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85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50
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设置有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实现集气罩随第一立杆的同步旋转,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实现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倾角调节单元实现集气罩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通过人工调节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将集气罩移动至模头上方最适宜的位置。本方案设置的集气罩,操作更加灵活、便捷,可以将其设置于模头上方的最佳吸气位置,显著提升集气罩对模头刺激性气味尾气的收集效率,大幅降低车间内部刺激性气味尾气含量,有利于实现车间清洁化生产,减少刺激性气味尾气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管尾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成型模头在挤出塑料管过程中,其内部的温度在100℃左右,原料粉末(如PE、PVC等)受热后释放出一些含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自成型模头的外管壁及内管壁中释放出来,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不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敞口端与模头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集气罩敞口端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引风机入口端与第一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固定台上,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引风机出口端连通,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固定台上表面一侧,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水平调节单元一端与旋转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倾角调节单元设置于旋转单元与水平调节单元之间。优选的,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立杆,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一端设置于转动轴中,所述第一立杆另一端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括水平杆、第二立杆、第一顶丝,所述水平杆一端设置于第一立杆的U型槽中,所述水平杆靠近第一立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平杆另一端延伸至集气罩上方,所述第二立杆一端与水平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杆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顶丝设置于水平杆与第一立杆预设的通孔中,所述倾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方管、第一斜杆、第二顶丝,所述第一U型支架设置于第一立杆靠近支撑架的一侧,所述第二U型支架设置于水平杆靠近第一立杆的一侧,所述方管一端设置于第一U型支架中,所述方管另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设置于方管另一端中,所述第一斜杆一端还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第一斜杆另一端设置于第二U型支架中,所述第二顶丝设置于方管、第一斜杆预设的通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靠近支撑架一端的侧壁上还开设有限位凹槽。优选的,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上还设置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环、固定套,所述定位环设置于转动轴上,所述定位环为六边形环或八边形环或十二边形环,所述固定套套设于第一立杆的限位凹槽中,所述固定套一端开设有大半圆形通孔,所述大半圆形通孔形状与第一立杆的限位凹槽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套另一端开设有多边形通孔,所述多边形通孔的形状与定位环形状相匹配。本方案的集气罩调节机构设置有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设置有转动轴、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受外力后沿转动轴轴线方向自由旋转,进而实现与第一立杆相连的水平调节单元、集气罩随第一立杆同步旋转,所述水平调节单元设置有水平杆、第二立杆、第一顶丝,所述水平杆一端可在第一立杆中U型凹槽中的位置可移动,进而实现与水平杆相连的第二立杆、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倾角调节单元设置有第一U型支架、第二U型支架、方管、第一斜杆、第二顶丝,进而实现与水平杆相连的第二立杆、集气罩在竖直方向移动,通过人工调节集气罩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将集气罩移动至模头上方最适宜的位置。本方案设置的集气罩,操作更加灵活、便捷,可以将其设置于最佳的吸气位置,显著提升集气罩对模头刺激性气味尾气的收集效率,大幅降低车间内部刺激性气味尾气含量,有利于实现车间清洁化生产,减少刺激性气味尾气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模头尾气收集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2为模头尾气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气罩10、第一气管20、引风机30、固定台40、第二气管50、支撑架60、旋转单元71、转动轴711、第一立杆712、U型凹槽7121、限位凹槽7122、水平调节单元72、水平杆721、第二立杆722、第一顶丝723、倾角调节单元73、第一U型支架731、第二U型支架732、方管733、第一斜杆734、第二顶丝735、定位单元74、定位环741、固定套742;模头100、外部排烟管道2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包括集气罩10、第一气管20、引风机30、固定台40、第二气管50、支撑架60、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10是横截面呈四边形或圆形的罩体,所述集气罩10敞口端与模头100相邻设置,以将模头100附近的刺激性气味尾气抽离,大幅降低模头100处刺激性气味尾气向周围的逸散量,所述第一气管20一端与集气罩10敞口端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引风机30入口端与第一气管20另一端连通,以通过引风机30将集气罩10中的刺激性气味尾气经第一气管20加速抽离至第二气管50中,所述引风机30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设置于固定台40上,所述固定台40为刚性正方形或矩形台体,所述第二气管50一端与引风机30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气管50另一端与外部排烟管道200连接,以将第二气管50中的刺激性气味尾气输送至外部排烟管道200中,所述支撑架60设置于固定台40上表面一侧,所述支撑架60为刚性空心四边形框架,所述支撑架60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于固定台40上表面的一侧,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一端设置于支撑架60上表面,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另一端与集气罩10固定端连接,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单元71、水平调节单元72、倾角调节单元73,所述旋转单元71一端设置于支撑架60上表面,所述水平调节单元72一端与旋转单元71另一端连接,所述倾角调节单元73设置于旋转单元71与水平调节单元72之间。本方案的集气罩调节机构设置有旋转单元71、水平调节单元72、倾角调节单元73,所述旋转单元71设置有转动轴711、第一立杆712,所述第一立杆712受外力(如人工施加作用力)后沿转动轴711轴线方向自由旋转,进而实现与第一立杆712相连的水平调节单元72、集气罩10随第一立杆712同步旋转,以将集气罩10敞口端设置于模头100上方最合适的位置,所述水平调节单元72设置有水平杆721、第二立杆722、第一顶丝723,所述水平杆721一端设置于第一立杆712的U型槽中,所述水平杆721一端还开设有若干通孔,通过第一顶丝723实现水平杆721与第一立杆712中U型凹槽7121的连接,且水平杆721一端可在第一立杆712中U型凹槽7121中的位置可移动,进而使水平杆721靠近模头100方向的位置变长或变短,进而实现与水平杆721相连的第二立杆722、集气罩10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倾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敞口端与模头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集气罩敞口端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引风机入口端与第一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固定台上,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引风机出口端连通,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固定台上表面一侧,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水平调节单元一端与旋转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倾角调节单元设置于旋转单元与水平调节单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罩、第一气管、引风机、固定台、第二气管、支撑架、集气罩调节机构,所述集气罩敞口端与模头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集气罩敞口端的侧壁相连通,所述引风机入口端与第一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引风机设置于固定台上,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引风机出口端连通,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固定台上表面一侧,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另一端与集气罩固定端连接,所述集气罩调节机构包括旋转单元、水平调节单元、倾角调节单元,所述旋转单元一端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水平调节单元一端与旋转单元另一端连接,所述倾角调节单元设置于旋转单元与水平调节单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尾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转动轴、第一立杆,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支撑架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杆一端设置于转动轴中,所述第一立杆另一端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括水平杆、第二立杆、第一顶丝,所述水平杆一端设置于第一立杆的U型槽中,所述水平杆靠近第一立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水平杆另一端延伸至集气罩上方,所述第二立杆一端与水平杆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涛张彤刘军周占荣郭丽娟孟留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塑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