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夯扩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52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夯扩桩结构,通过施工前进行平整场地和放线定位,挖出所述桩孔和所述扩大头,放入所述碎石层,并进行初步夯压,放入所述外筒,使多个所述外扩板围合而成的锥形体插入所述碎石层内,并插入到设计深度,使所述内筒与所述外扩板抵制,使所述外扩板进一步张开,并对周围的所述碎石层进行水平方向的夯扩,取出所述内筒,在所述外筒内浇筑所述混凝土垫层,并使所述预制桩放入所述桩孔内,并嵌入所述碎石层,且与所述混凝土垫层连接,再分层浇筑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至所述外筒内,边浇筑边提起所述外筒,并进行振捣,使预制桩与底部扩大头和侧面土层的连接性更好,避免核心承载部分混凝土离析,影响桩的承载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夯扩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夯扩桩结构。
技术介绍
夯扩桩是以建筑垃圾、渣土、素土、石灰、灰土、无毒工业废料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为填料,填充在预先成孔至预定深度的桩孔内,形成高承载力的密实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然后在孔内进行混凝土分层灌注进而成型,但部分夯扩桩在施工完成后部分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该桩为废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夯扩桩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夯扩桩在施工完成后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该桩为废桩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夯扩桩结构,包括土层、碎石层、钢护筒、预制混凝土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碎石层与土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土层的内部,所述钢护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卡合,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与所述钢护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钢护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之间;所述土层具有扩大头和桩孔,所述扩大头与所述碎石层围合,并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外表面,所述桩孔与所述扩大头贯通,并贯穿所述土层,位于所述扩大头的上方,靠近地面;所述钢护筒包括外筒、内筒和外扩板,所述外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桩孔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扩板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还位于所述外筒的底部,靠近所述碎石层;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预制桩和桩身钢筋笼,所述预制桩与所述碎石层卡合,并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底部位于所述碎石层内,所述桩身钢筋笼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桩身表面,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混凝土垫层和现浇混凝土层,并与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扩大头内,还位于所述碎石层的表面,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还与所述桩身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并位于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其中,所述土层还具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与所述桩孔贯通,且位于所述桩身的外侧;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填充所述沉降槽。其中,所述桩身钢筋笼包括桩身螺旋插筋和底部预留插筋,所述桩身螺旋插筋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内部,且伸出所述预制桩的表面,还螺旋环绕所述预制桩的表面;所述底部预留插筋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桩身螺旋插筋固定连接,且伸出所述预制桩的底部,朝向所述碎石层延伸,还位于所述扩大头内。其中,所述底部预留插筋包括第一环形钢筋、连接钢筋和第二环形钢筋,所述第一环形钢筋与所述桩身螺旋插筋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预制桩套合,且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底部,靠近所述碎石层;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一环形钢筋转动连接,并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底部,朝向远离所述预制桩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钢筋的数量为多根,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钢筋的一周;所述第二环形钢筋与多所述连接钢筋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钢筋的远离所述第一环形钢筋一端,且位于所述扩大头的内部。其中,所述预制桩具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底部,并伸入所述预制桩的内部,开孔方向朝向所述扩大头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定位插筋和固定插筋,所述固定插筋与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预留孔配合,还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内部,朝向远离所述碎石层的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插筋与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固定连接,且数量为多个,分别环形设置于所述固定插筋的一周。其中,所述夯扩桩结构还包括桩身底部监测器和外部显示器,所述桩身底部监测器与所述预制桩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底部,朝向所述固定插筋;所述外部显示器与所述桩身底部监测器无线电连接,并位于所述桩身的上方,远离所述桩身底部监测器。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土层支护、桩身支护和螺纹调节器,所述土层支护与所述土层卡合,并与所述桩孔套合,且位于所述桩孔的一周;所述桩身支护与所述预制桩套合,并位于所述预制桩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土层支护的内部;所述螺纹调节器与所述土层支护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桩身支护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土层支护和所述桩身支护之间。本技术的一种夯扩桩结构,通过施工前进行平整场地和放线定位,挖出所述桩孔和所述扩大头,放入所述碎石层,并进行初步夯压,放入所述外筒,使多个所述外扩板围合而成的锥形体插入所述碎石层内,并插入到设计深度,使所述内筒与所述外扩板抵制,使所述外扩板进一步张开,并对周围的所述碎石层进行水平方向的夯扩,取出所述内筒,在所述外筒内浇筑所述混凝土垫层,并使所述预制桩放入所述桩孔内,并嵌入所述碎石层,且与所述混凝土垫层连接,再分层浇筑所述现浇混凝土层至所述外筒内,边浇筑边提起所述外筒,并进行振捣,使预制桩与底部扩大头和侧面土层的连接性更好,避免核心承载部分混凝土离析,影响桩的承载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钢护筒插入碎石层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预制桩的固定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预制桩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预制桩底部连接示意图。图中:1-土层、2-碎石层、3-钢护筒、4-预制混凝土组件、5-连接组件、6-桩身底部监测器、7-外部显示器、11-扩大头、12-桩孔、13-沉降槽、31-外筒、32-内筒、33-外扩板、41-预制桩、42-桩身钢筋笼、51-混凝土垫层、52-现浇混凝土层、53-定位插筋、54-固定插筋、55-土层支护、56-桩身支护、57-螺纹调节器、100-夯扩桩结构、411-预留孔、421-桩身螺旋插筋、422-底部预留插筋、4221-第一环形钢筋、4222-连接钢筋、4223-第二环形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夯扩桩结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土层、碎石层、钢护筒、预制混凝土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碎石层与土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土层的内部,所述钢护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卡合,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与所述钢护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钢护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之间;/n所述土层具有扩大头和桩孔,所述扩大头与所述碎石层围合,并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外表面,所述桩孔与所述扩大头贯通,并贯穿所述土层,位于所述扩大头的上方,靠近地面;/n所述钢护筒包括外筒、内筒和外扩板,所述外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桩孔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扩板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还位于所述外筒的底部,靠近所述碎石层;/n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预制桩和桩身钢筋笼,所述预制桩与所述碎石层卡合,并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底部位于所述碎石层内,所述桩身钢筋笼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位于预制桩桩身表面,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n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混凝土垫层和现浇混凝土层,并与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扩大头内,还位于所述碎石层的表面,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还与所述桩身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并位于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夯扩桩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土层、碎石层、钢护筒、预制混凝土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碎石层与土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土层的内部,所述钢护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卡合,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与所述钢护筒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钢护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之间;
所述土层具有扩大头和桩孔,所述扩大头与所述碎石层围合,并位于所述碎石层的外表面,所述桩孔与所述扩大头贯通,并贯穿所述土层,位于所述扩大头的上方,靠近地面;
所述钢护筒包括外筒、内筒和外扩板,所述外筒与所述土层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桩孔内,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所述外扩板与所述外筒转动连接,并与所述碎石层滑动连接,且与所述内筒滑动连接,还位于所述外筒的底部,靠近所述碎石层;
所述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预制桩和桩身钢筋笼,所述预制桩与所述碎石层卡合,并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且底部位于所述碎石层内,所述桩身钢筋笼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位于预制桩桩身表面,且位于所述外筒的内部;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混凝土垫层和现浇混凝土层,并与所述碎石层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扩大头内,还位于所述碎石层的表面,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与所述土层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还与所述桩身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层位于所述土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并位于所述混凝土垫层和所述预制桩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扩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层还具有沉降槽,所述沉降槽的数量为多个,并分别与所述桩孔贯通,且位于所述桩身的外侧;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填充所述沉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扩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身钢筋笼包括桩身螺旋插筋和底部预留插筋,所述桩身螺旋插筋与所述预制桩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预制桩的内部,且伸出所述预制桩的表面,还螺旋环绕所述预制桩的表面;所述底部预留插筋与所述预制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程建军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