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47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地面以下的基坑换填部分以及地面以上的路堤换填部分,路堤换填部分两侧设置片石护道;基坑换填部分中的冻土天然上限以上设置有横向的通风管,纵向间隔平行布置,通风管两端沿基坑边坡向上伸入片石护道并通向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被动保温(填土、保温板)与主动降温(通风管、片石护道)有机结合,多管齐下,综合保护多年冻土;通风管按半幅法、间隔法施工,使得作业场地宽敞、施工运输通畅、沟槽形状规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丰富了多年冻土低路堤冻土保护技术,为解决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融沉、地基沉降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大量应用片石气冷、通风管、热管保护多年冻土,片石气冷应用于填土高度大于2.5m路堤,通风管应用于填土高度大于4.0m路堤,热管因其较贵用于填土高度小于2.5m路堤(简称“低路堤”)、路堑。目前,应用于高路堤(填土高度大于2.5m路堤)的主动保护冻土技术较丰富,如片石气冷、片石护坡、通风管、热管,甚至以桥代路等,而应用于低路堤的主动保护冻土技术相对有限,常用的有热管。基于此,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技术储备,研究、开发适用于低路堤地段的冻土路基新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地面以下的基坑换填部分以及地面以上的路堤换填部分,路堤换填部分两侧设置片石护道;基坑换填部分中的冻土天然上限以上设置有横向的通风管,纵向间隔平行布置,通风管两端沿基坑边坡向上伸入片石护道并通向外部。通风管上方的路堤换填部分内设置有保温板。通风管为拼装式波纹管,管节间采用套筒或法兰方式连接。通风管两端的通风管管口部分弯折,旋转时改变朝向。基坑换填部分挖除换填粗颗粒土。保温板板上下均铺设中粗砂垫层。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涉及的结构包括基底换填层、通风管、保温板和片石护道四部分,将被动保温(填土、保温板)与主动降温(通风管、片石护道)有机结合,多管齐下,综合保护多年冻土。通风管按半幅法、间隔法施工,使得作业场地宽敞、施工运输通畅、沟槽形状规整。本技术丰富了多年冻土低路堤冻土保护技术,为解决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融沉、地基沉降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横断面图。图中,1-片石护道,2-通风管管口,3-保温板,4-通风管,5-基坑边线,6-挖除换填粗颗粒土,7-高含冰量冻土,8-冻土天然上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地面以下的基坑换填部分以及地面以上的路堤换填部分,路堤换填部分两侧设置片石护道1,高度与路基面齐平,宽度2.0m,片石采用坚硬、耐冻、不易风化的岩石,粒径0.1m~0.3m。基坑换填部分中的冻土天然上限8以上设置有横向的通风管4,纵向间隔平行布置,通风管4两端沿基坑边坡向上伸入片石护道1并通向外部。通风管4上方的路堤换填部分内设置有保温板3,位于路基面下0.80m处。保温板选用EPS等强度高、韧性好的板材,厚度60~80mm。通风管4为拼装式波纹管,管节间采用套筒或法兰方式连接。通风管4两端的通风管管口2部分弯折,旋转时改变朝向。通风管采用金属波纹管制作,管节间采用套筒或法兰方式连接,也可根据需要定制。通风管有效孔径0.3~0.4m,间距1.6m~2.0m。通风管管口伸出护道边坡不小于0.3m,且高出地表以上0.7m,主风侧管口高于次风侧管口。管口朝向可根据风向、气候条件进行调节。基坑换填部分挖除换填粗颗粒土,换填厚度为1.4倍的天然上限值,但不超过3.0m。保温板3板上下均铺设0.20m厚中粗砂垫层。本技术的施工过程为:1、施工宜尽量安排在在春融前完成。2、施工前应准备充足机械设备、物质材料,同时准备雨雪天所用盖布及临时支架等,便于对暴露地区进行及时覆盖。3、基底挖除换填粗颗粒土至通风管顶面,人工或机械按通风管的位置挖槽埋设通风管。通风管尽量沿基坑壁埋设。(1)通风管以下填土压实并符合要求后,按半幅法、间隔法进行通风管施工。半幅法:以线路中线将作业面分为左、右两个半幅;间隔法:间隔开挖沟槽、安装通风管。这样可保证施工过程运输通畅;开槽的土方也可堆在另半幅路基上;间隔开挖有利于保证沟槽的形状、增加作业面。(2)槽底采用中粗砂找平,管体周围应充填密实。(3)通风管采用金属波纹管制作,法兰方式连接,也可根据需要定制。4、通风管安设完毕,继续填土、施做保温板。(1)为防止保温板受到损坏或变形,铺设保温板时,于保温板上下各铺0.20m厚中粗砂保护层。(2)保温板上部填筑一层土料后,再进行机械碾压,以防止保温板压缩变形较大,降低保温效果。(3)保温板接缝处理采用粘合剂粘接、企槽搭接或接缝发泡连接方法。5、填筑路基两侧片石护道,注意保护通风管免受破坏。片石采用坚硬、耐冻、不易风化的岩石,粒径0.1m~0.3m。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地面以下的基坑换填部分以及地面以上的路堤换填部分,路堤换填部分两侧设置片石护道(1);/n基坑换填部分中的冻土天然上限(8)以上设置有横向的通风管(4),纵向间隔平行布置,通风管(4)两端沿基坑边坡向上伸入片石护道(1)并通向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基结构包括地面以下的基坑换填部分以及地面以上的路堤换填部分,路堤换填部分两侧设置片石护道(1);
基坑换填部分中的冻土天然上限(8)以上设置有横向的通风管(4),纵向间隔平行布置,通风管(4)两端沿基坑边坡向上伸入片石护道(1)并通向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堤通风管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通风管(4)上方的路堤换填部分内设置有保温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原多年冻土区低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多青王平刘佑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