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载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包括既有建筑,以及既有建筑内的错层楼道和加装的电梯系统,还包括运载轨道、折叠车、配重动力平衡机构和速度调节机构,所述运载轨道设置在错层楼道的墙面一侧并沿着错层楼道的倾斜角度固定设置,所述折叠车设置在运载轨道上并可沿运载轨道上下移动,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与折叠车连接,牵引折叠车运动,所述速度调节结构设置在折叠车与轨道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采用配重和人体重力之间的平衡,并使用速度调节机构调节速度,不消耗电能和其他不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
本技术涉及加装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
技术介绍
既有建筑加装电梯越来越普及化,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错层楼道的既有建筑普遍存在,实践证明在错层楼道一侧加装电梯是最合适的选择,但是也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当加装电梯只能把人运送到错层楼道的两住户的之间的半层,进入到住户门口还需要半层楼梯,不能直接送到住户门口。一些不方便行走的人即便只是半层楼梯也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所以解决半层楼梯的问题是一个急需突破的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半层楼梯的运输问题,本技术展示了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现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包括既有建筑,以及既有建筑内的错层楼道和加装的电梯系统,还包括运载轨道、折叠车、配重动力平衡机构和速度调节机构,所述运载轨道设置在错层楼道的墙面一侧并沿着错层楼道的倾斜角度固定设置,所述折叠车设置在运载轨道上并可沿运载轨道上下移动,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与折叠车连接,牵引折叠车运动,所述速度调节结构设置在折叠车与轨道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运载轨道为两条平行的轨道。进一步的,所述运载轨道为凹槽轮和轴承组合式轨道,一对轴承设置在“冂”字框内,“冂”字框固定设置在墙面上,转轴与轴承配合伸出并与板一固定连接;凹槽轮也固定设置在板一上,并沿着刹车片行进。进一步的,折叠车包括板一,板二和板三,所述板一与所述滑盖固定连接,板一内侧面设置折叠扶手,所述板二设置在板一底面并与板一铰链连接,当板一与板二打开为90°时,板一与板二的铰链处设置的限位块限制板二向下继续打开角度,板三设置在板一的侧面并与板一铰链连接,所述板二的侧面与板三的底面设置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包括若干个定滑轮、钢丝绳、配重块,定滑轮设置在错层楼道的电梯口边的墙面一侧,所述钢丝绳与折叠车固定连接并绕过定滑轮与配重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速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运载轨道上的刹车片和设置在折叠车上与刹车片配合的锁紧机构,控制锁紧机构与刹车片的压紧力进行调节速度。进一步的,从住户门口向上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设置为返回系统,钢丝绳与折叠车的前端相连;从住户门口向下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设置为离开系统,钢丝绳与折叠车的后端相连,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与配重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采用配重和人体重力之间的平衡,并使用速度调节机构调节速度,不消耗电能和其他不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保。2、本技术设计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当人需要离开加进入电梯时走离开系统进入电梯,当人从电梯出来想进入住户门口时走返回系统。3、本技术设计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采用折叠车,在不使用时把折叠车折叠,不影响楼梯的通行。4、本技术设计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此系统的折叠踏板可站立乘用也可轮椅进入乘用。附图说明图1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返回系统立体结构位置一示意图;图3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返回系统的位置二示意图;图4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离开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折叠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折叠车的锁紧装置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凹槽轮和轴承组合式轨道示意图;图8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速度调节机构示意图;图9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的板一与轨道布局示意图。其中:1、返回系统;11、运载轨道;110、凹槽轮和轴承组合式轨道;111、“冂”字框;112、转轴;113、凹槽轮;12、折叠车;121、板一;122、板二;123、板三;124、折叠扶手;125、锁紧装置;1251、挂链;1252、挂钩;126、滑盖;13、配重动力平衡机构;131、配重块;132、定滑轮;133、钢丝绳;14、4电梯口;15、5电梯口;2、离开系统;3、电梯系统;16、速度调节机构;161、刹车片;162、锁紧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9所示,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包括既有建筑,以及既有建筑内的错层楼道和加装的电梯系统3,还包括运载轨道11、折叠车12、配重动力平衡机构13和速度调节机构16,所述运载轨道11设置在错层楼道的墙面一侧并沿着错层楼道的倾斜角度固定设置,所述折叠车12设置在运载轨道11上并可沿运载轨道11上下移动,所述运载轨道11为凹槽轮和轴承组合式轨道,一对轴承设置在“冂”字框111内,“冂”字框111固定设置在墙面上,转轴112与轴承配合伸出并与板一121固定连接;凹槽轮113也固定设置在板一121上,并沿着刹车片161行进。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13与折叠车12连接,牵引折叠车12运动,所述速度调节结构16设置在折叠车12与运载轨道11的连接处。折叠车12包括板一121,板二122和板三123,所述板一121与所述滑盖126固定连接,板一121内侧面设置折叠扶手124,折叠扶手124与板一121铰链连接,所述板二122设置在板一121底面并与板一121铰链连接,当板一与板二打开为90°时,板一121与板二122的铰链处设置的限位块限制板二122向下继续打开角度,板三123设置在板一121的侧面并与板一121铰链连接,所述板二122的侧面与板三123的底面设置锁紧装置125。折叠车12在不使用时板二122和板三123从铰链处向板一121折叠,折叠车12在使用时,板二122与板一121打开为90°,限位块限制板二122继续打开,板三123与板一121打开为90°,板三123与板二122之间的锁紧装置125进行锁紧,所述锁紧装置125包括设置在板三123上的挂链1251和设置在板二122上的挂钩1252,在板二122和板三123还没有完全打开时挂链1251挂上挂钩1252,板二122和板三123完全打开后挂链1251被拉紧。折叠车12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不妨碍楼梯的通行。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13包括若干个定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包括既有建筑,以及既有建筑内的错层楼道和加装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载轨道、折叠车、配重动力平衡机构和速度调节机构,所述运载轨道设置在错层楼道的墙面一侧并沿着错层楼道的倾斜角度固定设置,所述折叠车设置在运载轨道上并可沿运载轨道上下移动,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与折叠车连接,牵引折叠车运动,所述速度调节结构设置在折叠车与轨道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包括既有建筑,以及既有建筑内的错层楼道和加装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载轨道、折叠车、配重动力平衡机构和速度调节机构,所述运载轨道设置在错层楼道的墙面一侧并沿着错层楼道的倾斜角度固定设置,所述折叠车设置在运载轨道上并可沿运载轨道上下移动,所述配重动力平衡机构与折叠车连接,牵引折叠车运动,所述速度调节结构设置在折叠车与轨道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轨道为两条平行的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轨道为凹槽轮和轴承组合式轨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错层楼道乘用折叠平台重力运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折叠车包括板一,板二和板三,所述板一与滑盖固定连接,板一内侧面设置折叠扶手,所述板二设置在板一底面并与板一铰链连接,当板一与板二打开为90°时,板一与板二的铰链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宝,马运德,马祖勇,吴换,李群,卜应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长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