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5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属于缠绕管加工模具的技术领域,包括口模、下型板和模体,所述下型板上开设有共挤腔且共挤腔配设有对其供料的第一流道;所述模体内插装有芯模且芯模设有多个芯棒,各所述芯棒上开设有钢带贯穿孔,且各所述芯棒均插装至所述共挤腔内并与共挤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共挤流道,芯模上设有与该共挤流道相通的第二流道,所述口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共挤腔对应匹配的挤出腔,以达到提升钢塑增强缠绕管的使用性能、增强其外观辨识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
本技术属于缠绕管加工模具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排水管网系统仍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陶管、铸铁管为主流,但其施工难度高,管道之间的连接复杂,往往造成庞大的施工浪费。尤其是在长期的使用中,常常由于腐蚀、破损、渗漏,特别是大面积的污水渗漏,已严重污染了越来越少的地下水源。解决城市的缺水及污染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根据国外发达国家塑料管材的发展情况及国内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广,大口径塑料埋地排水管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而在众多的大口径塑料埋地排水管道中,由于聚乙烯塑钢缠绕管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比其它的塑料管道更节省原料、强度更高,而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聚乙烯塑钢缠绕管(SRWPE)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搭接面上挤出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规格为DN200-DN3000mm。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50年)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属环保型绿色产品。现有市面上的聚乙烯塑钢缠绕管多为单色结构,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是采用相同材料且同色材料制成,一方面,由于其内、外表面采用同色的同种材料进行挤出成型,不能够针对内、外表面所处的使用环境进行适应性的改性调整,导致塑钢缠绕管的耐用度不够且不能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其内、外表面采用同色的同种材料进行挤出成型,其在外观上辨识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并未针对塑钢缠绕管设计相应的双层共挤模具,其无法满足塑钢缠绕管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以达到提升钢塑增强缠绕管的使用性能、增强其外观辨识度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包括口模、下型板和模体,所述下型板上开设有共挤腔且共挤腔配设有对其供料的第一流道;所述模体内插装有芯模且芯模设有多个芯棒,各所述芯棒上开设有钢带贯穿孔,且各所述芯棒均插装至所述共挤腔内并与共挤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共挤流道,芯模上设有与该共挤流道相通的第二流道,所述口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共挤腔对应匹配的挤出腔,以最终实现能够生产出内黄外黑的双层钢塑增强缠绕管。进一步地,所述共挤腔包括平板腔和多个肋条腔,各所述肋条腔分别与各所述芯棒对应匹配,在肋条腔内实现在钢带外部包覆黑色料的作用,并形成钢塑增强缠绕管的加强肋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设为衣架式流道,且口模上设有与该衣架式流道相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该衣架式流道的顶点端,通过该衣架式流道以实现对共挤腔内部提供黄色料。进一步地,所述衣架式流道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主流道和连接于两个主流道之间的支流道,两所述主流道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平板腔的两端连通,且支流道平行设于所述平板腔的上方,以实现在挤料时,先对两端部位进行挤料,以弥补其挤料压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平板腔设有折弯部,衣架式流道设有与该折弯部对应的注料口,该注料口与所述支流道连通,以实现在挤料时,先对折弯部进行挤料,以弥补其挤料压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挤出腔朝向所述共挤腔的一侧设为倾斜内壁,各倾斜内壁分别与各所述芯棒对应匹配,以配合该挤出腔能够顺利将结合完成的双层料挤出并形成产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道包括主干流道和多个分流道,所述模体上开设有与主干流道相通的第二进料口,各所述分流道均连通在主干流道上且相邻两所述分流道之间设有所述芯棒,经主干流道和各个分流道实现对共挤腔内持续挤入黑色料。进一步地,所述芯棒的两侧均设有倾斜面,倾斜面有利于挤料。进一步地,还包括装配于下型板与模体之间的中型板,该中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芯模相匹配的插装孔,实现模具结构的稳定装配。进一步地,还包括装配于模体一侧的模座,该模座与所述芯模的底部相抵紧,以实现对芯模的稳定装配和快速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通过在下型板上开设有衣架式流道将黄色的内表面料挤入,而在模体中装配芯模,通过芯模上的第二流道将黑色的外表面料挤入,黄色的内表面料和黑色的外表面料在共挤腔内结合,同时,通过在钢带贯穿孔中传送钢带,以使钢带嵌入在黑色的外表面料内部,起到良好的加固、加强作用,最后,再经口模上的挤出腔进行挤出,以达到生成内黄外黑的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板材的效果,由于采用该模具可在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板材的内、外表面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双层挤出,以对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进行改性加强,同时,还可实现内黄外黑的产品外观,具有较强的外观辨识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下型板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口模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芯模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芯模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芯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中芯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注如下:1-模体,2-中型板,3-下型板,4-口模,5-模座,6-第一进料口,7-芯模,8-钢带贯穿孔,9-衣架式流道,10-第二流道,11-主流道,12-支流道,13-注料口,14-平板腔,15-肋条腔,16-倾斜面,17-折弯部,18-挤出腔,19-芯棒,20-第二挤料腔缝,21-主干流道,22-分流道,23-第一挤料腔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包括口模、下型板和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板上开设有共挤腔且共挤腔配设有对其供料的第一流道;所述模体内插装有芯模且芯模设有多个芯棒,各所述芯棒上开设有钢带贯穿孔,且各所述芯棒均插装至所述共挤腔内并与共挤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共挤流道,芯模上设有与该共挤流道相通的第二流道,所述口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共挤腔对应匹配的挤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包括口模、下型板和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板上开设有共挤腔且共挤腔配设有对其供料的第一流道;所述模体内插装有芯模且芯模设有多个芯棒,各所述芯棒上开设有钢带贯穿孔,且各所述芯棒均插装至所述共挤腔内并与共挤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共挤流道,芯模上设有与该共挤流道相通的第二流道,所述口模上开设有与所述共挤腔对应匹配的挤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挤腔包括平板腔和多个肋条腔,各所述肋条腔分别与各所述芯棒对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设为衣架式流道,且口模上设有与该衣架式流道相通的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该衣架式流道的顶点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DRPO钢塑增强缠绕管生产加工的双层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架式流道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两个主流道和连接于两个主流道之间的支流道,两所述主流道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平板腔的两端连通,且支流道平行设于所述平板腔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源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