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线坐标仪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51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线坐标仪底座,它由底板,基准座构成,在基准座上分别固定有两根基准杆,上述两根基准杆基本保持平行,并且其延伸方向与垂线钢丝的走向基本保持一致,由于两根基准杆的存在,垂线坐标仪能够以此确定起点值和终点值,而两根基准杆之间的距离恒定不变,可以作为位移的校正长度和仪器正常工作状态的自校标志,所以可以使垂线坐标仪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垂线坐标仪底座本技术属于测量大坝水平位移的
,涉及对垂线坐标仪有关部件的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线坐标仪的底座。垂线坐标仪作为测量大坝水平位移的基本测量仪器,已被普遍采用,目前这类仪器已有各种不同的型号,上述各种型号的垂线坐标仪通常是利用步进电机驱动仪器上的探头,移动寻找测量固定在大坝坝基深层基岩的垂线钢丝相对于大坝检测部位的位置变化,来求得大坝水平位移的有关坐标数据。上述垂线坐标仪在大坝上进行实际测量时存在着如下缺陷,即垂线钢丝相对于大坝的位置变化是根据固定在大坝上某一部位的起点和终点来求得的,因此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与起点值和终点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有的垂线坐标仪中的探头的运行和测量计数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依靠仪器上的机械弹性触点来确定的,由于机械弹性触点自身的缺陷,它每次所确定的起点值和终点值都有较大的误差,所以无法保证每次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测量的重复性也比较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垂线坐标仪底座,它能保证仪器在工作过程中始终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垂线坐标仪的总体结构及其内部电路仍保持传统的形式,仪器的底座由底板和基准座构成,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将整个底座锚固在大坝基座上,-->同时也用于将垂线坐标仪的其它部件固定在底座上,其关键是在构成底座的基准座上还分别固定有两根基准杆,上述两根基准杆应基本上保持平行,并且其延伸方向(即基准杆的轴线方向)应与垂线钢丝的走向基本保持一致。下面结合实施例所示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垂线坐标仪底座在垂线坐标仪中的组合状态俯视图;图2为图1沿A-A线方向局部剖开后的侧视图;图3为垂线坐标仪底座的斜视图。参照图1和图2并且结合图3,垂线坐标仪底座由底板[1]和基准座[2]构成,在底板[1]上开设有固定孔[3],固定孔[3]用于将整个底座锚固在大坝基座上,垂线坐标仪的其它部件则再固定在底座的底板[1]上,在基准座[2]上还分别固定有两根基准杆[4],在底板[1]上还开设有垂线腔[5],该垂线腔[5 ]经垂线缝口[6]与外部贯通,垂线缝口[6]是为了便于垂线钢丝[7]进入垂线腔[5]而开设的,基准座[2]固定在底板垂线腔[5]同一对角线的两个顶角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根基准杆[4]基本保持平行,并且两根基准杆[4]的延伸方向基本上与垂线钢丝[7]的走向保持一致。本技术由于在构成底座的基准座上分别固定了两根基准杆,因此一旦底座整体被锚固在大坝上,两根基准杆相对于大坝是不会有任何位置变化的,如果大坝出现水平位移,则两根基准杆相对于固定在大坝坝基深层基岩的垂线钢丝便会有位置变化,由两根基准杆确定起点值和终点值,比起现有技术中采用机械弹-->性触点来确定起点值和终点值,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将大为提高,并且由于垂线钢丝处于两根基准杆之间,而两根基准杆之间的距离恒定不变,因此作为位移的校正长度和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的自校标志,从而使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也大为提高。另外,由于两根基准杆是随底座一起锚固在大坝基座上,不论仪器其它部件如何更换或重新安装,两根基准杆的位置始终不会改变,因此以两根基准杆为基准的测量资料能够保持连续,从而能保证仪器修复,更换或重新安装前后的测量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线坐标仪底座,由底板和基准座构成,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其特征是在基准座上分别固定有两根基准杆,上述两根基准杆基本上保持平行,并且其延伸方向与垂线钢丝的走向基本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垂线坐标仪底座,由底板和基准座构成,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其特征是在基准座上分别固定有两根基准杆,上述两根基准杆基本上保持平行,并且其延伸方向与垂线钢丝的走向基本保持一致。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华裴刚储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