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08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其结构包括引流袋、排放管、排放阀、穿线孔、引流导管、支架和弹性导管,引流导管两侧设置有硬塑料材质制成的支架,支架由外框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制成,设置于引流袋顶部内侧,确保引流袋不会左右弯折卷曲;引流导管插入引流袋顶部内侧的部位突出一截,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上下弯折卷曲,保证引流通畅;本设计的一次性引流袋,在稍微增加了一点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全天候24小时引流通畅,给病人以及医护人员减少困扰与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
技术介绍
传统床挂式引流袋,主要用于尿失禁患者、手术昏迷患者及行动不便者收集尿液或与其它器械配和用于伤口引流液的收集,因为现有的一次性引流袋都是软塑料做成的,尤其是引流袋上部,因为材质较软,在悬挂于病床上的时候,引流袋上部很容易打折,甚至卷在一起,而且存在于引流袋内部的那部分引流管材质软,容易折弯,影响引流;而且存在于引流袋内部的那部分引流管没有突出一截,这样也造成了引流袋容易上下弯折,造成引流不顺畅,经常要医护人员去观察,发现引流袋弯折造成引流不畅的时候,再由医护人员用手挤压引流管,扯平引流袋才行;频繁的近距离观察,挤压引流管,扯平引流袋,严重影响患者夜间休息,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解决了引流袋顶部容易弯折卷曲,影响引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排放管、排放阀、穿线孔、引流导管、支架和弹性导管,所述引流袋底侧中部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排放管相连接,所述排放管中部设置有排放阀,所述引流袋顶部设置有两个穿线孔,所述引流袋顶部中侧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引流导管相连接,所述引流导管左右两侧与支架呈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架与引流袋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引流导管顶部内侧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插接有弹性导管。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共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支架在引流导管中部左右对称。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由外框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组成,所述外框架内侧与引流导管进行粘接,所述外框架内部左侧与第一固定架呈一体化结构,所述外框架内部右侧与第二固定架,且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侧均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侧圆弧状所形成的空间大于穿线孔的外部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导管插入引流袋顶部内侧的长度不少于1cm。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导管和支架使用的材料均为硬材质塑料。(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引流导管两侧设置有硬塑料材质制成的支架,支架由外框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制成,设置于引流袋顶部内侧,确保引流袋不会左右弯折卷曲;引流导管插入引流袋顶部内侧的部位突出一截,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上下弯折卷曲,保证引流通畅;本设计的一次性引流袋,在稍微增加了一点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全天候24小时引流通畅,给病人以及医护人员减少困扰与劳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引流袋-1、排放管-2、排放阀-3、穿线孔-4、引流导管-5、支架-6、弹性导管-7、外框架-61、第一固定架-62、第二固定架-6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排放管2、排放阀3、穿线孔4、引流导管5、支架6和弹性导管7,引流袋1底侧中部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排放管2相连接,排放管2中部设置有排放阀3,引流袋1顶部设置有两个穿线孔4,引流袋1顶部中侧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引流导管5相连接,引流导管5左右两侧与支架6呈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架6与引流袋1顶部进行粘接,引流导管5顶部内侧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插接有弹性导管7。其中,所述支架6共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支架6在引流导管5中部左右对称,确保引流袋不会左右弯折卷曲,保证引流通畅。其中,所述支架6由外框架61、第一固定架62和第二固定架63组成,所述外框架61内侧与引流导管5进行粘接,所述外框架61内部左侧与第一固定架62呈一体化结构,所述外框架61内部右侧与第二固定架63,且第一固定架62和第二固定架63内侧均呈圆弧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架62和第二固定架63内侧圆弧状所形成的空间大于穿线孔4的外部尺寸,便于对穿线孔4进行设置。其中,所述引流导管5插入引流袋1顶部内侧的长度不少于1cm,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1上下弯折卷曲,保证引流通畅。其中,所述引流导管5和支架6使用的材料均为硬材质塑料。工作原理:首先将挂绳穿过穿线孔4,然后通过挂绳将本设计挂在床边,对本设计进行使用;引流导管5两侧设置有硬塑料材质制成的支架6,支架6由外框架61、第一固定架62和第二固定架63制成,设置于引流袋1顶部内侧,确保引流袋1不会左右弯折卷曲;引流导管5插入引流袋1顶部内侧的部位突出一截,可以有效防止引流袋1上下弯折卷曲,保证引流通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排放管(2)、排放阀(3)、穿线孔(4)、引流导管(5)、支架(6)和弹性导管(7),所述引流袋(1)底侧中部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排放管(2)相连接,所述排放管(2)中部设置有排放阀(3),所述引流袋(1)顶部设置有两个穿线孔(4),所述引流袋(1)顶部中侧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引流导管(5)相连接,所述引流导管(5)左右两侧与支架(6)呈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架(6)与引流袋(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引流导管(5)顶部内侧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插接有弹性导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排放管(2)、排放阀(3)、穿线孔(4)、引流导管(5)、支架(6)和弹性导管(7),所述引流袋(1)底侧中部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排放管(2)相连接,所述排放管(2)中部设置有排放阀(3),所述引流袋(1)顶部设置有两个穿线孔(4),所述引流袋(1)顶部中侧通过高温压合的方式与插入内侧的引流导管(5)相连接,所述引流导管(5)左右两侧与支架(6)呈一体化结构,并且支架(6)与引流袋(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引流导管(5)顶部内侧通过过渡配合的方式插接有弹性导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共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支架(6)在引流导管(5)中部左右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