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413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包括内层袋,可束口的中层袋和可充气防护层,所述内层袋的袋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内层袋的自封条,内侧壁上设有自封小袋;所述中层袋包括上端具有袋口的袋体和两条PE材质的束口绳,外侧上部设有标签袋,袋体靠近袋口边沿的位置沿袋口环向对称设置有两条束口通道,两条束口绳重叠设在两条束口通道内;内层袋可通过束口绳或自封条自封,起到保护样品作用。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层主体,所述防护层主体包括若干沿中层袋环向设置的气柱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层起到防损、减震的作用,中层袋设置的束口绳可使样品的携带更为方便,通过内外双重密封利于样品长时间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
本技术涉及样品采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
技术介绍
目前,土壤污染调查中需要在田间及焦化等工业污染场地采集土壤样品,一般理化性质及重金属类土壤的测定使用普通的塑封袋装取样品,其过程存在如下缺点:1.普通塑封袋内外标签,外标签因受摩擦、内标签因密封不严易受微生物和水分影响易被污染、损坏,导致信息无法准确读取;2.普通塑封袋在运输过程中用记号笔所标注袋外信息常因无保护未封装易接触摩擦而褪色,或保存不当导致受潮;3.普通塑封袋无碰撞保护装置,样品大量运输的情况下,塑封袋有磨损、破损、以致样品损失的风险;4.普通塑封袋无提拉装置,不便携带;5.当采集焦化、石油化工等场地污染土壤时,采用普通塑封袋可能会自身溶出效应而影响土壤样品有机污染物组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旨在克服现有土壤样品存储不便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袋、中层袋和防护层,所述中层袋通过黏合剂或热塑分别与内层袋和防护层连接;所述内层袋的底面为可内折叠的底面,可向内折叠为四层,所述内层袋的袋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内层袋的自封条,所述内层袋的内侧壁上设有自封小袋,自封小袋的上端设有可开闭的自封口;所述中层袋包括上端具有袋口的袋体和两条PE材质的束口绳,所述中层袋的外侧上部设有标签袋,标签袋内包含标签信息纸二联,标注后的标签纸其中一张放入内层袋的自封小袋内作为内标签,剩余的一张标签仍放回该标签袋,作为外标签;所述中层袋袋体靠近袋口边沿的位置沿袋口环向对称设置有两条束口通道,所述两条束口绳重叠设在两条束口通道内,通过抽拉两条束口绳可收束袋口,并方便提携;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层主体,所述防护层主体包括若干沿中层袋环向设置的气柱袋,气柱袋的包裹可确保样品的原始性和安全性。所述气柱袋的中部设置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上端固定有充气嘴,充气嘴是特制的单向逆止阀,可以防止充后完成后气体外泄,充气后气柱袋可减缓外部冲击,从而保护了内部,同时还起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较佳的,所述内层袋内侧附有金属膜,用于采集有机污染土壤样品。较佳的,所述自封条为凹凸扣自封条,该凹凸扣自封条包括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和凸条匹配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内层袋袋口的内侧面上。较佳的,所述防护层还包括一防护帽,所述防护帽由若干气柱袋组成,所述防护帽与防护层主体之间可通过若干连接扣连接,当采集的土壤样品较多时,可以通过安装防护帽对采集袋整体进行保护。更佳的,所述连接扣包括公按扣和与所述公按扣相配合的母按扣,所述公按扣设于防护帽上,所述母按扣设于防护层主体上且与公按扣相对设置。较佳的,所述内层袋、中层袋和防护层均采用PE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标签袋内包含标签信息纸二联,在完成样品标签信息标注后,其中一张放入内层袋的自封小袋内作为内标签,将自封小袋密封,避免了内标签因与土壤直接接触而损坏的可能,保证了标签及信息的完整性;剩余的一张标签仍放回该标签袋,作为外标,便于操作人员直接获取样品信息。2.防护层在未使用或无需保护时不必充气。在需保护时鼓起的气柱袋具有一定的抗冲击作用,保护了其中的土壤样品(包括瓶装样品),气柱袋的恒温功能够减少因外界温度变化对样品造成的影响。由于相互连接的气柱袋之间无气体通道,如出现单截气柱袋漏气的现象,对其他气柱袋与采集袋整体不会造成影响。3.中层袋上端设有可抽取的束口绳,既可起到束口作用,也方便了采集袋的携带。4.采集袋采用PE材质,对无特殊要求的土壤样品采集无污染,耐撕扯,结实耐用。5.良好的密封性保证了土壤样品的原始状态,避免污染,无需携带专用的束口绳和包装袋,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6.采集有机污染土壤样品时,采用内层附有金属膜(如铝箔等)的有机采样袋,以防止塑封袋自身溶出效应对土壤样品有机污染物组分的影响。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层袋上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层袋收束袋口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袋1、中层袋2和防护层3,所述中层袋2通过黏合剂或热塑分别与内层袋1和防护层3连接;所述内层袋1的底面为可内折叠的底面,可向内折叠为四层,所述内层袋1的袋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内层袋1的自封条11,所述内层袋1的内侧壁上设有自封小袋12,自封小袋12的上端设有可开闭的自封口;如图2-3所示,所述中层袋2包括上端具有袋口的袋体和两条PE材质的束口绳21,所述中层袋2的外侧上部设有标签袋22,标签袋22内包含标签信息纸二联,标注后的标签纸其中一张放入内层袋1的自封小袋12内作为内标签,剩余的一张标签仍放回该标签袋22,作为外标签;所述中层袋2袋体靠近袋口边沿的位置沿袋口环向对称设置有两条束口通道23,所述两条束口绳21重叠设在两条束口通道23内,通过抽拉两条束口绳21可收束袋口,并方便提携;所述防护层3包括防护层主体31,所述防护层主体31包括若干沿中层袋2环向设置的气柱袋311,气柱袋311的包裹可确保样品的原始性和安全性。所述气柱袋311的中部设置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上端固定有充气嘴312,充气嘴312是特制的单向逆止阀,可以防止充后完成后气体外泄,充气后气柱袋311可减缓外部冲击,从而保护了内部,同时还起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在实施例2中,所述内层袋1内侧附有金属膜,用于采集有机污染土壤样品。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在实施例3中,所述自封条11为凹凸扣自封条11,该凹凸扣自封条11包括凹条和凸条,所述凹条和凸条匹配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内层袋1袋口的内侧面上。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在实施例4中,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层3还包括一防护帽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袋、中层袋和防护层,所述中层袋通过黏合剂或热塑分别与内层袋和防护层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层袋的底面为可内折叠的底面,可向内折叠为四层,所述内层袋的袋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内层袋的自封条,所述内层袋的内侧壁上设有自封小袋,自封小袋的上端设有可开闭的自封口;/n所述中层袋包括上端具有袋口的袋体和两条PE材质的束口绳,所述中层袋的外侧上部设有标签袋,所述中层袋袋体靠近袋口边沿的位置沿袋口环向对称设置有两条束口通道,所述两条束口绳重叠设在两条束口通道内;/n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层主体,所述防护层主体包括若干沿中层袋环向设置的气柱袋,所述气柱袋的中部设置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上端固定有充气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层袋、中层袋和防护层,所述中层袋通过黏合剂或热塑分别与内层袋和防护层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袋的底面为可内折叠的底面,可向内折叠为四层,所述内层袋的袋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内层袋的自封条,所述内层袋的内侧壁上设有自封小袋,自封小袋的上端设有可开闭的自封口;
所述中层袋包括上端具有袋口的袋体和两条PE材质的束口绳,所述中层袋的外侧上部设有标签袋,所述中层袋袋体靠近袋口边沿的位置沿袋口环向对称设置有两条束口通道,所述两条束口绳重叠设在两条束口通道内;
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层主体,所述防护层主体包括若干沿中层袋环向设置的气柱袋,所述气柱袋的中部设置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的上端固定有充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拉的防护型土壤样品采集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恩王健姜梦琦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