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3004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7
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平台,用以托举重物;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以及支撑所述升降平台;底板,用以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杆,所述升降机构本体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电机为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杆包括两组,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一种合理的行星齿轮箱结构(体积小,传动比大),输入和输出的高传动比以便更加容易降低输入功率,采用高强链轮驱动链轮来带动齿轮与齿条的相对运动使平台升降以便保证升降平台的安全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生产过程中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来回反复周转,而每一台加工设备的操作面并非在统一高度,高度落差较大,不便于来回反复操作,增加人的疲劳强度,对零件的质量造成影响,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所以需要研制移动式升降平台车以控制操作面及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疲劳度。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油缸或丝杠进行举升重物,对于重型平台以油缸驱动较多。对于高载重采用双油缸剪式滑动结构,此结构潜在危险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油管爆裂,油缸漏油,马达损坏),瞬间跌落而发生危险,安全性能较低,而对于丝杠来说,举升高度受限于丝杠的长度,而且力量集中在丝杠上,对于丝杠的磨损较高,且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升降平台。本技术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平台,用以托举重物;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以及支撑所述升降平台;底板,用以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杆,所述升降机构本体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电机为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杆包括两组,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本体还包括传动轴以及传动链;其中,所述传动轴包括固定轴、中转轴以及移动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轴与所述底板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带动所述中转轴转动,所述中转轴带动所述移动轴转动。进一步,所述固定轴包括固定轴本体、第一齿轮、以及轴承,所述固定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所述固定轴本体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中间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传动。进一步,所述中转轴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中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中转轴与所述固定轴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进一步,所述移动轴包括:移动轴本体、第三齿轮以及第二滚轮,所述移动轴本体中部固定连接第三齿轮,所述中转轴与所述移动轴之间通过第三传动链连接;所述移动轴本体的端部安装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上还设置制退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安装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升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轴承壳体外;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升降平台铰接,底部连接在移动轴与第二滚轮连接的转动轴处。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两条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滚轮啮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采用一种合理的行星齿轮箱结构(体积小,传动比大),输入和输出的高传动比以便更加容易降低输入功率,采用高强链轮驱动链轮来带动齿轮与齿条的相对运动使平台升降以便保证升降平台的安全可靠度。2、本技术中采用机械安全可靠装置并配备相应的电控部件,最终可作为闭环反馈系统,精细控制升降高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控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升降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控升降平台的行星齿轮箱的结构布局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控升降平台的反馈控制系统图。其中:1、升降平台;2、第二齿轮;31、第一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4、齿条;5、电机及齿轮箱;6、第二传动链;7、止退装置;8、齿轮箱输入端;9、齿轮箱输出端;10行星齿轮;11、固定端;12、第一滚轮;13、固定轴;14、中转轴;15、移动轴;131、第一齿轮;132、第一传动链;133、轴承;151、第三齿轮;152、第三传动链;153、第二滚轮;16、PLC模块;17、电机驱动;18、传动系统;19、测矩仪;2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升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平台1,用以托举重物;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平台1的高度;以及支撑所述升降平台1;底板20,用以支撑所述升降机构;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杆,所述升降机构本体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电机为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杆包括两组,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升降机构本体还包括传动轴以及传动链;其中,所述传动轴包括固定轴13、中转轴14以及移动轴15;所述固定轴13与所述底板2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轴15与所述底板20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3带动所述中转轴14转动,所述中转轴14带动所述移动轴15转动。其中,固定轴13包括固定轴13本体、第一齿轮131、以及轴承133,所述固定轴13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133,所述固定轴13本体通过所述轴承133与所述底板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3中间设置第一齿轮131,所述第一齿轮131与所述固定轴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1通过电机驱动17,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131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链132传动。其中,中转轴14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中转轴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所述中转轴14与所述固定轴13通过第二传动链6连接。其中,移动轴15包括:移动轴15本体、第三齿轮151以及第二滚轮153,所述移动轴15本体中部固定连接第三齿轮151,所述中转轴14与所述移动轴15之间通过第三传动链152连接;所述移动轴15本体的端部安装第二滚轮153,所述第二滚轮153上还设置制退装置。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1和底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升降平台,用以托举重物;/n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以及支撑所述升降平台;/n底板,用以支撑所述升降机构;/n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杆,所述升降机构本体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电机为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杆包括两组,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平台,用以托举重物;
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平台的高度;以及支撑所述升降平台;
底板,用以支撑所述升降机构;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本体以及支撑杆,所述升降机构本体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箱,所述电机为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所述支撑杆包括两组,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本体还包括传动轴以及传动链;其中,所述传动轴包括固定轴、中转轴以及移动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轴与所述底板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带动所述中转轴转动,所述中转轴带动所述移动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包括固定轴本体、第一齿轮、以及轴承,所述固定轴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所述固定轴本体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中间设置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朝仲岩李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