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51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吸风管和排风管,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一号摆动风管、二号摆动风管和摆动风管连接结构,所述吸风管与一号摆动风管连接,所述一号摆动风管与二号摆动风管通过摆动风管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二号摆动风管与排风管连接。一号摆动风管和二号摆动风管摆动的更加灵活,可达到更好的吸风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离心主机在球墨铸铁管的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离心主机带动管模高速旋转,向管模内浇注铁水,铸造成球墨铸铁管,吸风装置用于为离心主机除尘,目前多数的离心主机的吸风装置的管道无法实现摆动,不能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为离心主机除尘的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和排风管,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一号摆动风管、二号摆动风管和摆动风管连接结构,所述吸风管与一号摆动风管连接,所述一号摆动风管与二号摆动风管通过摆动风管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二号摆动风管与排风管连接。一号摆动风管和二号摆动风管摆动的更加灵活,可达到更好的吸风除尘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管与一号摆动风管、和二号摆动风管与排风管均通过回转支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包括摆动风管连接管,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管的一端与一号摆动风管连接,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二号摆动风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摆动风管连接座、摆动风管连接轴和摆动风管连接轮,所述摆动风管连接座安装在二号摆动风管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轴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座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轮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轴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轮与摆动风管连接管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摆动风管连接槽,所述摆动风管连接槽设置在摆动风管连接管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轮位于摆动风管连接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槽为环状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装置还包括连接风管,所述连接风管的一端与吸风管连接,所述连接风管的另一端与一号摆动风管通过回转支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装置还包括检修平台。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该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在对离心主机吸风除尘时,一号摆动风管和二号摆动风管的位置可进行相对调整,具体是通过推动或拉动一号摆动风管或二号摆动风管,使得摆动风管连接轮在摆动风管连接槽内相对滑动,设置的摆动风管连接槽可对摆动风管连接轮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摆动风管连接轮与摆动风管连接槽脱离,使得一号摆动风管和二号摆动风管摆动的更加灵活,可达到更好的吸风除尘效果,降低离心主机内的灰尘,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风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H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吸风管231、排风管232、一号摆动风管233、二号摆动风管234、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连接风管236、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实施例中的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231、排风管232、一号摆动风管233、二号摆动风管234、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连接风管236和检修平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的数量为三个,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的吸风管231与一号摆动风管233连接,一号摆动风管233与二号摆动风管234通过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连接,二号摆动风管234与排风管232连接,吸风管231与一号摆动风管233、和二号摆动风管234与排风管232均通过回转支撑连接,通常情况下连接风管236的一端与吸风管231连接,连接风管236的另一端与一号摆动风管233通过回转支撑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包括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和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为环状凹槽。本实施例中的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的一端与一号摆动风管233连接,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的另一端与二号摆动风管234连接,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安装在二号摆动风管234上,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上,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上,通常情况下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通过轴承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上,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与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接触,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设置在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上,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位于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内。具体的说该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在对离心主机吸风除尘时,一号摆动风管233和二号摆动风管234的位置可进行相对调整,具体是通过推动或拉动一号摆动风管233或二号摆动风管234,使得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在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内相对滑动,设置的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可对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与摆动风管连接槽2355脱离,使得一号摆动风管233和二号摆动风管234摆动的更加灵活,可达到更好的吸风除尘效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231)和排风管(2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摆动风管(233)、二号摆动风管(234)和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所述吸风管(231)与一号摆动风管(233)连接,所述一号摆动风管(233)与二号摆动风管(234)通过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连接,所述二号摆动风管(234)与排风管(2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231)和排风管(2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摆动风管(233)、二号摆动风管(234)和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所述吸风管(231)与一号摆动风管(233)连接,所述一号摆动风管(233)与二号摆动风管(234)通过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连接,所述二号摆动风管(234)与排风管(2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231)与一号摆动风管(233)、和二号摆动风管(234)与排风管(232)均通过回转支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包括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的一端与一号摆动风管(233)连接,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管(2351)的另一端与二号摆动风管(23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铸管机的吸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风管连接结构(235)还包括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和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所述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安装在二号摆动风管(234)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轴(2353)安装在摆动风管连接座(2352)上,所述摆动风管连接轮(23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砚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春风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