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86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1
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包括机架、管材输送机构、管材位移机构、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压紧传动机构,本方案同时设置有两组管头加热机构及一组管头扩口机构,通过配套设置三组上下升降单元,以使三组升降单元同时起降3个大直径PE管材,还配套设置有一组左右移动单元,以将第一支撑板上的大直径PE管逐步移动至第二支撑板上三排第二滚轮的弧形凹槽中,同时还将管头加热机构加热后的大直径PE管逐步输送至管头扩口机构中,从而实现管头扩口机构对受热大直径PE管的连续化扩口,扩口过程中有充足的受热大直径PE管,无需等待,大幅提升扩口效率和扩口质量,提高大直径PE管生产效率,降低大直径PE管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扩口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大直径塑料管材扩口设备只能同时放置两个管,其中一个加热,另一个扩口,生产效率较为低下,经常存在管多而扩口能力不足的情况,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线快速生产大直径塑料管材的需要,同时大直径PE管材质量大、距离长,现有的管材搬运设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低成本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包括机架、管材输送机构、管材位移机构、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压紧传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管材输送机构与机架两侧相邻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设置于管材输送机构中,所述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并排设置于机架一侧,所述压紧传动机构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与管材输送机构之间,所述管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竖向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于机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第一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板体宽度方向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矩形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设置管材位移机构的空间,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滚轮沿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三矩形通孔两侧相对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包括固定框、支撑框、滑动槽、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Y型挡板、上下升降单元、左右移动单元,所述固定框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竖向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框设置于固定框上方,所述滑动槽一端设置于支撑框拐角处,所述滑动槽另一端套设于固定框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框沿长度方向在上表面开设有三组并排通孔,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沿支撑框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三组并排通孔的上方,所述Y型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顶部,所述上下升降单元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或第二水平支撑杆或第三水平支撑杆下方,所述左右移动单设置于支撑框下方,所述压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压紧传动单元、第二压紧传动单元、第三压紧传动单元、第四压紧传动单元、第五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二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四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压紧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与第四压紧传动单元之间。优选的,所述上下升降单元设置有三组,分别对应设置于支撑框靠近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的下方,所述上下升降单元包括连接耳、第一气缸、第一转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立杆,所述连接耳沿支撑框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连接耳为刚性矩形板体,所述第一气缸固定端设置于支撑框靠近第一水平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于支撑框靠近第二水平支撑杆两侧的连接耳中,所述第一连杆一端、第二连杆一端交错设置于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一立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气缸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另一端穿过支撑框预设的通孔并与Y型挡板固定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左右移动单元包括第二气缸、T型固定块,所述第二气缸固定端设置于支撑框沿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T型固定块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框靠近第二水平支撑杆的下方,所述T型固定块另一端与第二气缸活动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滚轮、第一伺服电机、第三气缸、第一下压转轮,所述第一支撑滚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预设的通孔中,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一支撑滚轮连接,所述第三气缸固定端设置于机架靠近第一支撑板一侧预设的立架中,所述第一下压转轮设置于第三气缸活动端预设的U型架中,所述第一下压转轮与第一支撑滚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压紧传动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滚轮、第二伺服电机、第三滚轮、第四气缸,所述第二支撑滚轮设置于第二支撑板靠近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的第一矩形通孔中,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支撑滚轮连接,所述第三滚轮与第二支撑滚轮相对设置,所述第四气缸设置于第三滚轮与机架之间,所述第三压紧传动单元与第二压紧传动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压紧传动单元与第一压紧传动单元结构相同,所述第五压紧单元包括上夹座、下夹座、第五气缸,所述上夹座、下夹座相对设置于机架靠近第四压紧传动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五气缸固定端设置于机架顶部,所述第五气缸活动端设置于上夹座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滚轮包括支撑座、滚轴,所述支撑座为顶端敞口、内部空心的矩形底座,且在矩形底座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滚轴设置于支撑座的弧形凹槽中,所述滚轴设置有若干个。本方案同时设置有两组管头加热机构及一组管头扩口机构,通过配套设置三组上下升降单元,以使三组升降单元可以同时起降3个大直径PE管材,还配套设置有一组左右移动单元,以将第一支撑板上的大直径PE管逐步移动至第二支撑板上三排第二滚轮的弧形凹槽中,同时还将管头加热机构加热后的大直径PE管输送至管头扩口机构中,管头扩口机构对一个受热的大直径PE管进行扩口后,还可以连续对下一个受热的大直径PE管进行扩口,扩口过程中有充足的受热大直径PE管,无需等待,大幅提升扩口效率和扩口质量,提高大直径PE管生产效率,降低大直径PE管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轴侧示意图。图3为图1另一方向的轴侧示意图。图4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1另一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上下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0、立架11、第一支撑板21、第二支撑板22、第一矩形通孔221、第二矩形通孔222、第三矩形通孔223、第三支撑板23、竖向支撑杆24、第一滚轮25、第二滚轮26、支撑座261、滚轴262、固定框31、支撑框32、滑动槽33、第一水平支撑杆34、第二水平支撑杆35、第三水平支撑杆36、Y型挡板37、上下升降单元38、连接耳381、第一气缸382、第一转动轴383、第一连杆384、第二连杆385、第一立杆386、左右移动单元39、第二气缸391、T型固定块392、管头第一加热机构40、管头第二加热机构50、管头扩口机构60、第一压紧传动单元71、第一支撑滚轮711、第三气缸712、第一下压转轮713、第二压紧传动单元72、第二支撑滚轮721、第三滚轮722、第四气缸723、第三压紧传动单元73、第四压紧传动单元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管材输送机构、管材位移机构、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压紧传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管材输送机构与机架两侧相邻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设置于管材输送机构中,所述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并排设置于机架一侧,所述压紧传动机构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与管材输送机构之间,所述管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竖向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于机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第一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板体宽度方向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矩形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设置管材位移机构的空间,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滚轮沿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三矩形通孔两侧相对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包括固定框、支撑框、滑动槽、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Y型挡板、上下升降单元、左右移动单元,所述固定框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竖向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框设置于固定框上方,所述滑动槽一端设置于支撑框拐角处,所述滑动槽另一端套设于固定框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框沿长度方向在上表面开设有三组并排通孔,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沿支撑框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三组并排通孔的上方,所述Y型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顶部,所述上下升降单元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或第二水平支撑杆或第三水平支撑杆下方,所述左右移动单设置于支撑框下方,所述压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压紧传动单元、第二压紧传动单元、第三压紧传动单元、第四压紧传动单元、第五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二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四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压紧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与第四压紧传动单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PE管材高效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管材输送机构、管材位移机构、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压紧传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管材输送机构与机架两侧相邻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设置于管材输送机构中,所述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并排设置于机架一侧,所述压紧传动机构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管头第二加热机构、管头扩口机构与管材输送机构之间,所述管材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竖向支撑杆、第一滚轮、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于机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管头第一加热机构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靠近第一矩形通孔的一侧还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板体宽度方向还开设有若干第三矩形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于水平面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设置管材位移机构的空间,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滚轮沿第二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组,所述第二滚轮在第三矩形通孔两侧相对设置,所述管材位移机构包括固定框、支撑框、滑动槽、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Y型挡板、上下升降单元、左右移动单元,所述固定框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的若干竖向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框设置于固定框上方,所述滑动槽一端设置于支撑框拐角处,所述滑动槽另一端套设于固定框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框沿长度方向在上表面开设有三组并排通孔,所述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沿支撑框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三组并排通孔的上方,所述Y型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第二水平支撑杆、第三水平支撑杆顶部,所述上下升降单元设置于第一水平支撑杆或第二水平支撑杆或第三水平支撑杆下方,所述左右移动单设置于支撑框下方,所述压紧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压紧传动单元、第二压紧传动单元、第三压紧传动单元、第四压紧传动单元、第五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一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第二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四压紧传动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五压紧单元设置于管头扩口机构与第四压紧传动单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涛张彤刘军周占荣郭丽娟孟留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