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428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吊装装置。上述的吊装装置包括支撑件及角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横梁、纵梁以及立柱,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支撑角,所述角件包括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第三角板,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所述支撑角容设于所述安装腔体并连接所述角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吊装装置,可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具体涉及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吊装过程中,有的被吊装设备因为无法在竖直方向上安装吊耳,所以吊耳必须安装在设备侧面。现在市面上有一种集装箱标准角件和横梁配合的吊装结构,是比较好的吊装结构。但它与水平、竖直梁都是端面焊接相连,吊装只作用在标准角件上,当设备较大较重时,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安全隐患的吊装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装装置,包括支撑件及角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横梁、纵梁以及立柱,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支撑角,所述角件包括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第三角板,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所述支撑角容设于所述安装腔体并连接所述角件。上述的吊装装置,采用角件与支撑件连接在一起,角件既能够连接支撑件,又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加强了支撑件的强度,降低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角件还可以起到垫板和防撞角的作用,保护支撑件不被损坏。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垂直连接。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均呈空心方柱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均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通过边缘连接。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垂直连接。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角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角件。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横梁与所述第一角板以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和/或,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纵梁与所述第二角板以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角件。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角焊接连接所述角件。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件由金属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吊装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100,包括支撑件10与角件20,支撑件10包括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的端部相互连接,从而将立柱13,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支撑角14;角件20包括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两两连接,以在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之间形成安装腔体24,支撑件10的支撑角14容设于该安装腔体24并连接角件20。由此,将支撑件10与角件20组合在一起,使用时支撑件10的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对应于被吊装的设备的角处,角件20既能够连接支撑件10,又能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从而加强支撑件10的强度,降低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角件20还可以起到垫板和防撞角的作用,保护支撑件10不被损坏。一实施例中,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的端部垂直连接。这样形成的支撑件10为直角件,适配于大多数设备的角。当然,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的端部还可以通过其他角度连接。一实施例中,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均呈空心方柱型。这样既能够减轻支撑件10的重量,又使得其强度较高。一实施例中,横梁11、纵梁12以及立柱13均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这样可以直接将均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连接即可形成支撑件10,制备支撑件10更加方便,而且这些材料强度较高,能够保证支撑件10的高强度。角件20可由金属、塑胶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角件20由金属制成,例如采用不锈钢制成。一实施例中,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两两通过边缘连接。由此形成的角件20只有一侧形成安装腔体24,另一侧不凸出,不会对操作者造成安全隐患。一实施例中,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两两垂直连接。从而适配直角的支撑件10。当然第一角板21、第二角板22及第三角板23也可以采用其他角度连接。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0的支撑角14通过连接件30连接角件20。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0的支撑角14焊接连接角件20。或支撑件10的支撑角14既通过连接件30连接角件20,又焊接连接角件20,这样能够双重保证支撑件10与角件20连接的稳定性。例如,连接件30穿设横梁11与第一角板21以连接支撑件10与角件20。或连接件30穿设纵梁12与第二角板22以连接支撑件10与角件20。即,连接件30可以通过支撑件10与角件20的任意部位连接,只要能够起到连接作用即可,连接位置不限。又或者,连接件30既穿设横梁11与第一角板21,又穿设纵梁12与第二角板22,以连接支撑件10与角件2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及角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横梁、纵梁以及立柱,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支撑角,所述角件包括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第三角板,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所述支撑角容设于所述安装腔体并连接所述角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及角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横梁、纵梁以及立柱,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相互连接,形成支撑角,所述角件包括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第三角板,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两两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角板、第二角板及所述第三角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所述支撑角容设于所述安装腔体并连接所述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的端部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均呈空心方柱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纵梁以及所述立柱均为工字钢、槽钢或方钢。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闻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