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7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包括两螺旋板模架,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以夹角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旋板模架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有安装板和第一压板组成,所述第一压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压板底端设有第一斜角;所述下模由底座和两支架组成,所述支架两侧靠近底面处对称的安装有一加强筋,两所述支架上端侧面对称的安装有一连接板,两所述支架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靠近底面处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顶端设有第二斜角。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该成型器将原本4000t压机压不了的叶片钢板现在只要350t的压机就可以压成形,节约了加工成本,降低了制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
本技术涉及钢板压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在输送形式上分为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两种,在外型上分为U型螺旋输送机和管式螺旋输送机,有轴螺旋输送机适用于无粘性的干粉物料和小颗粒物料(例如:水泥、粉煤灰、石灰、粮等),而无轴螺旋输送机适合输送机由粘性的和易缠绕的物料(例如:污泥、生物质、垃圾等),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传统的螺旋输送机叶片制造中采用扇形坯料进行平铺正面压形,4000t压机也压不动,必须进行加热到1000℃以上才能勉强成形,但是容易反弹,其形状不容易控制,为了达到加工需要,需要将又大又重的压形模做两套,以便试用,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能够降低制作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包括两螺旋板模架,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以夹角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螺旋板模架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插入所述下模内,所述上模由安装板和第一压板组成,所述第一压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压板上靠近所述安装板处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压板底端设有第一斜角;所述下模由底座和两支架组成,所述支架两侧靠近底面处对称的安装有一加强筋,两所述支架上端侧面对称的安装有一连接板,两所述支架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靠近底面处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顶端设有第二斜角,所述支架、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滑槽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台阶的宽度大于相邻两所述支架上所述滑槽底面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相平行。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角与所述第二斜角之间存在间隙。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上的所述第一斜角的倾斜角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该成型器将原本4000t压机压不了的叶片钢板现在只要350t的压机就可以压成形,节约了加工成本,其压型深度可以调节,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上模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下模的主视图。图3为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两螺旋板模架去掉安装板后的俯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模;2、下模;3、安装板;4、限位台阶;5、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底座;8、支架;9、加强筋;10、连接板;11、滑槽;12、第一斜角;13、第二斜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包括两螺旋板模架,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以夹角的方式相连接,用于扇形坯料的成型。所述螺旋板模架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所述上模1插入所述下模2内,从而对扇形坯料进行压制,最终成型。所述上模1由安装板3和第一压板5组成,所述第一压板5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上,所述安装板3用于与固定在压机上。所述第一压板5上靠近所述安装板3处设有限位台阶4,所述限位台阶4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所述限位台阶4的宽度大于相邻两所述支架8上所述滑槽11底面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第一压板5底面与所述第二压板6顶面接触,减少摩擦,增加了所述第一压板5与所述第二压板6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压板5底端设有第一斜角12,所述第一斜角12与所述第二斜角13配合,从而对扇形坯料进行压制,最终成型。所述下模2由底座7和两支架8组成,所述支架8两侧靠近底面处对称的安装有一加强筋9,使得所述支架8与所述底座7固定牢靠。两所述支架8上端侧面对称的安装有一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使得两所述支架8更加的稳固,同时使得加工的扇形坯料可以从所述连接板10下端伸出。两所述支架8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11,所述第一压板5与所述滑槽11相配合,从而使得所述上模1可以插入所述下模2中,使得所述上模1下压时更加的顺滑。两所述滑槽11之间靠近底面处安装有第二压板6,所述第二压板6顶端设有第二斜角13,所述第一斜角12与所述第二斜角13相平行,从而对扇形坯料进行压制。所述第一斜角12与所述第二斜角13之间存在间隙,用于放置压制成型后的扇形坯料。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上的所述第一斜角12的倾斜角度相同,使得扇形坯料的其他部位由于金属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而随着两个对应点的弯曲而跟随着幅度递减的弯曲而成形。所述支架8、所述加强筋9和所述第二压板6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操作时将两所述上模1安装两所述下模2所成夹角的样式摆放,然后通过所述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压机上,将清除应力(回火)的扇形坯料水平放在所述下模2中,扇形坯料的两端分别位于两所述下模2中,使得扇形坯料的与所述第二斜角13的最高点接触,在扇形坯料下垫好填充物使其保持高度,四面放好安全防护栏,然后开动压机,使得所述上模1缓慢下压,控制好压机的行程,直到成型为止,下次就可以以这次行程为标识记号即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该成型器将原本4000t压机压不了的叶片钢板现在只要350t的压机就可以压成形,节约了加工成本,其压型深度可以调节,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难度。由于成形的叶片各部弯曲的程度各不相同,并不需要正面以面接触、大面积、大压力的方式压成形,采用在形变最大处的两个对应点采用小面积的点接触方式,在压制时让其他部位由于金属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而随着两个对应点的弯曲而跟随着幅度递减的弯曲而成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螺旋板模架,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以夹角的方式相连接;/n所述螺旋板模架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插入所述下模内,所述上模由安装板和第一压板组成,所述第一压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压板上靠近所述安装板处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压板底端设有第一斜角;/n所述下模由底座和两支架组成,所述支架两侧靠近底面处对称的安装有一加强筋,两所述支架上端侧面对称的安装有一连接板,两所述支架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靠近底面处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顶端设有第二斜角,所述支架、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机叶片成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螺旋板模架,两所述螺旋板模架以夹角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螺旋板模架由上模和下模组成,所述上模插入所述下模内,所述上模由安装板和第一压板组成,所述第一压板垂直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压板上靠近所述安装板处设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压板底端设有第一斜角;
所述下模由底座和两支架组成,所述支架两侧靠近底面处对称的安装有一加强筋,两所述支架上端侧面对称的安装有一连接板,两所述支架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之间靠近底面处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顶端设有第二斜角,所述支架、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压板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健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神力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