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19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39
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包括壳体、夹套和底架,壳体上设置进料管和水相出口,进料管内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由若干拨料棘轮、电机和传动轴组成,电机输出轴与一个拨料棘轮相连,拨料棘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彼此传动连接,进料管前端设置氮气进口管,壳体顶部设置氮气出口管,一个水泵与设置在壳体下部的环形出水盘相通,环形出水盘顶部设置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去除聚氨酯反应产物中的水溶性杂质,提高了产品得率,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经济性,具有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和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
本技术属于聚氨酯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聚氨酯树脂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用于航空、铁路、建筑、体育等方面;用于木制家具及金属的表面罩光;用于贮罐、管道、冷库、啤酒、发酵罐、保鲜桶的绝热保温保冷,房屋建筑绝热防水,也可用于预制聚氨酯板材;可用于制造塑料制品、耐磨合成橡胶制品、合成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制品、胶粘剂和涂料等;用于各类木器、化工设备、电讯器材和仪表及各种运输工具的表面涂饰。聚氨酯的原料聚醚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在反应釜中与适量亲水性扩链剂、扩链剂二甘醇、适量丙酮和催化剂混合反应,反应产物中会含有一些水溶性杂质,这些杂质若得不到及时分离会影响聚氨酯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反应产物中含有水溶性杂质影响质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包括壳体、夹套和底架,壳体上设置进料管和水相出口,进料管内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由若干拨料棘轮、电机和传动轴组成,电机输出轴与一个拨料棘轮相连,拨料棘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彼此传动连接,进料管前端设置氮气进口管,壳体顶部设置氮气出口管,一个水泵与设置在壳体下部的环形出水盘相通,环形出水盘顶部设置若干出水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聚氨酯反应产物进入进料管,通过管内电动拨料机构送至壳体内,夹套通入冷却介质对壳体内物料进行冷却,与此同时通过水泵将水经环形出水盘的出水孔打入至壳体内,壳体内水与反应产物进行接触,水将其中的水溶性杂质萃取至壳体上部的水相中,有机相由壳体底部分离出。本技术可有效去除聚氨酯反应产物中的水溶性杂质,提高了产品得率,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经济性,具有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和节能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夹套、3底架、4进料管、5水相出口、6水泵、7环形出水盘、8拨料棘轮、9传动轴、10电机、11氮气进口管、12氮气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包括壳体1、夹套2和底架3,壳体1上设置进料管4和水相出口5,进料管4内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由若干拨料棘轮8、电机10和传动轴9组成,电机10输出轴与一个拨料棘轮相连,拨料棘轮8之间通过传动轴9彼此传动连接,进料管4前端设置氮气进口管11,壳体1顶部设置氮气出口管12,水泵6与设置在壳体1下部的环形出水盘7相通,环形出水盘7顶部设置若干出水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聚氨酯反应产物进入进料管,通过管内电动拨料机构送至壳体内,夹套通入冷却介质对壳体内物料进行冷却,与此同时通过水泵将水经环形出水盘的出水孔打入至壳体内,壳体内水与反应产物进行接触,水将其中的水溶性杂质萃取至壳体上部的水相中,有机相由壳体底部分离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夹套和底架,壳体上设置进料管和水相出口,进料管内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由若干拨料棘轮、电机和传动轴组成,电机输出轴与一个拨料棘轮相连,拨料棘轮之间通过传动轴彼此传动连接,进料管前端设置氮气进口管,壳体顶部设置氮气出口管,一个水泵与设置在壳体下部的环形出水盘相通,环形出水盘顶部设置若干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合成产物二次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夹套和底架,壳体上设置进料管和水相出口,进料管内置拨料机构,拨料机构由若干拨料棘轮、电机和传动轴组成,电机输出轴与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娜
申请(专利权)人:乐陵创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