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79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罗茨高压风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包括诱导圆壳、增压圆壳、增压锥管、螺纹管头、螺旋叶、增压螺杆、定位环、支撑板和驱动组件,诱导圆壳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的左侧面连接,增压锥管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的左侧面连接,驱动组件位于诱导圆壳的内部,螺旋叶的轴心与增压螺杆的头部连接,增压螺杆的尾部与定位环的内部连接,所述诱导圆壳的外表面连接有定位罩,定位罩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常规诱导风机的通风管为直筒式,送风量根据诱导风机的规格和功率决定,诱导风机直通式通风管缺乏风量增压功能,不能提高诱导风机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送风效率和射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
本技术涉及罗茨高压风机
,具体为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
技术介绍
隧道内设诱导风机持续不断的把外部空气输入隧道内进行空气更替,特别是如秦岭终南山的长距离隧道,但是,常规诱导风机的通风管为直筒式,送风量根据诱导风机的规格和功率决定,诱导风机直通式通风管缺乏风量增压功能,不能提高诱导风机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送风效率和射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达到输出的流动空气压缩增压后输出,大大增加风机的风量扬程和动能,输出的气流压力大、输送距离远,输送气流柔和,避免形成涡流,大大提高隧道内风机的送风效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包括诱导圆壳、增压圆壳、增压锥管、螺纹管头、螺旋叶、增压螺杆、定位环、支撑板和驱动组件,诱导圆壳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的左侧面连接,增压锥管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的左侧面连接,驱动组件位于诱导圆壳的内部,螺旋叶的轴心与增压螺杆的头部连接,增压螺杆的尾部与定位环的内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诱导圆壳的外表面连接有定位罩,定位罩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台。优选的,所述增压圆壳的右侧面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的外表面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支架、限位栓、限位环和增压风机,支撑支架的顶端内部与增压风机的下表面连接,限位栓贯穿支撑支架,限位栓的外表面与限位环的内壁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表面与诱导圆壳的内部连接,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支架的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环的左侧面与增压风机的输出轴连接,定位环位于诱导圆壳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诱导圆壳的内壁连接有增压板,增压板顶部与螺纹孔的内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诱导圆壳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锥管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圆壳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因此螺纹管头转入螺纹孔的内部,从而完成整个通风管道的组装,增压风机带动增压螺杆旋转,螺旋叶围绕着增压螺杆顺时针转动,把外部空气吸入形成流动气流,部分流动气流进入到诱导圆壳后从增压板输送到螺纹管头,最终进入到增压圆壳后从增压锥管出口排出,促使输出的气流压力大、输送距离远,大大提高隧道内的空气更换效率,达到输出的流动空气压缩增压后输出,大大增加风机的风量扬程和动能,输出的气流压力大、输送距离远,输送气流柔和,避免形成涡流,大大提高隧道内风机的送风效率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在隧道施工时,将支撑台安装在隧道的内壁,隧道开设有通风口,诱导圆壳贯穿隧道,诱导圆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罩,定位罩在施工时起到对诱导圆壳保护作用,因此定位罩的外表面与通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而支撑支架的顶端内部与增压风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栓贯穿支撑支架,限位栓的外表面与限位环的内壁螺纹连接,限位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从而限位环转离限位栓,增压螺杆转离定位环,方便对风机进行检修替换,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更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内饰图;图3为本技术左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支撑台;2、定位罩;3、诱导圆壳;4、增压圆壳;5、增压锥管;6、螺纹管头;7、螺旋叶;8、增压螺杆;9、定位环;10、支撑板;11、驱动组件;12、增压板;1101、支撑支架;1102、限位栓;1103、限位环;1104、增压风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包括诱导圆壳3、增压圆壳4、增压锥管5、螺纹管头6、螺旋叶7、增压螺杆8、定位环9、支撑板10和驱动组件11,诱导圆壳3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锥管5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驱动组件11位于诱导圆壳3的内部,螺旋叶7的轴心与增压螺杆8的头部螺纹连接,增压螺杆8的尾部与定位环9的内部螺纹连接。进一步,诱导圆壳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罩2,定位罩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进一步,增压圆壳4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进一步,驱动组件11包括支撑支架1101、限位栓1102、限位环1103和增压风机1104,支撑支架1101的顶端内部与增压风机1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栓1102贯穿支撑支架1101,限位栓1102的外表面与限位环1103的内壁螺纹连接。进一步,限位栓1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外表面与诱导圆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顶部与支撑支架1101的底部活动连接。进一步,定位环9的左侧面与增压风机11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定位环9位于诱导圆壳3的内部。进一步,诱导圆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增压板12,增压板12顶部与螺纹孔的内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在使用时,将诱导圆壳3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锥管5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圆壳4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因此螺纹管头6转入螺纹孔的内部,从而完成整个通风管道的组装,增压风机1104带动增压螺杆8旋转,螺旋叶7围绕着增压螺杆8顺时针转动,把外部空气吸入形成流动气流,部分流动气流进入到诱导圆壳3后从增压板12输送到螺纹管头6,最终进入到增压圆壳4后从增压锥管5出口排出,促使输出的气流压力大、输送距离远,大大提高隧道内的空气更换效率,在隧道施工时,将支撑台1安装在隧道的内壁,隧道开设有通风口,诱导圆壳3贯穿隧道,诱导圆壳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罩2,定位罩2在施工时起到对诱导圆壳3保护作用,因此定位罩2的外表面与通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而支撑支架1101的顶端内部与增压风机1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栓1102贯穿支撑支架1101,限位栓1102的外表面与限位环1103的内壁螺纹连接,限位栓1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从而限位环1103转离限位栓1102,增压螺杆8转离定位环9,方便对风机进行检修替换,保证隧道内的空气更换效率。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将诱导圆壳3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锥管5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增压圆壳4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因此螺纹管头6转入螺纹孔的内部,从而完成整个通风管道的组装,增压风机1104带动增压螺杆8旋转,螺旋叶7围绕着增压螺杆8顺时针转动,把外部空气吸入形成流动气流,部分流动气流进入到诱导圆壳3后从增压板12输送到螺纹管头6,最终进入到增压圆壳4后从增压锥管5出口排出,促使输出的气流压力大、输送距离远,大大提高隧道内的空气更换效率,达到输出的流动空气压缩增压后输出,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包括诱导圆壳(3)、增压圆壳(4)、增压锥管(5)、螺纹管头(6)、螺旋叶(7)、增压螺杆(8)、定位环(9)、支撑板(10)和驱动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圆壳(3)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4)的左侧面连接,增压锥管(5)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6)的左侧面连接,驱动组件(11)位于诱导圆壳(3)的内部,螺旋叶(7)的轴心与增压螺杆(8)的头部连接,增压螺杆(8)的尾部与定位环(9)的内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包括诱导圆壳(3)、增压圆壳(4)、增压锥管(5)、螺纹管头(6)、螺旋叶(7)、增压螺杆(8)、定位环(9)、支撑板(10)和驱动组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圆壳(3)的右侧面与增压圆壳(4)的左侧面连接,增压锥管(5)的右侧面与螺纹管头(6)的左侧面连接,驱动组件(11)位于诱导圆壳(3)的内部,螺旋叶(7)的轴心与增压螺杆(8)的头部连接,增压螺杆(8)的尾部与定位环(9)的内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圆壳(3)的外表面连接有定位罩(2),定位罩(2)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台(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圆壳(4)的右侧面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壁与螺纹管头(6)的外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增压的罗茨高压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明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