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846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属于注塑模具领域。它上成形模具,所述的上成形模具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方向凹陷的结构腔,所述的结构腔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每个易脱模结构包括浮动块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上的斜顶块,两个浮动块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远离结构腔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和斜顶块均与结构腔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保险杠下护板的美观程度,将保险杠下护板上的夹线设计在产品的下方,但是通过传统模具注塑的保险杠下护板在脱模时较为困难,同时可能导致产品的孔位在脱模过程中被拉扯变形,提高了模具的生产要求,且通过传统模具生产该保险杠下护板的过程较为困难,也增加了产品报废率。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及其顶出[申请号:201811501383.5],包括:顶模壳,顶模壳设置在汽车保险杠的下方;顶出机构,顶出机构设置为至少六个,呈两列对称设置在该顶模壳的下方两侧,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柱板,所述柱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柱板在所述螺杆的螺旋传动下可向上顶出所述顶模壳;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连接固定所述顶出机构。然而,该方案未考虑传统的保险杠下护板可以将夹线设计在保险杠下护板的下方,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所述的上成形模具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方向凹陷的结构腔,所述的结构腔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每个易脱模结构包括浮动块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上的斜顶块,两个浮动块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远离结构腔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和斜顶块均与结构腔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结构腔位于下成形模具靠近上成形模具的顶面,且结构腔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两个易脱模结构沿结构腔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活动连接在结构腔的底部。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每个浮动块的底面与斜顶块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的浮动块和斜顶块的底面与结构腔的内表面相重合。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斜顶块上设有下半成形面,所述的下半成形面与上成形模具的内壁相配适,且所述的斜顶块上设有产品夹线槽,浮动块和斜顶块的连接线位于产品夹线槽靠近浮动块一侧的端面内,所述的浮动块的顶端设有截面呈钝角的夹线成形面。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结构腔内还活动连接有上成型块,上成型块两侧设有上成形面,两个上成形面沿结构腔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的上成型块位于结构腔时活动连接在两个斜顶块上。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下成形模具靠近上成形模具的顶面侧上设有向下成形模具凹陷的两个抽芯槽,两个抽芯槽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槽的截面为内壁与底壁相互垂直的U字形,每个抽芯槽内设有一个母模抽芯块,母模抽芯块能沿抽芯槽内外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每个母模抽芯块上设有长方体的抽芯条,抽芯条位于母模抽芯块靠近下成形模具的端面上,且所述的抽芯条沿母模抽芯块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条靠近下成形模具的端面上设有倾斜三角块。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两个倾斜三角块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个倾斜三角块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每个倾斜三角块远离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的倾斜面呈圆弧状,倾斜三角块远离母模抽芯块的顶端设有孔成型柱。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抽芯条与抽芯槽相配适,当母模抽芯块位于下成形模具内时,所述的抽芯条与抽芯槽间隙配合,且所述的倾斜三角块与斜顶块无缝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为了保险杠下护板的美观将夹线设计在下方,将传统的脱模机构换成由浮动块和斜顶块组合而成易脱模结构,在完成注塑时利于将该种保险杠下护板从模具中脱离。2、浮动块和斜顶块表面形状的不规则会在取模时将产品的孔位拉变形,而下成形模具的侧壁上设置的母模抽芯块防止了脱模过程中将孔位拉变形。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成形模具1、下成形模具2、易脱模结构3、母模抽芯块4、结构腔5、浮动块6、斜顶块7、下半成形面8、产品夹线槽9、夹线成形面10、两个抽芯槽11、抽芯条12、倾斜三角块13、孔成型柱14、上成型块15、上成形面16、产品200、孔位201、夹线2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如图1、图9和11所示,本实施例是为夹线202设计在下方的保险杠下护板模具所设计的脱模机构,增加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组合而成易脱模结构3的设计方便产品200脱模操作,浮动块6和斜顶块7表面形状的不规则会在取模时将产品的孔位拉变形,因此在下成形模具2的侧壁上设置了母模抽芯块4,将产品200的孔位201用母模抽芯块4顶端的孔成型柱14进行成型,在取模时,先抽出母模抽芯块4再将产品200用浮动块6和斜顶块7顶出模具,既利于产品200的脱模,又防止了脱模过程中将孔位201拉变形。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腔5位于下成形模具2靠近上成形模具1的顶面,且结构腔5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5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3。保险杠下护板分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部分,因此在设计模具时需要同时设计两个部分成形的位置,易脱模结构3同时配合成形位置设计成镜像设置的两部分。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易脱模结构3沿结构腔5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3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3活动连接在结构腔5的底部。保险杠下护板分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部分,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腔(5)位于下成形模具(2)靠近上成形模具(1)的顶面,且结构腔(5)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5)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易脱模结构(3)沿结构腔(5)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3)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3)活动连接在结构腔(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浮动块(6)的底面与斜顶块(7)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底面与结构腔(5)的内表面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下半成形面(8),所述的下半成形面(8)与上成形模具(1)的内壁相配适,且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产品夹线槽(9),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连接线位于产品夹线槽(9)靠近浮动块(6)一侧的端面内,所述的浮动块(6)的顶端设有截面呈钝角的夹线成形面(10)。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郑浩南周斌彬冯济州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济豪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