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包括支架及转动设置于支架上的风扇主体,支架上设置有转动套,风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风扇主体内设置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上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使风扇主体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相对支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齿轮传动组件驱动风扇主体相对支架转动,实现抬头与低头过程;采用轴承,转动时磨损较小、转动更顺畅、使用寿命较长;采用限位柱与限位孔限位配合,控制风扇主体俯仰的最大角度;采用轴承抵于台阶,可防止轴承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涉及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电风扇,如台扇、壁挂扇以及落地扇等等,为了方便调整电风扇的送风角度,电风扇的风扇头部与底座之间大多设置有可左右或者上下调整风扇送风角度的结构。现有公布号为CN10971716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台式循环风灭蚊扇,包括有安装架、风扇主机、风扇主机俯仰角度调节机构、送风机构和灭蚊机构,风扇主机安装在安装架上,风扇主机两侧的转轴孔分别通过卡接环与第一转轴卡接配合、卡接柱和第二转轴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风扇主机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随后风扇主机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右支撑杆和左支撑杆上,从而使得风扇主机的送风角度可以调节;风扇主机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角度定位组件,角度定位组件包括有角度器、弹簧套、弹簧,角度器固定安装在左转轴孔中,角度器上设置有一排等距离排列的卡合孔,弹簧套上可滑动地安装有与该卡合孔卡接的卡合头,弹簧套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中,弹簧套设在卡合头上并分别与弹簧套和卡合头抵接。当回转驱动装置驱动风扇主机旋转时,卡合头克服弹簧的回弹力向着弹簧套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合头与角度器上的卡合孔脱离,从而使得角度定位组件不会妨碍到角度调节组件的工作;当回转驱动装置不工作时,卡合头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卡接在角度器上,从而使得风扇主机在无外力作用下不会调整角度。但上述灭蚊扇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角度调节过程中通过卡合头与卡合孔的配合实现定位,定位角度随卡合孔的开设排布而固定,无法实现任意角度的定位;此外,在长期俯仰角调节过程中,风扇主机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间相对转动部位容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采用齿轮传动组件驱动风扇主体相对支架转动,且在风扇主体与支架之间设置轴承的方式,具有俯仰角度可任意调节、磨损较小、使用寿命较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包括支架及转动设置于支架上的风扇主体,支架上设置有转动套,风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转动套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壁与旋转轴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壁与转动套固定连接;风扇主体内设置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上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使风扇主体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相对支架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扇主体的俯仰角调节时,调节电机启动,在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带动风扇主体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此调节风扇主体的俯仰角度,在风扇主体相对支架转动过程中,由于旋转轴与转动套之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所以在调节过程中旋转轴与转动套之间的磨损较小、转动更顺畅,从而可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调节电机可通过传动组件控制风扇主体的俯仰角度,从而实现抬头和低头过程。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传动组件设置为齿轮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在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作用下,使从动齿轮随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相对旋转轴转动,使风扇主体相对支架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从动齿轮设置为扇形齿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风扇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与旋转轴同轴设置,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柱,转动套上开设有圆弧形的限位孔,限位柱与限位孔的端部限位配合,当转动套相对旋转轴转动时,限位柱沿限位孔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套相对旋转轴转动时,限位柱将沿圆弧形的限位孔滑移,限位孔的两端分别对应控制风扇主体的俯仰的最大角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套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定位块,支架上开设有与弧形定位块定位配合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套安装于支架上时,可将弧形定位块嵌于定位槽内定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支架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转动套上对应开设有三个螺栓孔,转动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转动套内壁设置有台阶,当转动套套接于旋转轴上时,轴承的端面与台阶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轴承的端面抵于台阶上,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轴承沿旋转轴轴向窜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支架整体呈“U”字形,转动套固定设置于支架的两端,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主体在转动套和旋转轴的配合下两侧对应转动连接于支架的两端,在调节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调节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组件驱动风扇主体相对支架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调节电机可通过齿轮传动组件控制风扇主体的俯仰角度,实现抬头和低头过程,此外,由于转动套与旋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以两者在相对转动时具有受磨损较小、转动时更顺畅的效果,从而可延长使用寿命;2.采用限位柱与圆弧形的限位孔限位配合,限位孔的两端可分别对应控制风扇主体的俯仰的最大角度;3.采用轴承抵于台阶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轴承窜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支架与风扇主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其中风扇罩壳未示出。图3是实施例的支架、转动套、风扇主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其中风扇罩壳未示出。图中:1、支架;11、底座;12、定位槽;13、安装孔;2、风扇主体;21、驱动部;211、外壳;22、风扇罩壳;3、转动套;31、弧形定位块;32、螺栓孔;33、限位孔;34、台阶;35、从动齿轮;4、旋转轴;5、固定盘;51、限位柱;6、轴承;7、调节电机;71、驱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整体呈“U”字形的支架1,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支架1上的两端转动设置有风扇主体2,风扇主体2包括驱动部21及设置于驱动部21前端的风扇罩壳22,驱动部2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211。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套3,转动套3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定位块31,支架1两端均开设有与弧形定位块31定位配合的定位槽12,支架1每端均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3,转动套3上对应开设有三个螺栓孔32,转动套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架1上,转动套3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的限位孔33。外壳211的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旋转轴4及固定盘5,固定盘5与旋转轴4同轴设置,固定盘5上设置有两根对称的限位柱51,限位柱51与限位孔33端部限位配合,当转动套3相对旋转轴4转动时,限位柱51沿限位孔33滑移;旋转轴4上设置有轴承6,轴承6的内壁与旋转轴4的外壁固定连接,轴承6的外壁与转动套3的内壁固定连接,旋转轴4通过轴承6与转动套3转动连接;转动套3的内壁设置有台阶34,当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包括支架(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风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转动套(3),所述风扇主体(2)的侧壁设置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转动套(3)之间设置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与所述旋转轴(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6)的外壁与所述转动套(3)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主体(2)内设置有调节电机(7),所述调节电机(7)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驱使所述风扇主体(2)以所述旋转轴(4)为旋转中心相对所述支架(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包括支架(1)及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的风扇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转动套(3),所述风扇主体(2)的侧壁设置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与所述转动套(3)之间设置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壁与所述旋转轴(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6)的外壁与所述转动套(3)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主体(2)内设置有调节电机(7),所述调节电机(7)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驱使所述风扇主体(2)以所述旋转轴(4)为旋转中心相对所述支架(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为齿轮传动组件,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相啮合的驱动齿轮(71)和从动齿轮(35),所述驱动齿轮(71)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电机(7)的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35)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5)设置为扇形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俯仰角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2)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盘(5),所述固定盘(5)与所述旋转轴(4)同轴设置,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通恩,
申请(专利权)人:霍通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