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26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滤芯,其包括滤膜及密封固定于滤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滤膜形成为具有内部流体通道的中空圆柱体,第一端盖具有与滤膜的内部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该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存在使得滤芯安装时的定位更容易。滤芯安装完成后,位于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的多个凸块抵靠着内筒的外周,并将内筒朝着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方向挤压,从而接口的环形密封壁和凸块一起牢牢卡住底座的内筒,使得滤芯和底座间的密封连接更牢固,即使处于大流体流量的工况,也不会出现滤芯的晃动,从而避免损伤滤芯的接口和流体泄漏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
本技术涉及过滤
,特别是一种滤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滤芯一般包括中心杆、外壳和位于两者间的滤膜及固定于滤芯两端的端盖,其中一个端盖是封闭不透液的,另一个端盖具有与中心杆的内部流道连通的接口。该滤芯仅通过其接口上的密封连接结构与过滤器的底座的内筒形成密封连接,而过滤器的入口通常设在滤芯的某一侧,当该滤芯应用于大流体流量的工况时,滤芯会受到流体对其产生的单侧的强烈的冲击作用,滤芯会顺着流体的流动方向或者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晃动,如果晃动频率过高,或者晃动的幅度过大,极易损伤滤芯的接口,从而导致泄漏。因此,需要改善滤芯与过滤器的底座的固定连接效果,解决滤芯在大流体流量的工况下的晃动的问题,从而避免损伤滤芯的接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滤芯在大流体流量的工况下,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新的滤芯。本技术提供的滤芯与过滤器的底座安装适配后,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问题,从而能够避免损伤滤芯的接口,杜绝泄漏的发生,并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芯,包括滤膜和密封固定于所述的滤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的滤膜形成为具有内部流体通道的中空的圆柱体,所述的第一端盖具有与滤膜的内部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所述的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所述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现有的滤芯仅通过其接口上的密封连接结构与过滤器的底座形成密封连接,而过滤器的入口通常设在滤芯的某一侧,当该滤芯应用于大流体流量的工况时,滤芯会受到流体对其产生的单侧的强烈的冲击作用,滤芯会顺着流体的流动方向或者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晃动,如果晃动频率过高,或者晃动的幅度过大,极易损伤滤芯的接口,从而导致泄漏。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其第一端盖的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并且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滤芯安装时,将凸块和接口的环形密封壁之间的安装槽对准底座的内筒并下压滤芯,直至内筒的端部抵靠安装槽的底面即第一端盖的表面,即可完成滤芯的安装。安装槽的存在使得滤芯安装时的定位更容易,安装更方便。滤芯安装完成后,位于环形密封壁的外周的多个凸块抵靠着内筒的外周,并将内筒朝着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方向挤压,从而接口的环形密封壁和凸块一起牢牢卡住底座的内筒,使得滤芯和底座间的密封连接更牢固,即使处于大流体流量的工况,也不会出现滤芯的晃动,从而避免损伤滤芯的接口,也不会发生流体泄漏。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块具有朝向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的第一周面和与第一周面相对的第二周面,所述的第一周面和第二周面通过与第一端盖的表面平行的顶部平面连接,所述的第一周面为圆柱面。第一端盖上的凸块的第一周面设置为圆柱面,以与过滤器的底座的内筒的圆柱状的外壁匹配,从而能够紧紧卡住底座的内筒,也便于旋转安装滤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为从第一端盖的表面向上凸出形成的倾斜表面,所述的第二部分为从第一部分的末端竖直向上形成的竖直表面,所述的竖直表面和第一周面通过与第一端盖的表面平行的顶部平面连接。凸块的第二周面包括倾斜表面和竖直表面,倾斜表面使得凸块整体向着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方向倾斜,以便与底座的内筒卡得更紧,进一步增大滤芯与底座间的紧固作用力。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块的外周还设有一圈从第一端盖的外沿竖直向上凸出形成圆柱状的凸缘,所述的凸块在其第二周面的第一部分从第一端盖上的起始位置处与凸缘相连。凸块的外周设置圆柱状凸缘,目的是提高凸块和第一端盖的强度,以确保凸块与内筒间的可靠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部分的倾斜表面从第一端盖的起始位置处朝着第一周面的方向倾斜延伸。凸块的第二周面的第一部分的倾斜表面向着第一周面的方向倾斜,其使得凸块整体朝着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方向倾斜,以便将滤芯和过滤器的底座的内筒卡得更牢固。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周面上设有与凸块一体形成的多条第一加强筋。凸块的第二周面设置的多条第一加强筋,起到提高凸块的强度的作用,确保凸块对底座的内筒的紧固作用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设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放置密封圈,所述的凸块的轴向高度等于或略小于密封槽与第一端盖的轴向距离。凸块的轴向高度等于或略小于密封槽与第一端盖的轴向距离,其确保凸块和底座的内筒具有充分高的挤压固定高度,从而凸块与接口的环形密封壁一起牢牢卡住底座的内筒,从而即使应用于大流体流量的过滤工况,滤芯也不会晃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端盖是不透液的,所述的第二端盖的外表面设有多条第二加强筋。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端盖的强度,通常的做法是加大端盖的厚度,但是加大端盖的厚度会导致端盖的焊接面不平整,不利于可靠的焊接,如焊接面还存在缝隙。本技术提供的第二端盖,通过在其外表面设置第二加强筋,来提高第二端盖的强度,从而可在确保第二端盖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第二端盖的厚度,以保证焊接面的平整,进而有利于可靠的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端盖的外表面还设有手柄。第二端盖上设置的手柄便于安装和拆卸滤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加强筋的数目为2,所述的2个第二加强筋和手柄一体形成于第二端盖的外表面,所述的2个第二加强筋从手柄的底部的中心位置沿着与手柄垂直的方向径向延伸。滤芯的安装或拆卸时,通过握住第二端盖上的手柄并旋转或者下压或者向上拔出滤芯来完成,因此第二端盖和手柄必须能够耐受一定的拉伸作用力。本申请提供的滤芯的第二端盖上具有一体形成的2个第二加强筋和手柄,并且该2个第二加强筋从手柄的底部的中心位置沿着与手柄垂直的方向径向延伸,即2个第二加强筋、手柄和第二端盖是一个整体,2个第二加强筋同时增大手柄和第二端盖的强度,保证滤芯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手柄和第二端盖完好无损,进而确保安装和拆卸的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滤芯,其包括滤膜及密封固定于滤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滤膜形成为具有内部流体通道的中空圆柱体,第一端盖具有与滤膜的内部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该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存在使得滤芯安装时的定位更容易,安装更方便。滤芯安装完成后,位于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的多个凸块抵靠着内筒的外周,并将内筒朝着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方向挤压,从而接口的环形密封壁和凸块一起牢牢卡住底座的内筒,使得滤芯和底座间的密封连接更牢固,即使处于大流体流量的工况,也不会出现滤芯的晃动,从而避免损伤滤芯的接口,也不会发生流体泄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a和1b为本技术提供的滤芯的轴侧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滤芯与过滤器的底座安装完成后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滤芯的第一端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包括滤膜和密封固定于滤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的滤膜形成为具有内部流体通道的中空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盖具有与滤膜的内部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所述的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所述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包括滤膜和密封固定于滤膜的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的滤膜形成为具有内部流体通道的中空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盖具有与滤膜的内部流体通道连通的接口,所述的接口包括背向滤膜方向延伸的环形密封壁,所述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具有多个凸块,所述的凸块和环形密封壁之间形成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具有朝向接口的环形密封壁的外周的第一周面和与第一周面相对的第二周面,所述的第一周面和第二周面通过与第一端盖的表面平行的顶部平面连接,所述的第一周面为圆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为从第一端盖的表面向上凸出形成的倾斜表面,所述的第二部分为从第一部分的末端竖直向上形成的竖直表面,所述的竖直表面和第一周面通过与第一端盖的表面平行的顶部平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的外周还设有一圈从第一端盖的外沿竖直向上凸出形成圆柱状的凸缘,所述的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张超柯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