所述第一滑动凸轮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凸起部相配合的第二曲面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曲面凸起部可相互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凸轮朝向所述压簧的第一侧面为平滑面,所述第二滑动凸轮朝向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曲面凸起部,所述第二转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滑动凸轮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曲面凸起部相配合的第四曲面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三曲面凸起部与所述第四曲面凸起部可相互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延段与所述第二外延段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外延段的横截面半径和所述第二外延段的横截面半径小于所述轴主体的横截面直径。可选地,所述定位轴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延段远离所述轴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扣合沟槽,所述第一扣合沟槽上扣合有第一E型扣,所述第一E型扣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滑动凸轮的第二侧面相贴合。可选地,所述第二外延段远离所述轴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扣合沟槽,所述第二扣合沟槽上扣合有第二E型扣,所述第二E型扣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滑动凸轮的第二侧面相贴合。可选地,还包括轴套;所述定位轴、所述压簧、所述第一滑动凸轮、所述第二滑动凸轮均套装于所述轴套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壳体、摄像头模组、用于限制所述摄像头模组转动的锁合机构以及转轴机构;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锁合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显示器壳体上;所述转轴机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器壳体内,且所述转轴机构的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机构的第二转动件与所述显示器壳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机构可驱动所述摄像头模组按照预设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可选地,所述锁合机构包括按钮、弹簧以及卡销;所述按钮与所述卡销进行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的一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销活动安装所述卡槽内,所述按钮受外力作用时,所述按钮可推动所述卡销,使所述卡销脱离所述卡槽,所述卡销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卡销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显示器壳体内,所述按钮不受外力作用时,所述弹簧释放弹性势能,使所述卡销回到初始位置。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定位轴包括轴主体、第一外延段和第二外延段;所述第一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延段设置于所述轴主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一滑动凸轮和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压簧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外延段上套装有第二滑动凸轮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滑动凸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压簧之间。本实施例中的转轴机构,采用凸轮结构取替现有的弹簧结构,使得用户在使用时的手感更佳,并且采用凸轮结构可以避免弹簧使用时间长出现弹性势能减弱的缺陷,使应用该转轴机构的产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结构爆炸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中的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中的第一E型扣合第二E型扣分别与第一扣合沟槽和第二扣合沟槽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模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模组转动后的状态示意图;图示说明:定位轴1;压簧2;第一转动件3;第一滑动凸轮4;第二滑动凸轮5;第二转动件6;第一E型扣7;第二E型扣8;轴套9;转轴机构10;显示器前盖板11;摄像头模组12;按钮13;显示器背盖板14;弹簧15;卡销16;轴主体101;第一外延段102;第二外延段103;第一扣合沟槽104;第二扣合沟槽105;第二曲面凸起部301;第一曲面凸起部401;第三曲面凸起部501;第四曲面凸起部60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转轴机构大多采用弹簧的结构,这种转轴机构使用时间长了,弹簧的弹力会减弱,导致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转轴机构的实施例包括:定位轴1,所述定位轴1上套装有压簧2,所述定位轴1包括轴主体101、第一外延段102和第二外延段103;所述第一外延段102设置于所述轴主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轴(1),所述定位轴(1)上套装有压簧(2),所述定位轴(1)包括轴主体(101)、第一外延段(102)和第二外延段(103);/n所述第一外延段(102)设置于所述轴主体(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延段(103)设置于所述轴主体(101)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外延段(102)上套装有第一滑动凸轮(4)和第一转动件(3),所述第一滑动凸轮(4)设置于所述压簧(2)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之间,所述第二外延段(103)上套装有第二滑动凸轮(5)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件(6),所述第二滑动凸轮(5)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6)与所述压簧(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轴(1),所述定位轴(1)上套装有压簧(2),所述定位轴(1)包括轴主体(101)、第一外延段(102)和第二外延段(103);
所述第一外延段(102)设置于所述轴主体(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外延段(103)设置于所述轴主体(101)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外延段(102)上套装有第一滑动凸轮(4)和第一转动件(3),所述第一滑动凸轮(4)设置于所述压簧(2)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之间,所述第二外延段(103)上套装有第二滑动凸轮(5)和与所述第一转动件(3)同时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件(6),所述第二滑动凸轮(5)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件(6)与所述压簧(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凸轮(4)朝向所述压簧(2)的第一侧面为平滑面,所述第一滑动凸轮(4)朝向所述第一转动件(3)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曲面凸起部(401),所述第一转动件(3)朝向所述第一滑动凸轮(4)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曲面凸起部(401)相配合的第二曲面凸起部(301),其中,所述第一曲面凸起部(401)与所述第二曲面凸起部(301)可相互滑动;
所述第二滑动凸轮(5)朝向所述压簧(2)的第一侧面为平滑面,所述第二滑动凸轮(5)朝向所述第二转动件(6)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三曲面凸起部(501),所述第二转动件(6)朝向所述第二滑动凸轮(5)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曲面凸起部(501)相配合的第四曲面凸起部(601),其中,所述第三曲面凸起部(501)与所述第四曲面凸起部(601)可相互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段(102)与所述第二外延段(103)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外延段(102)的横截面半径和所述第二外延段(103)的横截面半径小于所述轴主体(101)的横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心镇张秀金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