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30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升降机、安装机构和支撑台,所述升降机安装与支撑台底部,所述支撑台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壁上安装有多组加强筋,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还滑动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与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块为C形结构,且底端面居中处为凹陷设置,且凹陷处与支撑台的框壁上表面嵌合,并沿其滑动,所述支撑台的框壁前端面上还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该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
本技术属于高炉
,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是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目前,在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施工中,高空作业是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的重大问题,如炉顶天车梁因长时间使用需要加固时或者更换紧固配件时,往往需要通过升降机将人输送至天车梁的位置,人工通过手持电钻等工具进行修配改施工,费时费力,人力消耗大,导致修配改工作效率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升降机、安装机构和支撑台,所述升降机安装与支撑台底部,所述支撑台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壁上安装有多组加强筋,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还滑动安装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与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块为C形结构,且底端面居中处为凹陷设置,且凹陷处与支撑台的框壁上表面嵌合,并沿其滑动,所述支撑台的框壁前端面上还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支撑台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块的底端面还焊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截面为T形,与第一滑槽适配两者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居中部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滑动板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滑动板的上方,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安装管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与支撑板的长边平齐,且内侧嵌入有滑动板底部的凸出部,所述滑动板为T形结构,底端面居中部为凸出设置,凸出部沿第二滑槽滑动。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顶端面与支撑板的底端面居中部焊接,滑动杆竖直设置,底端伸入至固定管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供滑动杆竖向伸入,且固定杆的外壁上还纵向安装有限位螺栓。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杆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沿杆壁竖向阵列分布,且限位螺栓穿过固定杆伸入至限位孔内部。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通过安装机构的设置,使得天车梁的修配改作业更加高效,同时也降低了人工的劳动成本,安装管可以配合不同功能的钻头安装,使得对于天车梁的修配改更加方便,通过滑动杆与固定杆配合竖向调整支撑板的高度,依靠移动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支撑台可多向移动,进行加工作业,大大节约了人力消耗,提升修配改作业的效率,该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升降机、3安装机构、4第一滑槽、5加强筋、6第二滑槽、7滑动杆、8限位螺栓、9移动块、10支撑板、11安装管、12驱动电机、13滑动板、14限位孔、15固定杆、1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升降机2、安装机构3和支撑台1,所述升降机2安装与支撑台1底部,所述支撑台1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壁上安装有多组加强筋5,所述支撑台1的上方还滑动安装有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2,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7与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16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6为C形结构,且底端面居中处为凹陷设置,且凹陷处与支撑台1的框壁上表面嵌合,并沿其滑动,所述支撑台1的框壁前端面上还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沿支撑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块16的底端面还焊接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的截面为T形,与第一滑槽4适配两者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居中部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与滑动板13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2固定安装在滑动板13的上方,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安装管11相连,通过安装机构3的设置,使得天车梁的修配改作业更加高效,同时也降低了人工的劳动成本,安装管可以配合不同功能的钻头安装。具体的,所述第二滑槽6与支撑板10的长边平齐,且内侧嵌入有滑动板13底部的凸出部,所述滑动板13为T形结构,底端面居中部为凸出设置,凸出部沿第二滑槽6滑动。具体的,所述滑动杆7的顶端面与支撑板10的底端面居中部焊接,滑动杆7竖直设置,底端伸入至固定管的内侧,拉伸滑动杆7,滑动杆7沿着固定杆15的内部滑出。具体的,所述固定杆15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供滑动杆7竖向伸入,且固定杆15的外壁上还纵向安装有限位螺栓8,限位螺栓8用于固定滑动杆7与固定杆15。具体的,所述滑动杆7的杆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限位孔14沿杆壁竖向阵列分布,且限位螺栓8穿过固定杆15伸入至限位孔14内部。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1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通过推动把手将驱动电机12前后推动。具体的,该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升降机2将支撑台1输送至与炉顶天车梁同高的位置,升降机2与支撑台1的升降原理为现有技术,与剪叉升降平台工作原理一致,随后操作人员将钻头塞入安装管11的内部,通过螺栓拧紧固定,通过滑动滑块16将支撑台1横向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滑块16沿着支撑台1的上表面滑动,并且根据需要施工的位置再次对支撑台1进行高度调节,拉伸滑动杆7,滑动杆7沿着固定杆15的内部滑出,当限位孔14与限位螺栓8平齐时,拧紧限位螺栓8,使其插入限位孔14的内部,支撑台1固定,启动驱动电机12,通过推动把手将驱动电机12前移,驱动电机12依靠滑动板13与第二滑槽6的配合,进行移动,带动钻头朝向天车梁靠近进行打孔,随后将用于加固的钢板螺纹安装,操作便捷,有效提升天车梁的加固修配改作业效率,也降低了人力的消耗,该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广泛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升降机(2)、安装机构(3)和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2)安装与支撑台(1)底部,所述支撑台(1)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壁上安装有多组加强筋(5),所述支撑台(1)的上方还滑动安装有安装机构(3);/n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2),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7)与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16)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6)为C形结构,且底端面居中处为凹陷设置,且凹陷处与支撑台(1)的框壁上表面嵌合,并沿其滑动,所述支撑台(1)的框壁前端面上还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沿支撑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块(16)的底端面还焊接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的截面为T形,与第一滑槽(4)适配两者滑动连接;/n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居中部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与滑动板(13)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2)固定安装在滑动板(13)的上方,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安装管(1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炉顶天车梁修配改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升降机(2)、安装机构(3)和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2)安装与支撑台(1)底部,所述支撑台(1)为矩形框架结构,且侧壁上安装有多组加强筋(5),所述支撑台(1)的上方还滑动安装有安装机构(3);
所述安装机构(3)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电机(12),支撑板(10)的下方设置有相互滑动连接的滑动杆(7)与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16)的上表面,所述滑块(16)为C形结构,且底端面居中处为凹陷设置,且凹陷处与支撑台(1)的框壁上表面嵌合,并沿其滑动,所述支撑台(1)的框壁前端面上还水平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沿支撑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滑块(16)的底端面还焊接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的截面为T形,与第一滑槽(4)适配两者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居中部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第二滑槽(6)与滑动板(13)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2)固定安装在滑动板(13)的上方,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安装管(11)相连。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建廖树茂唐大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