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剑锋专利>正文

一种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3060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座,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以及灰烬收集部;下座,所述下座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接触的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相对。本申请提供的简易艾灸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达到模仿麦粒灸的目的,适用人群广且安全可靠,艾灸过程产生的烟气量小。艾棒在燃烧的过程中上部产生的灰烬会落入灰烬收集部内,不会出现灰烬散落的现象。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可以实现对艾棒燃烧温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理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灸法的历史久远,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一般来说灸法与针刺经常会相互结合,二者相互作用,能够更好的治疗疾病,所以我们也常说针灸。艾灸是利用艾条点燃之后在身体的某个位置或者穴位进行热疗,药力和热力相互结合,就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艾灸可以起到调节经络、温经散寒,调理气血,补肾壮阳的作用,还能有效的治疗各种疾病。艾灸,作为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中医疗法,伴随着人们的智慧发展至今,已经创造出不同的艾灸疗法。其中以化脓灸、麦粒灸、隔姜灸、艾条悬灸等最为常见。其中麦粒灸又称化脓灸或者瘢痕灸,属于艾灸疗法中小艾炷灸的范围,其方法就是采用类似麦粒大小的艾炷在穴位上直接施灸,这是自古以来历史最悠久、疗效最好、传承时间最长的一种灸法。麦粒灸贴是模拟麦粒灸的形状及疗效而研发的一款替代产品,利用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将艾的有效成分渗透到人体的穴位进行温、熨、灸灼,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拔毒散热、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麦粒灸贴通常在底座上开设通孔,用于引导艾棒燃烧产生的热量,但是这种结构再艾棒燃烧完全后,艾棒产生的灰烬会直接落到患者的皮肤上,容易造成烫伤以及污染皮肤。同时现有技术中采用从上部点燃艾棒的艾灸设备均存在灰烬随意散落的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麦粒灸贴存在烟气量大及艾灸温度不可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艾灸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艾灸装置,包括:上座,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以及灰烬收集部;下座,所述下座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其中,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接触的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相对。优选地: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平层布满的接灰网,所述接灰网的下方设置有滤烟层。优选地:所述滤烟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无纺布。优选地:所述下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粘连层,所述第一粘连层用于实现与人体的粘接相连。优选地:所述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调整所述筒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座的位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进气量的调节。优选地:所述上座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灰烬容纳部的外侧形成有环形平台,所述环形平台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空间导通。优选地:所述艾棒的侧面包裹有控烟纸层。优选地:所述控烟纸层延伸至所述艾棒的第一端面上,以便在所述艾棒的第一端面上形成内侧中空外侧封闭的环形包裹部;所述环形包裹部的下部形成有第二粘连层,所述第二粘连层用于实现所述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的粘接相连。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环形包裹部形成的内侧中空区域的直径;所述环形包裹部形成的内侧中空区域将所述通孔覆盖。优选地:所述艾棒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相连。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艾灸装置,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装置可以包括上座,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以及灰烬收集部;下座,所述下座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其中,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接触的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相对。本申请提供的简易艾灸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可以达到模仿麦粒灸的目的,适用人群广且安全可靠,艾灸过程产生的烟气量小。艾棒在燃烧的过程中上部产生的灰烬会落入灰烬收集部内,不会出现灰烬散落的现象。通过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可以实现对艾棒燃烧温度的调节。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座的俯视图。图中:上座1、艾棒容纳部2、灰烬收集部3、下座4、通孔5、接灰网6、滤烟层7、第一粘连层8、第一通气孔9、第二通气孔10、艾棒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艾灸装置,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上座1,所述上座1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1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2以及灰烬收集部3;下座4,所述下座4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其中,所述艾棒容纳部2的底部设有通孔5;艾棒11与所述艾棒容纳部2的底部接触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5相对。该通孔可以为一个孔或成矩阵设置的多个孔组。为防止艾棒燃尽时灰烬落到人体皮肤上,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平层布满的接灰网6。为了到达优良的滤烟效果,所述接灰网6的下方设置有滤烟层7。所述滤烟层7包括一层或者多层无纺布。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与人体的固定连接,所述下座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粘连层8,所述第一粘连层8用于实现与人体的粘接相连。该第一粘连层8可以采用生物胶水制作,生物胶水无毒、无害,对人体没有副作用,即使长时间对皮肤施灸,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可以长期使用。为了实现该进气孔进气量的多种调节以便实现对温度的调节,所述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9;调整所述筒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座的位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一通气孔9的进气量的调节。所述上座1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灰烬容纳部3的外侧形成有环形平台,所述环形平台上沿其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10,所述第二通气孔10与所述上座1的内部中空空间导通。进一步的,所述艾棒侧面包裹有控烟纸层。所述控烟纸层采用阻燃纸材质制作而成。为了方便艾棒与上盖板的连接,所述控烟纸层延伸至所述艾棒的第一端面上,以便在所述艾棒的第一端面上形成内侧中空外侧封闭的环形包裹部;所述环形包裹部的下部形成有第二粘连层,所述第二粘连层用于实现所述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的粘接相连。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座,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以及灰烬收集部;/n下座,所述下座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n其中,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接触的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相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座,所述上座的内部中空且底部开放;所述上座的顶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阶梯凹槽,所述阶梯凹槽包括艾棒容纳部以及灰烬收集部;
下座,所述下座包括两端均开放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经由所述上座的底部插接于所述上座内;
其中,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设有通孔;艾棒与所述艾棒容纳部的底部接触的第一端面的艾绒与所述通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平层布满的接灰网;所述接灰网的下方设置有滤烟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烟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粘连层,所述第一粘连层用于实现与人体的粘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筒壁的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调整所述筒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座的位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然张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剑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